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风土文献

国学人物丨仓颉

2018-07-03  本文已影响27人  智慧国学

生平简介

  对于汉字究竟是谁创造的,在古代广泛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仓颉创造了汉字。传说仓颉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震惊尘寰,史称“仓颉造字”。这一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先秦典籍中如《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以及《史记》、《淮南子》中对仓颉造字说均有记载或引用。早在战国时期,荀卿就在《荀子·解蔽篇》中提到了仓颉的名字:“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韩非子·五蠹》中说:“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仓颉固已知之矣。”《吕氏春秋·君守》称:“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汉许慎《<说文>序》中载:“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义,万品以察。”

  史说仓颉姓侯刚,号史皇氏,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比如,在纬书《春秋元命苞》中,谈到创造文字的始祖仓颉是“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号称“史皇”的仓颉相貌非凡,孩提时代起就喜欢东涂西抹,善于思考。长大后,他穷究天地万物的变化,根据奎星圆曲、鸟兽之文、山川之状,悟出世间的文理别异,创造了文字。这种文字叫“鸟迹书”,现存于白水县仓圣庙的鸟迹书碑上。

       另一种传说认为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随着事情的繁杂,名物的繁多,结绳远不能满足记事需要,于是,仓颉就在当时的泊水河南岸的一个高台(仓颉造字台)上建房住下来,苦思冥想如何创造一种更有效的记事符号。有一天,他看见天上飞来一只凤凰,嘴里叼着一件东西掉下来,仓颉拾起来,看到上面有一个蹄印,可辨认不出是哪种野兽的蹄印。于是,他就向一位猎人请教。各种兽类的蹄印各不相同,打猎的人一看便知,此事对仓颉启发很大,后来,他根据万事万物不同的特征,创造出了“字”。譬如:日字是照着太阳浑圆的模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

  虽然各种版本说法各异,轩轾难分,但是,这些“版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齐心协力”神化仓颉造字的业绩,表达对仓颉的称颂、感激与崇拜。《淮南子·本经训))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造字成功那天,白天竟然下起了粟米,鬼神在黑夜里哭泣。汉字的产生为何会使“天雨粟,鬼夜哭”?那是因为有了汉字之后,“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简单地说,“天雨粟”寓意自从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鬼夜哭”寓意汉字的产生真正揭开了天地的奥秘,使中华民族智慧增强,鬼神从此难以主宰人类的命运了,因此只能在黑夜里哭泣。黄帝感他功绩过人,乃赐以“仓”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然而所谓的“仓颉作书”,并不是说仓颉一人完全将文字发明创造出来,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仓颉将民间既有的图画文字进行搜集,并加以认真整理,从而创制出一套成体系的规范的象形文字。《荀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这是在说,当时从事文字整理工作的也并非仅有仓颉一人,因为仓颉的成果最佳,所以只有这一套文字独自传承了下来。黄侃先生在《黄侃论学杂著·说文略说》中就在确认汉字本非独创于一人之手的基础上,提出“先民造字于邃古,仓颉厘定文字于后世”的观点,同意汉字为远古先民共创之说的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