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8年的几部非英语悬疑片
2018年的几部非英语悬疑片风格各异,颇具看点
燃烧 (韩国)
燃烧 (韩国)
《视与听》2018年十佳第三名
导演:李沧东,改编自村上春树(诺贝尔文学奖专业陪跑者)的短篇小说。
当李沧东遇上村上,这部电影也自然有了比较浓的文学色彩和深长的哲学意味,有着对当代社会阶层分化的隐喻,它所表现的当下年轻人对于“存在”的茫然应该会引起不少人共鸣。
影片看上去象是一部文艺片,摄影优雅流畅,从容不迫。女主的落日独舞令人印象深刻。虽然没有刻意的营造悬疑片的紧张感,但各种精心安排的细节伏笔、符号隐喻及亦真亦幻的神秘氛围依然使影片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更多的解读空间。
祈祷落幕时(日本)
祈祷落幕时(日本)
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小说。
日本推理小说历史悠久、流派纷呈、人才辈出。森村诚一、松本清张、东野圭吾等优秀推理小说家为日本推理电影提供了强大的文本支持,《人证》、《砂器》等影片也成为经典,《祈祷落幕时》也保持了日式推理电影优秀水准。
本片是偏社会派推理风格,题材也是为爱而犯罪,表现了东方式的隐忍和自我牺牲,但和《燃烧》相比,略显老套。
男主演阿部宽很帅,简直就是英俊版张鲁一和粗旷版胡歌的合体。
罪人(丹麦)
罪人(丹麦)
构思巧妙的导演处女作。新人导演一般只能在影片的结构上作文章以求出奇制胜,比如诺兰的处女作《追随》。
相比同是2018年的《解除好友2:暗网》、《网络迷踪》这二部在电脑桌面上通过视频直播和各种社交软件来推动情节发展的片子,《罪人》则显得不那么时尚,主要道具就是几部电话,场景也更简单:就是二个房间,主要演员只有一个人。
片长不到一个半小时。没有一句废话和一个多余的表情,不用闪回等手法来交代情节,不用非叙境音效。二条主线全部通过男主的电话来呈现,并且相互交织和影响,随着“绑架”案的开始—反转—结束,男主也完成了从自信自负—自省—救赎的转变。
表演非常出色。没有激烈的肢体语言,也没有对手戏,演员独自通过语言的节奏和表情的微妙变化完成了影片的任务并且展示的个人魅力。欧洲演员真是物美价廉。
通过夜晚办公室的灯光和报警电话红色指灯的变化来烘托气氛,用极低的成本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据说这部片子要改编成好莱坞版,由杰克—杰伦哈尔主演。
海市蜃楼 (西班牙)
海市蜃楼 (西班牙)
导演奥里奥尔-保罗是豆瓣“官方认证”的“反转王”。他2017年的代表作《看不见的客人》在网上已有高清资源和没有宣发的的情况下依然在中国拿到近2亿的票房。
《海市蜃楼》加入了科幻的元素。总体感觉是《黑洞频率》+《蝴蝶效应》+《彗星来的那一晚》的结合体,比《看不见的客人》有更复杂的时间线,在烧脑程度上更高一些。这类影片很容易导致后期叙事失控,但这部影片的完成度却相当不错。
另外可以一提的是导演的时尚品位。导演的三部代表作(另一部是更早的《女尸迷案》),都着眼于都市中产,角色在衣着、发型、饰物、用品等各方面显得精致、时尚而又恰如其分。
调音师 (印度)
调音师 (印度)
改编自2010年的一部只有15分钟的高分法国微电影。
片子的特色除了各种反转之外,还在于它是一部黑色幽默的悬疑片。其幽默一般,但确实很“黑”,正如这部片子还有另一个译名《全员恶人》。全片无好人,包括其中的邻居小孩、市井贩夫走卒,无一不想着敲诈勒索和捞偏门。
印度电影带给我们很多美好的印象。载歌载舞、音乐动听。无论情节多么曲折,无论主人公经历了多少磨难,但最后总是正义和善良大获全胜,观众的观影情绪也会随之释放。很早以前《流浪者》、《大篷车》以及新世代的《三傻》、《误杀瞒天记》等莫不如此。但这部《调音师》却一黑到底,这种片子国内是拍不出来的,因为大概率是过不了审的。之所以能引进国内公映,估计是想立个反面教材:同样是文明古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差距咋就那么大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