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史---可为常人之鉴的叔孙通

2020-02-29  本文已影响0人  斯文致用

“焚书坑儒”的不确

始皇当年的“坑儒”惨案,这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叔孙通率领一大帮儒生,在秦宫混吃混喝,端的是逍遥自在。有几人为六国殉身?有几人肯为儒家弃生?晏子早说的明确:王不德,殉无义。何况普通的儒生也会掩饰和变通。可见“坑儒”未必如后人所悲慨的样子,但究竟是只杀了些术士?还是怎样,也实在无从考察。

但后来伏生藏书于壁、孔安国于壁得书,又能证明当初确实有“焚书”的事情,但是不是有那么惨烈?壁中获书倒是给了个线索。官府要搜书烧毁,有书之人也不至于那么笨,放在家里等你来缴来抓,大多是和伏生、孔安国一样,或藏壁中、或埋地下、或自己烧毁,真正能搜集集中所焚的,多类似书店一类的存货。所藏的一部分,因主人或后人在乱世为生计、安全发愁,也顾不上去发掘,慢慢就烂腐。虽说秦皇未全烧,但持书人听风是雨,道听途说,或不在烧毁之列,人也怕牵连,故成全民毁书,虽非秦皇官为,但帐还得记在始皇头上。

叔孙通所学的什么

《史记》载“秦时以文学徵,待诏博士”、“博士诸生三十馀人”,以为刘邦建议“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原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又到鲁地寻明礼之人“於是叔孙通使徵鲁诸生三十馀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後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汙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遂与所徵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为绵蕞野外。习之月馀”

从史上这些记载看:秦时的礼法和叔孙通没多大关系,那时知礼的大臣和贵族大有人在,否则叔孙通也没必要费周折去找人;叔孙通所学,概并非以儒和礼为主,如史载是文学多才、知识渊博,约是什么都懂些。但其为薛人,薛地近鲁,大概年轻时也曾学过礼、学过儒。但儒术在战国及秦时又不受人所重,故老人可能转向它学。观其后来建礼仪、为太傅,应在治国、官制上也有知识,所在秦二世、项羽和义帝、刘邦这些地方都能混得开。

叔孙通的跳槽史

先事二世胡亥。因为前方的起义战报传到秦宫,二世问诸生,而诸生答以实情,二世甚恼,叔孙通见势不妙,则以媚言相趣,二世大喜,再问还有人答实情,但也有人聪明了,二世就把答实情这些人砍了。叔孙通随之就跑路,在老家投奔了路过的项梁义军。后刘邦占彭城时,投奔了刘邦,自后一直相随。这就是叔孙通的跳槽史。

可以看出,叔孙通不是后世的那种死板儒士。什么忠孝仁义对他来说不过是混饭吃的手艺,他对秦称不上忠,对项家也称上义,对自己的生命倒是十分的尽责。但这人也算是勇敢和聪明,秦朝宫中多乱,赵高当权老阴险和残暴,他竟然不早早跑路,还领导一帮人在二世面前叽叽喳喳。这也不是一般的读书人所能做到。大概受六国游士的影响,学了一肚子乱七八遭、不合时宜的东西,早难适应种田贾贩的生活,年纪大了又没勇武和力气,但是长年游历对人对事有见识,就胆大的只能凭机警在宫中混吃混喝。

史上说二世是昏君、赵高是奸臣、项羽是暴王,这从叔孙通看起来,出了秦朝的狼窝,又入项羽的虎口,这人也太胆大、太愚蠢!可人何不惜自己性命?反过来看,二世和赵高或许如史上的所说不假,但项羽或许未必真如史上所说的那么残暴、刘邦也未必真仁义,否则叔孙通在项梁死后就可以随刘邦或归隐待时,不用一直等到彭城被陷之时!

叔孙通的功劳

一功,定礼仪。

“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於是叔孙通使徵鲁诸生三十馀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後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汙我",  这前后可看出, 定礼仪这活儿是个不受人待见的事情, 不仅诸将感觉约束, 而且齐鲁之儒生也感觉不当。

从中我们更能隐隐的看出,刘邦的名声并不大好,若真是天下明主、仁义之君,齐吴相近,齐鲁儒生岂有此语?

叔孙通所定的礼并非是真的基于德义之礼,而是徒有其表的形式礼仪。但这个形式,也是大功一件。后来的王朝大概就多依汉礼,对于王朝的权威强化是大功一件,对于臣子或百姓,或者说对于整个华夏的文化,倒不见得是多大的好事。特别是儒生由此而重虚礼,渐渐的多些繁文缛节(当然,儒家在孔子之后就分为好多家了,或者当时天下的儒家也未必就是孔子一家),这于个人思想、行为上,桎梏就越来越多。

叔孙通是个讲义气、讲情义的儒生。“叔孙通因进曰:'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臣共为仪,原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从常人之心看,这确是个可为人师为人长的老者。要说圣人,倒当不起,亦可见这类儒生也多是爱财利势之人。

二功,护太子。

“ 汉九年,高帝徙叔孙通为太子太傅。汉十二年,高祖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叔孙通谏上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適而立少,臣原先伏诛,以颈血汙地。'高帝曰:'公罢矣,吾直戏耳。'叔孙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柰何以天下为戏!'高帝曰:'吾听公言。'及上置酒,见留侯所招客从太子入见,上乃遂无易太子志矣。"

只懂一礼仪, 实不称太傅之位,其是博学无疑,可能对史学、治国很有些学问。只是历史并没有记载,我们无从得知。护太子一节,看出其对历史很明晓。似乎在这一次上,叔孙通更变得勇敢和大义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吕后、张良的主使或联络。但以其人的机敬和聪明,于朝中势力大约能分辨得清,又为太子之傅,此时不争何时争?

为太子傅,这也是儒生于仕途的大理想!孔子一生都没这种待遇,叔孙通倒是做到了。可惜惠帝偏弱,帝位不久,于后倒无其人记录。

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今天读书特别是读史,更爱看些君王、大臣、大将之传。虽己不王,但总有些意淫在里面,有些功名欲在其中,对那些真正的经书术书倒看的少、对那些小人物关注也少,但这些人倒是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读书范围要适当的多一些

叔孙通若只知礼仪,是不可能跟随诸侯左右,更不可能为太傅,总是知识渊博才能为人傅,又有所专才能一显身手。我们不要想着现在读的书没用,看的一些杂书没什么意义,又或者一昧随自已的爱好去沉沦,或者一昧的去学些功利之书。什么书都要读一些,尽量的扩展知识、拓深见识,博后再专也可以,专后再博也可以,这样不至于死钻一事而不知他事,不至于死守一艺而不知他艺,专博结合。所学的东西一时无用,但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用到。

二、顽固和变通,谨慎和胆气

在有事犹豫、是否坚守时,顽固和变通、谨慎和胆气这些要想明白。比如叔孙通见二世之昏,就不敢坚守,遇项羽也无所谓坚守,到事关身死倒是可以坚守。我们于今天一样,遇到不明事理的老板、客户,要知坚守什么和变通什么:遇到不可跟随的老板,要早早给自已打算,坚守可做和不可做;遇到可奉献的老板,不可惜力,非仅是老板了,直要当其为友为师;遇到不守信用的客户,就要谨慎一些,订单能少做就少做,多坚守些风险原则;遇到不守信用的供货商,更是要早早准备替换,遇到有信用的客户或供货商,不可轻易错过,这非仅生意且是可交之友。至于其它之事,也可借鉴了。

于叔孙通,其实并没多少可写,一为练习,二为挖点资料或后续可用。历史就是如此,小人物不会有多少记载,但君侯将相又能给我们多少营养?倒是这些小人物与常人更相近些,可惜我们的历史就是这样,所述者其心也多类常人,常人其心亦无常人,都似爬树的侯子,下面的总看的上面的屁股那么红、那么高、那么可爱、可恨、可疑、可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