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梅 ▏塑造女汉子形象背后的诚与真

2017-05-23  本文已影响14人  b6f0a0965ad1

主人公:张青梅

坐标:贵州·毕节

作者:邓勤富

排版:邓勤富


标签:女汉子    护理系大学生    ‘开心最重要’拥趸者


当我们悉心去解剖朋友这种微妙的关系时,你会惊奇的发现几乎大多数第一次觉得挺好的朋友最后都不是自己的好朋友(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第一次让你觉得“咦,这人不错”的那个人,十有八九最后都和你成了路人)。或许对这一现象的不科学解释大抵就应该是:这个交际能力很好的人仅仅是你与陌生环境的调和剂,你对环境熟悉了,他的使命就该结束了。

我和张青梅似乎有点这层意思,我熟悉了织金后,她就变得没有那么的勤快了。我想,或许是因为在我熟悉了织金以后,她带路的本领被就此封印了的缘故吧!但,即使是相识两年后的现在,我们依然可以畅聊。坦率的讲,相识也好,畅聊也罢,无非得益于张青梅的强大功力——在她塑造的女汉子形象背后,有她率真的气息以及强大的为人处世逻辑。

张青梅家乡:织金

六月的织金活像一个大大的蒸笼,视线远方的地面上由于高温导致的热气像火焰一样懒洋洋的漂浮着,行人尽可能的往树荫下或建筑物的倒影里走,脸上都是一副对炽热束手无策的相同姿态,竞相龇牙咧嘴。街道上的垃圾箱旁没有了往日苍蝇蚊子纷飞的景象,它们早已慵懒的躲在了垃圾箱的内壁上,偶尔飞出来一两只也只敢在箱体稍作停留,旋即又飞回了箱内。恶臭味儿在这灼灼炙烤下更加凸显。

我看到她了,随即迎了上去,遮阳伞被她提在手里。我盯着她手上的伞,她感觉到了我的疑惑,于是毫无情绪的说到:太热了,伞下更热。本以为我可以好好和她请教一下织金的景点,美食,可是自来熟的她让我所做的一切准备都显得无济于事。相反,我们像老友一样聊些无关痛痒的话题,倒是消解了盛夏的几分炎热。

在之后的几周内,我们相处频繁。张青梅的很多举动都是毫不刻意的,与同学、与朋友、与老师甚至是与父母的相处、交流都显得那么的随意,随意中透着让人舒服的感觉。

在教室里,像个猴精一样前蹦后跳的张青梅,是同学的好玩伴。显得有些叽叽喳喳的她,不但没有令人生厌,反而连班级里的学霸级人物在她掠过身旁时也要逗她两句,即使是学霸们在忙于看书写作业。听着学霸们对她的调侃:小青梅,你的绿茶呢?(梗大概来源于广告语:绿茶配青梅,酸甜好回味)看着活蹦乱跳、古灵精怪的她,这样的场景真的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人拉回到高中的青葱岁月。

如同大多数人一样,张青梅拥有自己的圈子,姐妹帮。在那群姐妹中,大家互为粉丝,互为拥趸者。张青梅的姐妹帮对待异己最直观的方式就是齐刷刷的鄙视,也会有各种算不上攻击的攻击,总之就是同仇敌忾。我亲历了姐妹帮对待异己的一小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会令人生畏,更不会令人毛骨悚然,只会让你心生劝慰:多大点事儿呀,你们就不能把心思花在学习上? 之后你就会收到齐刷刷的一声:切~~~你!不!懂!

老师和父母是可以和张青梅嬉笑怒骂的,那股互怼的劲儿让旁观者心有余悸。但是仔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与长辈相处的良好方式呢!尊敬在心间,相处自有一套,这种模式会让多少不善于交际的人羡慕嫉妒恨呀,不管多少,总之是有的。

后来,我和其姐妹帮的一位可爱的小伙伴聊起了张青梅,她的反应大概可以陈述为:还等什么,开怼吧,管她在场不在场。说她各种话痨,指责她不要脸的程度,同时也静静的夸她像个活宝......这位小伙伴反问我:“你还记得她和张丽在一起的场景吧!”我若有所思,她补充道:“她俩很要好,你别看她们平时互怼时总是相互直呼对方父亲大名,或许这就是相处的模式之一吧!”

我问这位小伙伴:“你们会一直走下去吗?”

她想都没想的回答我:“差不了多少。我们还准备报考相同的大学呢!即使这一计施它不成,也尽量选择同一个地方的大学咯。”

“你觉得张青梅这样大大咧咧的性格在离开你们后会改变吗?”

“这显然是很难改变的。因为她所塑造的女汉子形象的背后自有她的一套诚与真!我倒不希望她会改变,这毕竟是她最为可贵的地方。”

偌大的操场上,张青梅正朝我们走来。她似乎察觉到了我们聊的话题有些不可告人,不过她只是阴笑着看了看我们,什么也没有说。关于我们的聊天内容,她比我更清楚,自己的小伙伴会在我离开后的不久对她委实道出,或者自己稍稍动用点武力也就会得知一切的经过。凭借自己塑造的女汉子形象是成功的,张青梅唾手可得的东西还有很多。

傍晚,习习的微风拂过脸颊,吹散了女性柔顺的秀发,映照着西沉的红霞,张青梅还是笑得那么天真,笑得那么可爱!

【微信订阅号:知晓人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