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

2022-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行者弓藏

张翊萌睡着了,甜甜的,脸上有月光,有星芒。

她像一只幼芽一样快速生长,旺盛的生命力,好奇的眼神,嘟嘟嘴,叽哩哇啦地说一通,有时候咬字特别清晰,一次次点亮着我的心田。

晚上陪着她遛弯儿,遇到跳舞的大妈大爷,音乐响着,她会突然扭起来,上下一颠一颠的,她是灵魂上的舞者,天生就会随着节拍嗨起来。

随音乐而动,是一种天赋,天赋用好了,可以发展为才能。

想起了一件小事。

小学,音乐期末考试,前面大部分唱的更好,几个没在调上,该我了,我站了起来。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一句唱完,哄堂大笑,老师在那里脸色通红,看来很生气。

我之所以记得一些细节,是因为,音乐老师的打扮在童年印象中,很深刻,化妆偏浓,长脸,大眼睛。

每次见,都穿着不同的衣服。

她生气的模样,在艳丽的服饰和妆白的脸色中显得格外分明。

然后,她把几个同学定义为捣乱,我挺委屈,我虽然也要捣乱,但是敬畏老师,敬畏考试,绝不会考场上胡乱做答。

再然后,站着,下课了。

班主任知道了情况,让我们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行就去道歉。

我印象中,几个人中,除了我,学习基本都是倒数的。

我们几个人一合计,决定去老师家里道歉,因为其中一名同学知道老师家在那里,后来去了才发现,和我们家隔了一条沟,一条巷。

去了家了,老师早就气消,也没记得老师让我们家里坐坐,只是外面把话说清楚了,音乐成绩好像也算及格了。

想起这件事来,仅仅是我的女儿对于音乐的感知要强于我,也不是自己不喜欢音乐,恰恰相反,我很喜欢音乐,结合文字的意境,一首歌能让人忘却世界烦恼忧愁。

我想说的是天赋和喜欢。

天赋是天生的,很难改变,鲜有改变,据说只有发生重大突变情况时,才有骤然失去或增加的天赋。

然而喜欢却是很难掩饰的,我虽然音乐天赋差,但是会场那么几句英文歌,我虽然天赋差,国歌唱起来,也不跑调。

还是因为喜欢,英语歌是我初中时,热爱英语,学习英语,练习的。

国歌是因为生在中国,一直唱,唱时每每感动,烙印于内心的。

小时候是不承认自己天赋差的。

越大越清晰,自己所擅长的,并不是天赋导致的,而是练习,实践,总结,领悟,实践。

记得初中学物理,对电路感了兴趣,就把家里所有与电有关的,插座、电线、灯泡等等,全部收集起来。

把家里的线路拆了重新安装,被电打了几次,疼了一下,觉得没事儿,继续鼓捣,什么短路、串联、并联……也都清晰了。

高中的知识更偏于理论,能耳熟能详的应用到现实情境的情况少。

枯燥的知识,让让人神游于千里之外,绝大部分为了学习成绩的提高,成绩的提高,考上大学就是唯一的成就感,喜欢不喜欢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是有能静下心来,认真做题的能力,就可以。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不断地激励自己,考大学,考大学。

成绩每提高一分,就增加一分的欢喜。

倘若你还能真正热爱学习,多实践(给其他同学讲题也是实践的一种),那么无论你是否有天赋,考个211是绝对没问题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