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简书.写作网海拾贝

看得懂风花,看得懂雪月,却依旧无法经历一场风花雪月

2019-07-24  本文已影响501人  机息心远

这是一篇无用的文章。看了它,或许你会对小说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但是对于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却没有丝毫帮助,因为文章里没告诉你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说。

人物、情节、环境构成小说的三要素。

就故事情节而言,根据叙述方式不同,可将小说分成两类。一类是“以点带线式”,另一类是“散点带面式”。

现代的短篇小说以点带线式的多,而在几十年前的五六十年代,更多倾向于散点带面式。两种方式相比,后者对作者的要求更高。

以点带线式,就是以单一的主线展开故事,在一些关键的场景进行重点描述,突出人物和主题。

这些关键的场景就是一个个“点”,这些“点”串在一起构成线,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举个例子,小红帽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小红帽作为主人公,有一个终极目标,就是去看奶奶。

于是她先在自己家里这个“点”上接受了任务,然后出门。

在森林这个“点”里,她遇到了大灰狼和伐木工。

到了奶奶家,遭遇剧情冲突:大灰狼把奶奶吃掉了,她要把奶奶救出来。于是她和大灰狼斗智斗勇,最后依靠伐木工的帮助救出了奶奶。

小红帽在旅途当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用来从侧面刻画小红帽这个人物的,或者说是为了她完成终极目标的。每一个遭遇,都为剧情中心服务。

以点带线式的写作方式,很像我们旅游,我们去一个地方,如果总在走,老不站住,肯定不行。我们要走一走,停一停,看看身边的风景,不看风景也要上个厕所。

长江大河,在每一个拐弯处都会有湖泊或者有沼泽,用来均衡水势。

写小说也是这样,这些停顿的地方就是一个个闪闪发光的“点”。这些“点”是小说描写的重点,要详写。

至于其他地方可以略写,不能不分主次,拖泥带水。本来三步两步就过去了,可是半天也走不过来,看的人累,写的人也累。

以点带线的故事发展方式除了小说,还大量运用在电影和游戏中。主人公在寻求终极目标的路上,不断遇到困难,然后解决困难,自我成长,最后完成目标。

以点带线式,这是一种简单而又能有效吸引读者的小说叙述方式。

散点代面式,是指点与点之间没有明确的线性关系。这种线性关系包括逻辑关系,因果关系以及时间顺序等,最后用这些散乱无序点表现主题。

大部分散点带面式的故事都非常简单,仅仅叙述一件事情或一个场景,每件事是一个点,每个点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表现一种情绪或者现象。

比如,写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通过四个人在家的闲聊这个点,来体现作者对爱情的看法这一个面。

再比如,通过几个黑人孩子被大人带到玩具店买玩具这个点,来体现种族不平等这一个面。

这些孤零零的点无法构成线,所以这类小说缺乏强烈的剧情冲突和视觉冲击力。甚至,有些作品连故事、主人公和目标都没有。

比如,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小说是以一个母亲向十岁的女儿训话的方式来呈现的,文章中除了母亲对女儿的训话,什么都没有。

“周日上教堂的时候要穿裙子。”

“不许和村里的男孩子一起玩。”

“给爸爸烫衬衫的时候要把领子烫两遍。”

……

通过妈妈这些罗里吧嗦的要求,最终反映的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种种重压。

短篇小说从散点代面式发展到以点带线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的整体节奏在变快。

人们急着考出好成绩,去个好学校,急着找个好工作,急着升职加薪,急着买房买车……他们没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拿出大块的时间去慢慢品味一部耐人寻味的作品。他们需要的是快节奏的强烈刺激,在刺激中寻求身体短暂的快感。

以点带线的小说,通常都是追求离奇的剧情和跌宕起伏的情绪转变以及对世界观的冲击。这种写法恰好满足了现代人的需求,很博人眼球,但是它很像卖快餐,没有回甘、缺乏后劲。

散点带面式小说,主人公没有最终目标,没有最终目标,自然就没有冲突,甚至连一个坏人都没有。作者需要在一些普普通通的事件或者话题上,提出自己有足够新意和深度的看法,以引起读者共鸣和反思。很显然,这不是每个码字者都能做到的。

两种写法,孰优孰劣,这种讨论已没有太多意义。作为码字者,我们没有改变世界,改变读者阅读习惯的能力,我们只能去顺应时代,顺应读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充分融合吸纳两种写法的长处,给读者呈现出更让他们喜欢的作品。

码字是给别人看的,不是自嗨!

关于如何才能写好一部小说,我也没什么好办法!就像看得懂风花,看得懂雪月,却依旧无法经历一场风花雪月一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