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牛斋主都兵剑解析《论语》——儒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学说,与宗教

2022-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京南文艺

儒家,注重“人道大伦”,希望推衍“爱与敬”。儒家中道思想注重以人为本,以人性为主体,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为历代儒客推崇,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独尊儒术之前,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

而后世的“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需要区分开来。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中:内也。最早见于甲骨文,为象形字,其形体像竖立的一面旗帜,上下各两条旗斿(yóu)向左飘动,方口表示中间。

小篆省掉旗斿,隶变后楷书写作“中”。原意指竖立“中”这种带旒(liú)之旗,来测定风向,表示中间,引申为内、里、中心之义。

宋麻沙本(古书版本名,源于福建建阳麻沙镇)《说文解字》作肉也,肉实为“内”之误也。如《大学》:“诚于中而形于外。”

也有一说“中”为指事字。从口从丨(gun),下上通也。东汉著作家卫宏说:“用字从卜中,则中之不从口明矣。俗皆从口。失之。云下上通者,谓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

“中”的原始意义实则源于古代的穴居,屋顶是古人的出入口,故从口从丨,并有“通”的含义。

“中”也指中道,如《书·大禹谟》:“允执厥中。”《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五礼防民伪,而敎之中。”

“中”也指中和之气,如《左传·成十三年》:“刘子(刘康公,刘国开国国君)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意为:百姓得到天地的中和之气而降生,这就是所谓的生命。

“中”也指人人都有的本性,如《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指大家应该遵循的原则。

《易经》中提出“天、地、人”三才之道,天地人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天为君,地为臣,人为民。人居中,所以中也指“人”。如《左传·文元年》:“举正於中,民则不惑。”

“中”有空虚之义。荀子《天论》:“心居中虚”。

“中”又引申为一半、中介、得当、符合等义。如《前汉·律历志》:“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中,万物以成。”《仪礼·大射仪》:“中离维纲。”

“中”也指古代有开口的容器,如玩投壶游戏时的“盛算之器”。如《礼记》:“盛算之器即曰中。”

与“中”同音的“盅”、“钟”(鐘)等物件也是圆形开口之器。这类器具的命名皆取义于“中”的原始含义所具有的的形状。

中读第四声时,指正对上;正好符合,如《礼记·射义》:“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把弓箭拿得紧瞄得准,然后才可以指望射中。

古人还曾以“内”、“正”、“和”、“极”等等概念来定义“中”。比如古籍中有“建中立极(極)”

人由屋顶出入由延伸出“中”的“人与天相通”的义项。古人常把天作为屋顶,所以有“地中”的概念,如《周礼-地官司徒》:“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

中也通冲,有“深远”、“空虚”之义。如“冲迈”,“冲虚”。《老子-道德经》:“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古代音乐是对风声的模拟,“风为帝使”,风声里面有天帝的意志和消息。所以古人认为音乐能通天致神。

上古时期有听觉特别敏锐的盲人,叫“古之神瞽”,他能分辨不同的风声,并给予命名,即传诸后世的所谓“八风”,暗示了上古时代先民们曾经给予风特别的关注和详尽的研究。

上古的“圣人”就是能从风声中判断出更多信息的巫师,他们就是天意和神灵的代言人。

音乐同时又与“中”的概念有神秘的关联。如《礼记-乐记》:“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

本文的“中人”应该指“上智者”与“下愚者”之间的人,“上智者”就是不学而知的人,这种人其实不存在,是传说中的人,“下愚者”指不想学习的人,孔子曾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意为:只有那些不学而知和不想学习的人,我们是无法通过教育来改变他们的。“中人”就是能通过教育来改变的人。

“中人以上”者就是有强烈学习欲望,学习能力较强者。“中人以下”者指那些学习欲望弱,学习能力较差的人。

上:就是“道”,《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学习欲望和能力较强者,可以跟他们讨论‘道’,学习欲望和能力较弱者,只需要跟他们讨论‘器’。”

关于本文的注解,历代注家都没有正确的解读,基本把本文理解为:和不同才智的人说话要注意内容的深浅。

比如杨伯峻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钱穆说:“中才以上的人,可和他讲上面的,即高深的。中才以下的人,莫和他讲上面的,只该和他讲浅近的。”

本文其实是孔子提出了关于“因材施教”的思想。

到底什么是道?

道字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等。

作为哲学概念的“道”,为中华哲学独有的哲学思想,对哲学理念、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影响巨大。

古人常常在思考:为何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宇宙是怎么来的?

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它有一种变化之本,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

早在2500年前的老子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生成的原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谁之子;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还说:“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产生“无”,“无”也叫无极,是一种能量,无形无相。

“无”产生“有”,“有”即太极,也叫太易,也就是有日月时的宇宙。有了日月,也就有了阴阳。有了阴阳,就能生成万物,也就是《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推动宇宙产生的“道”叫先天之道,宇宙生成之后的“道”叫后天之道。“道”是推动宇宙运行最根本的规律。

老子另一著作《清静经》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道体),无为无形(道用),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道也分为左右道,如孝道、夫妻之道、经商之道,《庄子》甚至说“盗亦有道”。《庄子·缮性》:“道,理也,道无不理”。道就是顺应规律。

《管子·君臣上》说:“别交正分之谓理,顺理而不失之谓道”;“夫道者虚设,其人在则通,其人亡则塞者也,非兹是无以理人”。

《韩非子·解老》以“道理”并提,认为“道,理之者也”,“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

《管子·任法》篇中说“故法者,天下之至道也”,这个“道”是政治原则;《周易大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又是指基本规律。

此外春秋时期也还有“天道”的说法,《春秋左传》即记载子产说过“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天道”即天之道,特指与天象有关的自然规律。

以上这些有关“道”的说法,可能分别代表道的不同的含义。广而言之,天下的“道”只有一个,故老子说“独立而不改。”

人在道中,而不知道之存在,好象鱼在水中,而不知水之存在一样。所以许多人生活之中,到处都有“道”的存在,可“百姓日用而不知。”

总结:道就是一,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二,自然规律。三,人类社会的一种规则、法则。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莫:大约、大概的意思。

吾犹人也:我和别人差不多。《论语》中还出现过一次“吾犹人也”。《论语·颜渊》:“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躬行: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如《史记·滑稽列传》:“太公躬行仁义七十二年。”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重视躬行践履,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记叙了他深入实地考察,揭开了石钟山得名之谜的故事,苏轼躬行践履之举,被后世传为佳话。

躬行践履也指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是人们完善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

得:行有所得也。会意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由又和贝组合而成,表示用手拿贝,意指有所收获。后增加“彳”旁,表示行走时有所得。

“得”的本意指活得、取得,如《左传》曰:“凡获器用曰得,得用焉曰获。”《韵会》:“凡有求而获皆曰得。”

如《诗经·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这“得”字是求取淑女。《论语·季氏》:“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此“得”,表示贪得,今有成语“贪得无厌”。

“得”的对象不仅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精神方面的东西,如得意、得志、得色、得性、得神、得人心,等等。

《韵会》:“与人契合曰相得。”王褒《圣主得贤臣頌》:“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得也引申为得意。如孟郊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得也有笃的意思,如《老子·道德经》:“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得”作为助动词,表示许可。“得”还可以表示需要、应该、必须等,读děi。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文章典故之类的文本知识,也许我还能与别人了解的差不多,但是躬行于君子之道,那我还没有太多心得。”

孔子非常谦虚,他以超乎常人的好学精神,汇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于一身,对历代的文献知识都有非常深入的了解。

但孔子而并不以此为资本,他认为很多人都能做到这些,在这方面,自己只是做到了跟这些人差不多罢了。

孔子更为注重的是躬行君子之道,对此,他表现出了更加谦虚的姿态。他认为他做得还不够好。

孔子非常重视实践,他在《论语》开篇就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三字经》阐发孔子的“躬行践履”思想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如果不努力实践,只知道埋头读书,那么只能使自己华而不实,增加虚荣心,怎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呢?而只懂得努力去做,不研究书中的道理,靠自己个人的见识,就不会明白真正的道理。

本文实际上是他在告诫弟子们,学文和力行必须并重,不能偏废。学识修养是永无止境的,而提高修养贵在躬行。一切的真知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道德修养贵在躬行,难也在躬行。不过,在投身实践的过程中,同样还会有快乐相伴!这种快乐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是“说”!这不仅是对人生的享受,也是对大道的感悟。

经学家——王肃

《三国演义》中有个被诸葛亮活活骂死的曹魏名臣王朗。其实王朗是正常病死的,他不但是个贤臣,还是个饱读诗书,著述颇丰的经学家。

王朗的长子王肃也是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经学家,他还是晋文帝司马昭岳父,晋武帝司马炎外公。他不同于那些有谋略有武功的文官武将,他试图研究经学,用政治思想来治国安邦。

王肃出身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王氏,他十八岁时,跟从大儒宋忠学习儒、道、阴阳兼采的《太玄》,还为《太玄》做注解。王肃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袭封兰陵侯。

王肃年轻时,最权威的经学家是郑玄,他遍读郑玄的著作后,认为郑玄的注解不准确,他主张微言大义,综合治经,反对郑玄不谈内容的文字训诂学派。

于是,王肃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借鉴《礼记》、《左传》、《国语》等重新注解群经,对今古文经学加以综合。

王肃凭借司马昭的势力,他所著众经被列入学宫,从此“王学”被确定了官方学术地位,朝廷要求以“王学”来统一民众思想。

其时,名存实亡的天子曹髦想挽回颓势,他坚持“郑学”,他曾到太学向诸生询问经义时,问到《书·尧典》中的“稽古”一词解读时,曹髦认为是“效法天”的意思,可是博士庾峻坚持王肃“效法前世”的解读,这让曹髦非常难堪。

西汉初年有一本书叫《孔子家语》,后失传了,王肃自称从孔子后人孔猛处获得此书,王肃为此书作了注解。

《孔子家语》原书二十七卷,今本为十卷,共四十四篇。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今传本《孔子家语》为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过去因为疑古派的非难,历代前人多认为此书是伪书。更有人认为此书即为王肃所著。

然而一千多年来,该书广为流传,《四库全书总目》曾精辟论述说:“其书流传已久,且遗文轶事,往往多见于其中。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也。”

晚清以来,学界疑古之风盛行,《孔子家语》乃王肃伪作的观点几成定论。

然而,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竹简《儒家者言》,内容与今本《家语》相近。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也出土了篇题与《儒家者言》相应的简牍,内容同样和《孔子家语》有关。

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今本《孔子家语》并非伪书,更不能直接说成是王肃所撰著,确系孟子以前遗物。应当承认它在有关孔子和孔门弟子及古代儒家思想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王肃在尊崇孔子儒学的名义下,把道家思想糅合进去,成为新时代新思想的融合体,王肃为了在学术上压倒郑玄,还故意篡改《孔子家语》的内容。

在《孔子家语》的解读上,王肃极力渲染孔子曾师从老子,为儒道合流的理论寻找依据。

王肃还伪造了一本书叫《孔丛子》,称其为孔子八世孙孔鲋所著,内容主要记叙孔子及子思、子上、子高、子顺、子鱼(即孔鲋)等人的言行。

孔鲋是战国末期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孔鲋拒绝出仕,令其弟子叔孙通任秦朝博士。

秦末大乱时,孔鲋收其家所藏《论语》、《尚书》、《孝经》等书,藏于旧宅的墙壁中,而后隐居嵩山,教弟子百余。

陈胜领导农民起义时,他也从军反秦,为博士、太师,留在身边,以备咨询。后由于陈胜不能听取规谏,以致起义形势直转而下,导致最终失败,最后在与秦将章邯的战斗中战死,卒年57岁。

关于《孔丛子》是伪书的证据很多,比如孔子的孙子子思称呼孔子为“夫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另外,《孔丛子》中记载了子思和孟子的对话,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子思去世几十年后,孟子才出生。

《孔丛子》还记述了孔鲋死亡的情形,这显而易见该书决非孔鲋所撰。

王肃为了证明自己解读经典的权威性,伪造圣言,实非君子所为,它反映出经学向玄学过渡的时代思想特色,王肃是这一过渡期的重要人物。

王肃除了注释经典,伪造《孔丛子》之外,他在政治生涯中,还针对时事,频频向统治者建议,又表现出儒家入世的积极态度。

王肃的学术活动不仅使人们怀疑郑玄经学的权威性,更影响了王弼、何晏等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

唐代时,王肃作为“二十二先贤”配享孔庙。宋真宗时,追赠司空。

王肃六十二岁时得了重病,医生都说治不好了,王肃的夫人问他有什么遗言。他说:“建平(指著名相师朱建平)曾说我会活到七十多岁,官位至三公,现在都还没达到,有什么担忧的呢?”可是不久后,王肃最终还是去世了。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周公:即周文王第四子姬旦,因食邑在周,爵位为公,故称周公。周公多才盛德,被称为“元圣”,是孔子最崇拜的偶像之一。

《韩诗外传》曰:周公践天子之位七年,布衣之士所贽而师者十人,所友见者十二人,穷巷白屋所先见者四十九人,时进善者百人,教士千人,官朝者万人。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才之美:完美才能。

吝:恨惜也。从文从口,会意字。文口结合意为因为悔恨、惋惜而体现在嘴上的状态。本义指遗憾、悔恨。如《论语》:“出纳之吝。”

吝后来延伸指犹豫等意,如《书·仲虺之诰》:“改过不吝。”苏轼的《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吝又延伸指过分爱惜财物,常和啬并用,啬是穑的初文,由“来”和“稟”合成,意为稻谷收入谷仓,如《道德经》:“治人事天,莫如啬。”

啬也有过分爱惜的意思。如《三国志·曹洪传》:“始,洪家富而性吝啬。”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以为鄙吝。”

吝也写作悋,指非分贪求,如《方言十》:“凡贪而不施或谓之悋。”

吝惜指爱惜,吝色指不愿意的神色,吝书指爱惜书本。

《易经》中出现了18次“吝”字,有多种意思,如不顺利、憾惜、小气等意。如《易·蒙》:“困蒙,吝。”意为:困陷于蒙稚,有所憾惜。《易·说卦》:“坤为吝啬。”

在商朝、周朝、乃至春秋时期,祭司中的收卜释相之人,即称吝祭,是主祭官之一。祭司多为世袭,有监国之责,时刻提醒主国之君勤俭以持,凡“弃吝以霍者,国祚不永!”

祭司中有子孙后裔以其职位为姓氏者,称吝氏,是华夏民族中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完美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贪婪吝啬,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孔子是主张节俭的,他曾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节俭容易固陋,但比起奢侈,他还是提倡节俭。

节俭不等于小气吝啬,南北朝时期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曾在他的《颜氏家训》中说:“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施不显奢者,仁义;俭不吝礼,谦诚。”

节俭、好礼、去骄、除吝是持家之根本,人不可喜骄奢,厌穷俭,饰其末而轻其本。

北宋经学家陈祥道曰:才之美者,莫过于周公;行之丑者,莫甚于骄吝。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犹不足观,又况才美下此者乎?盖君子以礼存心,故不骄;以仁存心,故不吝。小人以骄灭敬而忘礼,以吝灭爱而忘仁。忘礼与仁,非所谓有德者也,其何以观之哉?荀卿曰:“弓调,然后求劲;马服,然后求良;士信慤,然后求智能。士不信慤而多智能,譬之豺狼,不可以身近之。”亦此意也。

人如果很有才能,但又骄且吝,就好比豺狼,不能靠近他。

民间谚语说:救急不救穷,救三不救二。意为:如果人有正当的急用钱,应该帮助,但不能帮助那种不求上进的人。有三种情况必须帮助:疾病、婚嫁、升学。有两种情况不能帮:赌博、嫖娼。

和峤与王戎

东晋成帝时期,因为内乱,太尉庾亮仓皇逃离国都,前往征西大将军陶侃的驻地寻求帮助。

总司令来了,本应好酒好菜款待,可出人意料的是,庾亮等了半天也没见后厨端上什么像样的美食。被当成主菜上桌的,更是普通家庭都不怎么吃的野蒜。

奇怪的是,一品官员庾亮面对桌上的那盘野蒜,不但不生气,还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

庾亮一边吃,还不忘掐下野蒜的根茎,并将根茎揣在怀中。陶侃纳闷了,他疑惑地问道:“大人,这野蒜根茎又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您将它揣在怀里干什么?”

庾亮回答道:“难道你不知道吗?只要将这根茎放在土壤里,就能长出更多的野蒜,所以我必须要将它们保留下来,以后就能吃到更多的野蒜了。”

陶侃对庾亮佩服的五体投地,从这以后,陶侃逢人便夸自己的上司庾亮是个风雅之人,更有治国的经世之才。尤其在节俭这方面,简直无人能出其右者。

节俭是美德,但吝啬却是遭人嫌弃的。因为吝啬之人就是不仁不义之人。晋武帝一朝,有个叫和峤的大臣,曹魏太常和洽之孙,吏部尚书和逌(yōu)之子。此人和晋武帝的私交不错,深得皇帝宠信。

和峤的家里种着一棵李子树,每年树上结出的果实相当甜美可口。像他这样的高官是不差钱的,按理说,他不该太在乎这李子树。可他却偏偏要用这树来赚钱,前往和峤家吃李子的一律收费,亲戚也不例外。

某天,和峤的小舅子王济来串门。他十分随意地摘了一些李子吃。没想到,和峤先生竟对小舅子一视同仁。

他盯着小舅子吐出来的果核,在王济吃到第二十个的时候,他便伸手阻拦,不让小舅子再吃下去了。

王济心里一阵火大,过了几天,他赶在和峤上班时带了几个毛头小子来到了姐姐家。只见王济一声令下,这些小伙子便爬到树上,将和峤栽种的李子吃了一大半。

吃饱之后,众人还用铁锹将李子树挖了出来,用马车运回王济家中。

东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自幼聪颖,神彩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

阮籍与王戎的父亲王浑同任尚书郎,每造访王浑时,与王浑见一面就离去,而和年轻自己24岁的王戎交谈,很久才出来。他对王浑说:“濬冲清虚可赏,和你不是一类人。与你说话,不如与阿戎说。”

王戎曾与同伴在路边玩耍,见道旁有结满李子的李树,其他人争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动声色,别人问他为何如此,答曰:“树在道旁而多果实,果实必定是苦的。”验证之后,果然如此。

钟会曾评价王戎:“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王济则说:“王戎谈子房、季札之间,超然玄著。”

王戎的家里,也有一棵长势良好的李子树,也是当世罕见的极品。他“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王戎觉得,如果将完整的李子卖给别人,那么其他人便会得到李子核,种出此品种的李子树,影响自己的生意。为了能垄断李子市场,王戎干脆将每个李子的果核全都钻出来,仅卖李子肉,让客人有的吃没得种。

王戎嫁女儿时,因为男方一时凑不齐礼金,王戎要求女婿写欠条。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神色不悦,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

虽然王戎名列竹林七贤之一,但他的“贤”时至今日都饱受争议。根据《晋书》的记载,王戎生平不好名,偏好利。在当官的时候,王戎置办了许多田产水碓,敛财无数,富甲一方。

在王戎的仕途之中,早年曾因为派部下私修园宅,被人检举揭发后遭到罢免。后来王家出了许多钱,这才让王戎官复原职。

然而王戎在复任之后,其吝啬程度丝毫未减,反而变本加厉。每天王家的下人都能听见主人的房间里传来淅淅索索的声音,大伙不明就里。

某天有个胆子大的家仆扣开窗纸观看,这才发现原来王戎正在和自己的老婆算计财产,他们每天晚上听到的声音正是象牙筹发出来的。

关于王戎的吝啬,同时期的名士是这样说的:“王戎晦默于危乱之际,获免忧祸,既明且哲,于是在矣。”不过,王戎的抠门究竟是出于爱才还是为了避祸而自晦,无人可知。

王戎是个有名的孝子。为其母守丧时,虽逾越礼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

尚书和峤在同时遭母丧,虽然寝苫食粥,但哀毁不过礼,气色不衰。刘毅称之为“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都兵剑,号卧牛斋主,桃园书画社社长,剑兰客厅掌门人,当代著名书法家、书画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其书法作品被称之为“兵剑书法”。共和国同龄人,出生于太行之巅一一山西陵川。都兵剑先生曾戎马军旅20载,后创办“北京鸿都书画院”并担任院长,研究探讨和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都兵剑先生先后发表书法专集《翰墨剑情》、《兵剑书法作品集》,中篇小说《岁月留痕》,回忆录《剑行》,散文集《手机上的歌》等文学艺术作品。

卧牛斋主都兵剑先生是当代行书名家,兵剑先生的行书被誉为当代流体行书名家,可以说兵剑先生把行书写到了精致程度,并且在书法风格上也自成一体,是在继承中以所发展的。兵剑先生出版了很多部书法学习的专著和书籍,为普及书法教育、学习书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对于兵剑先生的书法作品来说,自然与古朴并存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北京大学姓氏文化研究学者冯志亮先生曾这样评价卧牛斋主都兵剑先生的书法作品:“兵剑书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兵剑书法中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兵剑书法中还往往以一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兵剑书法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兵剑书法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兵剑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兵剑书法铁书银钩,韧如精钢。兵剑书法,如行云流水,落笔似云烟;兵剑书法,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兵剑书法,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兵剑书法,又归于虚旷,兵剑书法中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兵剑书法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