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集课堂笔记|人物与人物关系
首先要感谢卓老师百忙之中来授课。
一.人物与人物关系。小说中的人物是什么?是灵魂(人物是小说的灵魂),一切元素都是为人物服务。许多同学写小说注重情节,而传统小说人物最重要,也可理解为创作小说最终在创作人物。有了人物存在小说才具生命力。例《阿Q正传》中阿Q人物鲜活,将阿Q成功塑造成一个时代产物。像鲁迅的作品,多以创造人物形象。像我们熟悉的《闰土》《孔乙己》《阿Q正传》。
法国作者巴尔扎克文笔粗糙,但他的人物形象突出,所以作品深入人心。例有吝啬鬼形象的《欧也妮葛朗台》《人间喜剧》。小说与故事的区别是,小说去刻画人物,故事是叙述事件。
二.了解小说的人物类型
小说中分:主人翁、1号人物、2号人物、配角、儿子、父亲等等。职业分:英雄、反派。
福斯特观点:1.扁平人物:2D人物、类型人物(比较夸张、突出、漫画式人物)。
2.圆形人物。属于3D立体。内心丰富、矛盾体、性感多样化。
3.工具人
4.性格人物。指某种性格突出,例如嫉妒、吝啬。
5.象征性的人物。像遇到女神。
6.典型人物。令人读后忘不了,指个性突出,社会某一类的代表。例阿Q。
三.体量
短篇小说不能塑造多个圆形人物,只需塑造一个。
四.分析《露天电影》里的人物
圆形人物:秦山原
扁平人物:孙伯让(单一扁平人物)、林秀秀(有个性有追求有想法的扁平人物)、臭蛋(扁平人物)
工具人:司机、村长、老方、三里夫妻、三里爸、妇女主任。
另外,圆形人物需大笔墨刻画,还有他的内心世界。其余人物只需动作、语言描述。因此可归纳为短篇只有一个人物内心世界。
五.徐则臣写怎样的人物?
他的文章多是小人物、底层人物。例如京漂、花街、露天电影里的小人物。
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1.寻找共性特征,例如小气鬼,随遇而安的人,或者职业类型的人。
2.杂糅其他人物。像鲁迅先生说他描写的人物嘴 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拼凑起来的角色。
3.如何塑造人物。沈从文说要贴着人物写,不能隔岸观火或是旁观者,最好能让他成为你熟悉的人。把自己揉进去,把自己当成他。
5.寻找异质性人物。例如孔乙己与常人不一样的地方,有读书人的坚持。
6.尊重笔下人物。理解他为什么有这种行为?不能冷嘲,不能跳出来评判。
7.人物的叙述视角。视角不同人物形象也不同。例如《孔乙己》中的“我”店小二。作者选择店小二,因为他有善良和同情的一面。因此说写小说,并非得从主角视角来写。
写人物传记时:
①名字很重要
②年龄(背后的时代)
③人物长相。
④性格特征(软弱或刚强)
⑤人物成长与经历。例《露天电影》里的秦山原,最初是放电影的后来成了大学老师。
8.构建人物关系(对立或合作或协同)人物关系是一切矛盾的可能性。人物关系设计过于和谐,就没有冲突情节。像秦山原由最初的欢迎到排斥。
分析《小偷的留言》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小偷与一个邋遢男子的故事。小偷的特点有洁癖,因而帮着打扫屋子没偷成 。
关系的突变表现是小说获得人性的方法。人物关系可以创造但不能捏造,是通过逻辑关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