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儿童教育》2-蒙田

2022-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岁聿其莫

补偏救弊,知过必改,当机立断放弃坏主意,这都是一种罕见的、强有力的哲学家风度。


这句话让我想到一个人,冯友兰,他从来不执着于什么事情。

他要观察每个人的特长:放牛人、泥瓦匠、过路人;应该懂得利用一切,学习各人之所长;因为一切都是有用的;即使从别人的愚蠢和弱点中也可学到东西。仔细观察一个人的举止风度,心头就会产生想法,羡慕优雅的,鄙弃低俗的。


高敏感度的人一般更能观察到外物、别人,从这一点上来说,女性更敏感,有时候女人的第六感或者说直觉是很准的,为什么,也许不能一条一条列出做出判断的理由,是一个综合起来的感受力。

培养他锲而不舍、探究一切的好奇心。周围一切稀奇古怪的事都去看一看:一幢房子、一口井、一个人、古战场遗址、恺撒或查理大帝的行军道路:怎样的土地在霜冻下变硬,在烈日下变沙粒,怎样的风把帆船吹到意大利。


要有探究一切的好奇心,什么都学一点对于一个人大脑里的突触链接发育更好。想起我的爷爷说的一句话,什么都要去做一做,你要好好学习但是也要学做饭,可以以后不做厨师但一定要会做饭,我还是挺印象深刻的。

在阅读普鲁塔克《名人传》时,他怎么不会大有收获呢?但是我的导师必须记住自己的职责所在,不要让学生死记迦太基覆灭的日期,而要了解汉尼拔和西庇阿的性格;不要他知道马塞卢斯在何地丧命,而要明白为什么他没有尽责才死在了那里。


这一段感触很深,高中时候我还是很喜欢看历史故事的,但要背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历史意义,千篇一律,就无来由的讨厌历史课。现在看来,我那时候就是有自己的选择的,潜意识下就想摄取真正重要的东西。

想起王小波说自己少年时期是有精神生活的,二十一岁是自己的黄金时代,现在看来多么的精辟。有时候觉得高中时候的我审美是巅峰,那时候喜欢黑白天蓝色,但是妈妈经常那个给我买红花绿叶的衣服,我是不喜欢的。

后来上了大学也还可以,反而是研究生、工作后,突然就喜欢一些艳丽的颜色,款式五花八门,想想自己的脑子有多么混乱才会表现出这样的审美。所以一个人的行为、喜好都是他的思想观念的反应。

现在回归米色、白色、蓝色、驼色,太清爽了。

老师不要他学那么多的历史故事,而要他去判断。在我看来,我们的智慧在这方面表现得最为不同了。


读历史人物故事,不是根本,由此产生思考,思辨,判断什么是本质真相,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