读书读书高质量的大杂烩

爱是真切的关怀,而非心灵的枷锁

2018-08-15  本文已影响37人  梦芸的树屋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实的自己。”

爱是真切的关怀,而非心灵的枷锁

伍绮诗,一位征服欧美文坛的华裔女作家。

她凭借处女座《无声告白》夺得2014年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

击败斯蒂芬·金、树上春树等99位大牌作家,横扫欧美所有榜单。

《无声告白》是一本探索人生目标,种族歧视以及家庭关系的小说。

“莉迪亚死了,可是他们还不知道。”

莉迪亚是家中的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相信莉迪亚一定能够实现他们不能够实现的梦想。

可是谁也未曾想到,那个漂亮、乖巧、懂事、聪明的花季少女,把自己的生命终结在了她十六岁那一年。

润物细无声,寻找莉迪亚死因的过程就像“抽丝剥茧”般剖析着每个人的内心。

因为父亲是中国人,混血家庭出生的他们,在米德伍德这个小镇上特别的显眼。

父母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儿女们也是独来独往。他们被困在了自己所编织的“牢笼”中。

看似温馨的一家人,实则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体。

父亲詹姆斯因为从小受到白人的歧视,内心沦为一座孤岛。想要融入白人圈子的愿望,便顺理成章地落到了莉迪亚的身上。

母亲玛丽琳也一直有一个想要成为医生的梦想。可是,因为婚姻与家庭她不得不停止对梦的追求与向往。

继而将自己的梦想转嫁到女儿莉迪亚的身上,却从未真正了解莉迪亚内心最真切的需要。

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梦想跟生活总不能两全。谁有谁的人生,作为父母,当个引路人岂不是更好。

人真是这世上最健忘的动物。玛丽琳的母亲也曾想自己的女儿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家庭主妇,可是好强的玛丽琳也痛恨拒绝过母亲的安排。

所以40岁没法理解30岁,30岁也看不懂20岁,20岁则对10几岁不屑一顾。

莉迪亚,因为母亲的一次离家出走,自小心灵受到了创伤。她怕母亲再次离开,也怕再次看到母亲离开后父亲那忧郁暗淡的眼神。

所以打母亲回家那一刻起,她便决定做一个百依百顺的乖乖女。

做着母亲买回来一册又一册的医学习题,即使不喜欢也装着认真努力的样子。在父亲每每经过房门的时候,她会秒变交际达人,其实只是在自言自语。

她的生活已失去自我,而被父母给的“爱”填补的满满当当。这样的爱像积雪一样压着莉迪亚喘不过气。雪上加霜的是,唯一让她感到内心温暖的哥哥内斯,也即将离开她去哈佛上大学。

她的内心跌入冰点,心中的苦闷无处宣泄。在一个漫漫长夜,莉迪亚向河中央走去,而这一去便成了永别。

正是由于父母对莉迪亚抱有满满期待的因,才造就了这样不可弥补的果。

父母埋葬了的不止是她的青春,而是整个生命。

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

有多少人会赞成莉迪亚的做法,为了迎合父母,做自己并不想做的事儿。明明内心想哭,却要装作自己很享受很开心的样子。

我们每个人在这世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世间百态,必定要亲自品尝,才知其真味;漫漫尘路,必定要亲力亲为,才知晓它的长度与距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