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智慧说话的智慧说话技巧

不要让你的期望抹杀孩子的天赋

2018-01-26  本文已影响6人  沁蓝说

文 沁蓝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80后父母越努力越焦虑,最近看了本书《孩子是个哲学家》,似乎找到了答案。

作者皮耶罗.费鲁奇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给我们揭示了孩子天性的宝贵与可爱之处。

父母这个职业极其容易焦虑和疲惫,但也是难能可贵的成长机会。

当遭遇一些反面情绪时,我们需要汲取新的知识和认知,才会重新发现孩子的美,同时塑造更好的自己。

书中有一个观点,那就是父母的焦虑是来自于过高的期望。

当你的期望孩子没有完成时,你就不可避免地会陷入焦虑的状态。


自己仔细回想了下:

在孩子未出世时,我听说看着一些名人、美人的照片,可以让孩子长相更优秀,所以电脑桌面、手机屏保、卧室墙上…所有能整的地方统统换上小鲜肉的照片,好吧,我也是偶像派。

孩子在肚子里乱踢时,我也按照育儿书中所说给宝宝听莫扎特、贝多芬…各种音乐宝典集,所有能听的时刻绝不放过,想象着以后孩子像朗朗一样,在国际舞台上挥斥方遒的样子。

在孩子刚刚出生后,即便天气寒冷(年底时节),也严格按照书中所说给孩子做抚摸、抚触、自由操,听说这能刺激脑细胞之间的连接,不管到底有没有用,反正书上是这样向我保证的。

在崽崽长身体的时,关注生长曲线更多于她吃饭时的表现,不是问她吃得开心吗?而是想起她的体重和身高按照曲线表达标吗?吃得够吗?这种东西会帮助她生长吗?我只希望她能超过生长曲线。(我和孩子他爸都是矮人国里的一员)

崽崽学会说话以后,我开始给中文还没念得顺的她看纯英文动画片,不管动画片说的是什么内容,只要有纯英文版本即可,想象着崽崽以后脱口而出地道而流利的英语,是一种怎样美好的场景。

在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前,访遍各种早教机构,寻遍各种天赋开发课程,思考的不是哪里更方便,哪个孩子更喜欢,而是这个课程开发什么天赋、训练什么能力。

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是如此,背负着太多的期望,让孩子从小就被重担压得透不过气。

一旦孩子达不到我的期望,就开始紧张和焦虑,把原本美好的事情,变得没有快乐可言。

我变成了一个活在自己世界的人,试图把孩子塑造成我想要的样子。

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游戏,却反复上演。

为什么我会对孩子有这么多强制性的欲望?

为什么孩子必须实现我的期待?

真的是因为她需要吗?

后来我明白了,我是在操纵孩子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

所有的期望不是出于孩子本身的兴趣和爱好,而是我的意愿。

对她来说,可能根本就不喜欢我拉她的手做操,她也许更喜欢自己自由地手舞足蹈;

对她来说,可能根本就不想去早教机构,也许更希望妈妈在家陪她讲个小故事;

对她来说,可能根本就不喜欢看海底小纵队,也许她爱看的是小猪佩奇。

我以最善意的出发点,却让孩子经历着她并不喜欢甚至是厌恶的过程。

我在试图通过孩子去实现自我,满足自己的愿望。

如此一想,惊恐万分。


突然,心里的焦虑消失了。

我看着孩子,希望她从此以后过自己的生活,而不要活在我的期望里。

我开始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去看待我的孩子

前几日和一友人聚会,看她和她孩子玩英语小游戏,当她说“红色”这个词后,她崽崽立马念出“red”这个词语,但令我诧异的是旁边的女儿立刻也说了一个词:“苹果”。

当友人说出“绿色”后,她崽崽立刻回应“green”,没有想到我女儿立马指着上面说“树叶”…

是的,那一刻我笑了。

并不为孩子没有说出英语单词而焦虑,我看到了孩子眼中另外一种美好。

是的,她的未来有任何一种可能性,而不是我为她设定的按部就班的固定轨道。

孩子,希望妈妈没有清醒得太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