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问题(上)——什么最重要?

2020-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安逸啊

文章来源: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作者:李笑来
大部分是原文,理解后面的文字是我自己的理解

我们开始长大的时候,听说人生的终极问题是:我是谁?

与之相关的还有另外两个:

后来我发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未来的我究竟是谁”取决于我今天做什么,过去做过什么。。。换言之,“我”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存在,于是,琢磨“我是谁”很可能完全是徒劳。

但是,终究有一天,我发现了另外一个更有意义的终极问题:什么更重要?

事实上,你可能早就注意到了:我们的整个专栏里,全部都是“思考什么更重要?”的范例。因为在我的体系里,什么更重要,就是用来锻造价值观的问题,而价值观是操作系统的核心要素之一,几乎一切的决定,都来自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个问题反复问下去,深究下去,认真下去,到最后会直接出现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是:

这是我过去许多年来最有效的思维武器,我都记不起来有多少次用它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了——反正,总是“一刀砍下去,结束战斗”,很难想象吧?过去我们在各个文章中都提到过这个终极问题,今天我们就话时间把它掰开揉碎,看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应用这个武器。

开始之前,我想要再次提醒大家。因为“我”不是固定的,我们会随着时间成长,所以“什么更重要?”这个问题一定不是一次就能问完的。

《把时间当作朋友》的读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每当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都会感受到自己身上发生的改变,我们也可能会产生新的看法。所以我们在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真诚,不能自欺欺人。

过去你认为重要的东西,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个节点被证明没有那么重要。那时候你要有勇气否定过去的判断,并按照当时标准重新定义什么更重要。这会决定你的成长方向。

其实所谓的成长更简单来说是一个“不断打脸”的过程。不断开始追求的完美,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打脸”。这样才能真正的成长。
理解:人是不断成长的,认知也是不断升级的,这会造成不断否定过去自己的想法,这是正确的,不要活在过去,要活在现在,面对未来。

当年大家考托福,是为了出国,我去考托福,是为了去新东方当老师——我需要一份收入相对高却稳定的工作,因为父亲躺在病房。想去新东方当老师,我以为,一定要先有个好成绩,于是,就开始研究托福。所谓的研究,本质上来看,就是这“一把刀”——研究“什么最重要”?从“什么更重要?“开始问起呗!

嗯,单词量很重要!有没有什么比它更重要的呢?一定有,为什么一定有呢?因为我发现有些单词,无论如何都是你在下一次考试当中不认识的——因为那是设计出来的考试呀,找几个你必然不认识的单词放在里面,实在是太容易、太基本、太必须的了!比如phlogiston这种单词,即便是美国人,偏科一点,不喜欢化学,估计也不认识这个单词呢。那什么更重要?琢磨来琢磨去,这个考试考的不是单词量,而是使用基础词汇揣摩出上下文逻辑的能力。。。这一刀太狠了,别人整天以为考个试药一万两千词汇,我可好,随便搞定了10篇托福阅读文章之后,就开始研究上下文逻辑去了,为了托福考试,竟然没有专门背过单词!并且,还拿了个很高的成绩。这一刀太狠了!后来当上老师之后,吧这个思考结论写成了一本书,《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迄今为止卖了许多年,并且通过这本书,跨过了“财富自由之路的里程碑”。。。
理解:高手真的是高手,别人都没找到重点,高手只在关键点发力,就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当然,这需要对所属的领域有足够的认知才能得出这个结论,不然连干什么都不知道,还想成为高手,那是扯淡。基础知识很重要,关键知识更重要,先入门更重要。

这是学习上的例子。生活上的例子呢?我在很多场合都说过,我和老婆二十多年没有吵过架,这事儿我身边的朋友都知道。如何做到呢?其实啊,不是如何做到的,而是从一开始就注定如此的。因为我很认真地想过“择偶标准”这事儿。漂亮重要吗?重要,但显然有比它更重要的考虑因素。身材好重要吗?重要,但显然有比它更重要的考虑因素。学历重要吗?重要,但显然有比它更重要的考虑因素。。。经过反复探究“什么更重要?”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在我看来这是唯一最重要的因素——以为这一条满足之后,几乎没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的,不是吗?而后来,一不小心遇到了一个各方面都不错,却竟然还是个“能讲道理”的女生,那就直接在一起了呗!只一刀,终生幸福。
理解:讲道理,在我和大多数人看来这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但仔细思考讲道理这件事,是需要逻辑去支撑的,道理这东西是大家都接受的,那说明做的事情是对的,做对的事情显然是会越来越好的。如果不讲道理,全凭情绪左右,那情绪本身就不稳定,生活的好坏就依赖情绪了。

工作上也一样,现在我每周都要跟很多团队开会。我的回忆流程很简单:

带团队也一样,我曾苦恼鱼自己缺乏“管理能力”——刚开始我也认同这一点,因为许多年来,我确实是一直在单打独斗的那个人。后来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还是那“一把刀”。我话了好几年去琢磨,在带团队这件事儿上,什么更重要?最后得到的结论是:

说到这里,细心的朋友应该发现了,我们专栏里很多文章都可以用一些基本的数学符号来概括。

比如这周的话题,其实就是一个不等号“>“。而且这个不等号还出现过很多次,比如注意力>时间>金钱,重大意义和刚需>努力还坚持。而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其实就是在作这种比较,哪些药放在不等号的左边,哪些药放在不等号的右边。如果是多个选项,那就需要多个不等号吧它们区分开来。

除此之外,一些文章讲的其实是等号“=”的事情,也就是每一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原来你以为等号那边的东西,可能并不是你想的那样。而原来在你看来无关的两个东西,很可能在深层次上是相同的。

而我们所说的多个维度打造竞争力,其实就是乘法“X”的运用。到头来,我们只要把小学数学所学过的那些符号都想清楚并且运用好了,生活就不会过得太差了。
理解:这个类比好像不错,可是这是在明白之后的结合,在这之前我反正没想到过。只想到的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的知识如果运用好,已经足以应对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了。

后来完全是误打误撞进入了投资领域,当时还不知道自己一脚跨进了一个镜像世界,当时自己的操作系统里还没有左侧世界、右侧策略的该你那,当然是各种跌跌撞撞,各种头破血流。。。于是,经过一段实操之后,我又把那“一把刀”亮了出来,开始躲在家里琢磨:

结论是:

顺着这个“发现”,接着想透了很多这个新世界里的重要原则:

我们之前有个加餐的文章,题目叫做:有远见的人才能赚大钱。

其实不论做任何事,有远见都是一个帮你成功的重要品质。别人在写文章的时候,你在写书;别人活在现在的时候,你努力地活在未来;别人在升级软件的时候,你在升级操作系统。这样最后的结果一定不相同,因为起点思考的问题压根就不在一个层面嘛。
理解:让我想到,终局思维,降维打击等次,格局,方向都不一样,不在一个层级,终将失败。

送你一把钥匙,再送你一把刀,这个专栏是否价值连城——看你了。为什么?凭什么?为啥到最后没有我什么责任,做不好反倒要怪你自己了呢?——好问题!

你有没有先想过再“教育”或者“学习”这件事儿里,什么最重要?最终,环境比老师重要,你自己比环境还重要,于是,到最后,在教育或者学习这件事儿里,自己最重要。要不然就无法解释为什么童谣的环境里,最终总有一个脱颖而出的人,同样的老师去教,总有人比别人做得更好。。。

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那你身上,什么素质最重要?坚强?勇敢?聪明?耐心?。。。细细想想?

这么多年来,我只看到一个素质比什么其他素质都重要:

爱与不爱,貌似是“前置条件”,可这种理解绝对是肤浅的——你以为自由恋爱的婚姻就一定幸福吗?你以为这世上就没有先结婚后恋爱然后幸福得很的家庭吗?你看,爱与不爱,并不一定是前置条件。

而人群之中,竟然就是有少量的另外一个物种,他们很厉害,因为他们无论干什么,到最后都能爱上什么!有能力爱上,就有能力持续去做,若是能够持续去做,怎么可能做不好?我对执行力这个东西,有另外一个定义和判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