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光《养老与养生》简书精品苑

以静制动,百战不殆

2020-12-25  本文已影响0人  112212

相对于“动”的状态,中国哲学更推崇“静”的境界,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是如此,所以旧时很多文人的书房里往往会有“虚极静笃”四字,而这四个字出自《老子》:“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德经》

意为:心灵达到空明虚无的境界,就会拥有清静自守的状态。在万物蓬勃生长时,我以虚静之心观察万物生死循环的规律。

天下万物,都要返回到它最本初的状态。这种回归叫作“静”,“静”即是复归本真状态。回归本真才是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则必然符合天道,符合天道方能长久。

一个在静中能回归本真的人,自然能体认大道,从而洞察万物,通达烛明,做到包容一切,博爱众生,大公无私,超凡入圣。一个人无论是想获得智慧,还是想活得自在,都需要涤荡内心,回归虚静无为的本真状态,否则,只能是受尽心劳,心累不止,需知宁静方能致远。

真空无相曰“虚”,虚而至虚曰“极”,就是要做到空到极点,没有一丝杂念与污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

寂然不动曰“静”,静而至静曰“笃”,“守静笃”讲的是修炼功夫,要一心不乱、专一不二地守住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静下心来,去除杂念,凝神于心,专一不二。现代人之所以常常陷入浮躁的境地,正是因为忘记了“虚极静笃”的功夫。

一位作曲家这样形容工作达到“虚极”的状态: 他感觉达到了一种堪称“入迷”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他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学上把这种状态称为“涌流”。“涌流”现象是一种让人非常愉快的体验,在涌流状态,人们全神贯注于所从事的活动,心无旁骛,他们的意识与行动融为一体。此时,人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只关注与当前任务有关的狭窄范围,忘掉了时间和空间。

曾有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取得成就的人花在睡眠和娱乐上的时间并不比一般人少,那么,为什么在工作上花同样的时间,取得的成就却不一样呢?原来,在相同的工作时间中,低成就者真正进入“涌流”状态的情况只占总时间的15%,而高成就者的比重则占到了85%,正是这70%“涌流”状态的差异,决定了人成就的高低。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除去吃饭睡觉和必要的生活娱乐时间,其实大家真正可用的时间差不多,但为什么有人能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比别人高得多的成就呢?关键就在于他们懂得“虚极静笃”,去除心中的杂念,进入“涌流”状态,将所有的精力和能量都投入手头的工作中。

心中的杂念越多,就越无法集中精力,对时间的利用率也就越低。所以,想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无限的成就,事半功倍地完成手头的工作,只能夺回被各种杂念占据的时间。心越静,杂念越少,我们所能真正有效利用的时间就越多,我们取得成功的可能也就越大。

这世上所有的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静下心来不断的积蓄力量,才能够“绳锯木断,滴水穿石”。这正好验证了老子所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家对静的阐释可谓是深刻的,现代人学习道家的做人智慧,当明白成败宛若两重天,必须学会甘于沉潜,时机未达之时,静若处子,沉心定气,卧薪尝胆;一旦时机成熟,动如脱兔,灵敏应对,抓住机遇,百战不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