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镇迷思
今天在宿松的华亭镇住。 傍晚时去宿松火车站边上走了走。 因为我这个人见识少, 一路走过来,很多事情有一些顿悟。
华亭镇不大, 宿松火车站建于1996年。 我远远地从外面看了一下这个车站, 有一点怀疑车站是废弃不用的车站, 建筑是挺新的, 但灯也看不见开, 也没有几个人走动。 查了一下, 还是个在运营中的火车车站。
车站周边是农村自建房形成的一条街道,再远一点是低矮一些的农村自建房散落在田间地头。
走了一会就听到有人在放炮竹,让傍晚的天空更加弥漫着一种杂乱无章。然后到了镇中心, 街道上枯燥无味的鼓点广场舞咚咚咚, 响得肆无忌惮而俗气。
我其实也去过一些小镇的, 我对农村生活其实也是了解的, 但脱离了熟人相关联的小镇,忽然在这个节点就变成了对我的一种启示。
我想起很多年前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说普通人真实购房的需要跨过十五个台阶之类, 大约记得是讲从农村土胚房子到大都市别墅的人群分别, 我恍惚间就懂了那文章说的中国阶层差别。 好多东西,纸上得来总觉浅, 面对眼前的普通街景, 结合自己的人生体会对社会分层真的是秒懂, 对自己的缺乏见识,出生,求学,工作到退休,一直停留在在同质化的圈子里也就看得好明显。
我轻微社恐, 这次回去大多数聚会我都拒绝了,但也选择参与了几个聚会。 一个是壶老师的朋友圈家庭聚会, 一个我几个朋友聚会, 外加曾经一个小圈同事聚。
只说朋友聚。 壶老师的朋友圈家庭聚会,壶老师年龄最大, 大家年龄应该都是60后70后,基本都是农村考试出来工作,都是城一代。 孩子也都大了, 一般都工作了。 杨有两个儿子, 老大本科毕业考去了北京, 中建总公司,但需要在海外工作三年以上,第一年在埃及, 第二年在迪拜。小儿子还在读小学一年级。蒋的女儿考在深圳。李的儿子在城里做公务员,二李的儿子在一个职高教书。
我朋友圈年龄跨度大一点,60后到80后, 通常来说我们很少带家人孩子聚, 不过这次周带了儿子一起过来, 我觉得其实还是家庭聚会好, 更有小圈子的粘性一些。 我朋友们的一些特点, 城二代多一些。他们也大多是同行精英, 家庭在城里也是很好的家庭,从已经成年的子女来看也是很好地延续了家族力量。
前年有朋友好心借给我一个电钢琴,玩了两年,我还是放弃学钢琴了, 所以把琴还给她, 第一次用货拉拉。 和壶老师之间有个一个小事让我看到我自己的做人做事的一些表述习惯和手法问题。我没在指责一句,仅仅是把他的行事方式学会。
在路上想起自己父母和家庭, 感受到从农村到城市, 家族上升的问题其实包含的主要问题还是认知的问题。 老父亲从大山脚下的从农民子弟到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全凭自己努力。但我们兄妹俩却不过如此, 并没有在父辈的托举下前进一步, 反而是各方平平, 就钱财来说, 父母省吃俭用,是有不少积蓄, 但最终大多数成为流水, 没有给后代子孙助力太大。 其中很大的原因是认知有误, 价值观错误。
有些东西是表面的, 比如人们常说谋生方式的变化才是人和人本质的区别。 要说我家老父亲从体力劳动变成了脑力劳动,但很大观点上还是小农思维,也让家族出现短暂的倒退和停滞。
说到表面, 我来说一些表面现象代表的本质。 这次在路上我忘了带吃饭的筷子和勺子,所以在一个服务区问店里的服务员要, 多数服务员不愿意给。当然我也理解, 其实他们也没有义务给不花钱的过路人一个微小的善意。 而很多做大生意的更看重的是获取人心, 吸引人自动传播口碑。当然作为主动的人我也懂得有所付出才有所得,小小的买个物品,对方也就皆大欢喜地给了我所需。
这次挑战自我, 去尝试了一下一个两位数旅馆, 忍住了不适应住了一晚, 我仍然还是不能接受这类旅馆,但我却更明白其中的方方面面的不好是认知的不同。 比如说大一点的旅店说的是宾至如归, 问的是你满不满意, 小一点的店提醒的是要节约用水。 这就是他们底层逻辑的不同,导致的表面的不同,收益的不同。这也是马太效应说得,有的要多给他,没有的要连他有的都拿走。 就不说低廉旅馆卫生不好, 没有电梯等等等等。
所有的经历丰富都让人更明了本质和懂得人性,懂自己。在选择上就显出了一种包容和主动。
我认识很多靠他人的人, 我曾经的一个熟人也是靠嫁高官,从农村到城市,还觉高人一等,也不难看到他们家族也是出现停滞和倒退的。
这次我回衡,也接触到一些人, 原本在农村, 也是节衣缩食帮孩子们在城里买房,自己住在县里镇里上班,在城里买个房,让孩子在城里读书,老人陪读,周末全家人在城里聚; 原本在小城市,也节衣缩食帮孩子们在大城市买房, 用表面上的孤立的事情,来证明自己有底气,有财富实力, 有些就成功迁移,有些禁不起一些生活磨难就被打回原形,这也很警醒我自己, 人的发展, 家族的发展, 不是仅仅靠勤奋靠节省, 而是靠真的改变, 一步步让自己有价值。
为啥深切感受到自己见识少, 因为从前没有真的意识到人的层次的丰富,虽然我见过在农村连土胚房都没有的人, 但没有身处其中和他们交往共事,我现在才明了他们和这些在小镇上建几层楼的自建房还根据小镇趋势做生意的人的区别, 知道他们之间差的不是一个层级,而小镇普通人,和县城和小城市和省城和大都市的社会顶级之间的差别就太大了。
所以也就看懂了表面的事情和本质上的事情, 看懂了虚荣和务实和眼界和格局,看懂了看破不说破。
第一次到宿松, 因为不熟悉,以为宿松站才是宿松的中心,虽然这是一个镇。 到了现场,再加上看地图, 我猜测华亭镇曾经在宿松地位特别,但现在来说整个县的中心还是移到南边一点的新县城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042592/467be5dfafb1061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042592/fbf55f01885191c4.jpg)
曾经自问,很多家庭背景不好的人,家庭和自己都上升,相比较而言,根源是什么?这60年,自己做对的是什么, 要改进的是什么, 还可以希望的仍然是开心快乐做自己,内心更强大更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