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日记2――摘茶子了
早上我们仨还没起床,小沫爷爷就在楼下喊:快起床了,摘茶子了!
怎么回事,茶子一般不是霜降前后摘吗?也就是镇上交流会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我就出生在这时节。
经小沫爸爸解释,我才知道,原来这时候也可以摘了。这个时候摘的,叫寒露籽,霜降前后摘的,叫霜降籽。我们多选在霜降前开始采摘,因为霜降摘的茶子出油率更高。可是某个性子急的村民,昨天就去山上采摘了,而且村民们看到他大约还摘了不少,也都着急起来,相约着今天也要开始摘。要知道,有一块较近的茶树林,已经细分不出谁家的,几乎算是同一生产队人公共的了。
小沫奶奶看那么多人上山去了,前脚已经步行先跟上去。小沫爷爷等着晚起的小沫爸爸,他们俩骑“小毛驴”。当然还有比他们更晚的,都是早上才得知消息的一批村民。

一把砍柴刀,一个可挎身上的自己缝制的编织袋或者布袋,一捆空的大编织袋,那是摘茶子的标配。

其实以前是把大箩筐挑去的,现在无论肩挑还是用车运,都还是编织袋方便;以前身上也不背袋子,而是系一块蓝布围裙,下摆两角往腰绳上穿过打个结,也就是一个很方便实用的布袋。

我早上在朋友圈里发了几张照片,引得好多朋友激动地回忆起小时候摘茶子的经历。记得小学时,捡茶子是学校给我们的劳动课任务,上交多少斤是有要求的。我撸起左腿看了一下,那时候因为捡茶子被山上的荆棘刺到,留下一个硬币大小的疤,现在还依然清晰呢。

谢同学说,小时候最喜欢在“拉依抛”(这是土话,学名芒萁)里捡茶子了。一听就知道不是正儿八经勤劳干活的主,“拉依抛”里捡茶子能有空地上效率高么,哈哈,她哪是捡茶子,她是寻宝玩呢。

平常清静的门口因为采摘茶子而忽然有种门庭若市的感觉,我带小沫在门口看着热闹,跟每个进山的人打招呼,或者闲聊几句。



进山时他们装备都差不多,待他们出山,则各个情形不同,有的收获满满,有的则只摘得几十斤,甚至无功而返的也有。

农家自己采摘、绿色天然、土榨的山茶油如今的确是非常少了,特别像我们这的山茶树,基本是野生状态,生长环境又好,假如包装一下,能直接对接外面的市场,应该是可以增加村民收入的(去年我们才卖60元一斤)。只是现在以户来讲,采摘的山茶子都不多了,一则人去山上活动少了,灌木杂草兴盛,有些茶树都淹没了;二则山高路远车骑行不到的地方,摘了还得费老大力气挑出来,大家也吃不消了。一户人家能得100斤油都很少了。有的人家全家在外谋生,也不会为了摘茶子回家了。自然也没人愿意动这脑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