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6 The Admirable Lesson 1 A
Unit 6 The Admirable Lesson 1 A Medical Pioneer语篇
(Improved)
[主题意义/主题语境]
本课是一篇新闻报道,属于“人与社会”——“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以及“科学与技术”——“科学精神”主题。介绍了中国第一位被授予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她和团队发现、创制的新型抗疟药物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前有亚历山大.弗莱明,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化学家微生物学家,1928年首先发现了青霉素,挽救无数肺结核病人,挽救战争中受伤的无数士兵。现有钟南山院士用自己的胆识、数十年的经验和医学利器,和新冠病毒展开殊死搏斗。还有屠呦呦发现发现青蒿素成功治疗疟疾病人,尤其是在医疗条件落后的非洲国家,活人无数。主题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屠呦呦的事迹,培养“勇于探索、创新革新、接受科学遗产、传承创新、协作,求实求真、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科学精神;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能够用所学的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语篇类型]—— 新闻报道
语篇解读
[ What/主要内容]
Lesson 1 文本介绍了屠呦呦的医学研究成就(获得诺贝尔药学奖)、她的基本信息(出生年月、出生地、教育情况)、的科研工作(科研任务和困难研究以及发现成就)和她对待荣誉以及未来科研工作的态度。
[ How /文体结构]
文本一共包括5段话,典型的新闻文章的写作手法。第1段介绍屠呦呦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的场景,描述她所获得的殊荣。采用了新闻报道常用的叙事结构---倒叙。倒叙开头法,把事情的结果或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叙述(屠呦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the first Chinese female scientist to be awarded a Nobel Prize for her work),然后再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倒叙可以造成一种悬念,是巧妙的构思手法之一,能引起读者强 的阅读兴趣。
第2段话介绍屠呦呦的基本信息。按照时间顺序( was born/ studied medicine at Peking University /after graduation/ later ),简明扼要介绍她的学习经历和早期工作经验。
第3段、第4段话介绍她的科研工作。第3段话描述屠呦呦团队使用传统处方研究疟疾的治疗方法。段落使用一些列动作行为 studied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literature/ visited experts/ researched hundreds of traditional recipes/ began using modern research methods, 生动展现团队潜心钻研的情景。第4段话描述屠呦呦团队使用现代方法研究疟疾的治疗方法和面临的困难。为了检测药物的安全性能,屠呦呦勇敢成为第一个人类实验对象。
第4段话 this指代词(began using modern research methods to study these Chinese hers one by one) 起到衔接语篇的作用。承上启下,语篇自然过渡到实验过程的艰难和可喜的成果。
第5段话介绍她对名利态度以及未来科研工作态度。
语篇通过讲述屠呦呦团队发现、创制的新型抗疟药物青蒿素过程,体现她的拼搏、创新、智慧、献身科学、为世界人民着想的无私精神。
【语篇中的指称】
在语篇中,我们经常使用某些词语来指代人、事物以及事件等。该词语与所指对象在特定的语境中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即指称关系( reference )。语篇中的指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语篇上指和语篇下指就是其中的一类。语篇上指,又称语篇回指、语篇复指( anaphoric reference ),是指使用指代性词语来代替前面提到过的某一事物或内容。与语篇上指相对应的语篇下指,又可称为语篇预指、后指( cataphoric reference ),是指使用指代性词语来代替语篇下文所出现的某一事物或内容。
A MEDICALPIONEER 一文的开头段落就使用了语篇下指功能。文章一开始使用了 an 84-year- old Chinese woman 将一位中国妇女引人语篇。之后,连续使用了两个 she 来指称这位妇女,第三句作者使用了一个确定性的名词短语 the woman 和专有名词 Tu Youyou ,以及一个具有解释作用的同位语 the first Chinese female scientist to be awarded a Nobel Prize for her work ,来确定前文所提到的 an 84-year- old Chinese woman 和 she 的指称对象正是 Tu Youyou 。借助语篇下指手段,作者可以提升语篇信息传递的神秘感,增加对读者的吸引力。
[ How/语言修辞]
1.the life-saving drug
2.the first Chinese female scientist to be awarded a Nobel Prize
3.lead to...
4.recognition and encouragement for all scientists in China
5.gain a deep knowledge about traditional practices from experts
6.establish a team
7.find a cure for malaria
8.with no success
9.hold the secret
10.The reason why this was difficult was that the team had limited resources
11.come across a promising chemical
12.bravely volunteer to be the first human subject
13.be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14.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of science along with Albert Einstein and Alan Turing
15.be noted for her bravery
16.use of wisdom and new methods to achieve her goals
17.bridge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worlds
18.continue to conduct research despite her age
19.great potential
20.be fully integrated
参考译文:
1.导致
2.对中国所有科学家的认可和鼓励
3.从专家那里获得关于传统做法的深刻知识
4.建立一个团队
5.找到治疗疟疾的方法
6.没有成功
7.蕴藏秘密
8.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团队资源有限
9.发现了一种很有前途的化学品
10.勇敢自愿成为第一个人类实验对象
11.国际知名
12.最有影响力的科学人物之一,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艾伦·图灵齐名
13.以她的勇敢而闻名
14.运用智慧和新方法实现她的目标
15.连接东西方世界
16.继续进行研究
17.尽管年事已高,仍继续进行研究
18.潜力巨大
19.完全融合
语法现象:定语从句
1.She began to talk about the life-saving drug artemisininwhich she had discovered with the help of her team in the 1970s
2.A scientist who was on the Nobel prize committee called Hans Forssberg explained that…
3.Malaria, a disease that killed millions of people every year
4.However, Tuyouyou had an idea that Chinese herbs might hold secret
5.And laboratory in which they worked had poor air quality
她开始谈论上世纪70年代在她的团队的帮助下发现的救命药物青蒿素
诺贝尔奖委员会的科学家汉斯·福斯伯格解释说……
疟疾,一种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的疾病
然而,屠呦呦有了一个想法,认为中药可能是有秘密的
他们工作的实验室空气质量很差
Important words
1.striking
2.suffer from high fever
3.apart from…
4.expect to do
5.recognition
6.recognize
7.graduation
8.graduate
9.graduate from…
10.experts
11.effective
12.effect
13.affect
14.have an effect on…
15.fame
16.famous
17.wisdom
18.wise
引人注目的
发高烧
除了……
期待去做
认识认识
毕业的研究生
毕业于……
专家
有效的
效果
影响
对…有影响
名声
著名的
智慧聪明
adj. 明智的;聪明的;博学的
[ Why/作者意图]
作者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屠呦呦的事迹,学生认识、培养“勇于探索、创新革新、接受科学遗产、传承创新、协作,求实求真、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科学精神。我个人觉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学习屠呦呦中西结合、古今结合的研究方法,培养全球文化认知态度,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待续——教学目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