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7)八王之乱:不知进退弄国柄 岂料他日祸及身
接上回
杨骏知道自己的威望不能服众,因此便想对众臣大加封爵,笼络人心。
左军将军傅衹给杨骏写了封信,信中道:“从古至今,从未听说过有帝王刚刚驾崩,臣下能够加官晋爵的,还请立刻罢议。”杨骏也不听从这个建议,竟还劝司马衷(之后便称惠帝吧,输入何不食肉糜实在太费事了)下诏,凡朝内外大臣皆晋升一等,参与武帝丧葬的各官,得升二等,及二千石以上者,统统封关内侯(这侯爵之位有那么廉价么)。
散骑侍郎何攀见状上奏言道:“这次行赏封爵的力度及范围,实际上已经大大超过当初开国功臣及平吴(东吴)诸将帅的封赏了。此事,陛下之后想要如何善后呢?还请务必收回成命!”结果,又是没有任何回复。(指望何不食肉糜有回复么?笑话)
过了没多久就又有旨传出,授杨骏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录朝政,百官皆需以杨骏为首,听其号令。
尚书左丞傅咸入朝对杨骏说道:“今主上(晋惠帝)将政务都委托于杨公,天下人都不以为然。试问杨公能否当此重任?当初周公摄政时,尚有流言传出(周公恐惧流言日),何况当今新君已非冲幼之龄,杨公又位居贵戚,与周公那时大不相同,何不趁先帝(晋武帝)丧事已毕,谨慎行止呢?到时可退即退,切勿违逆了众情啊!”(这应该是最后一次有人好好劝了)
杨骏急怒攻心,忿然作色,不答一词(又是不说话)。傅咸见状只得告退而出,可没过多久,又去劝了杨骏一次。杨骏恨他多嘴,要把傅咸贬为郡守,杨骏外甥李斌对杨骏说,斥逐正士,恐怕会失去人望,杨骏这才作罢。
杨济(三杨之一,杨骏之弟)暗中给傅咸写了封密信,劝他不要再触怒杨骏,要自己注意安危,傅咸回信道:“矫枉过正,卖直求名天下的,或者会免不了杀身之祸。但只是去提醒他人不要做那站在危墙之下蠢事的,反倒是结了冤家。这种事这种人,我傅咸这一辈子都没见过。”杨济看了傅咸的回信后,也只能付之一叹(只能和哥哥一路走到黑了),同时傅咸也不再去劝杨骏,因此傅咸也得保全无恙。
杨骏虽得以专制朝政,但也知道皇后贾南风她阴险多诈,便时时对她加以防备,特令自己外甥段广为散骑常侍,入朝执掌机密;其私党张劭为中护军,督掌禁兵;所有诏命先示惠帝,之后入白杨太后(杨芷),才下诏颁行。其实这中间统统是由杨骏一人主导,杨太后与惠帝无非是那唯唯承诺的傀儡而已,当中从未曾有一句异言。
中外臣僚因杨骏独断独行,专擅朝政,已多有怨言。冯翊(今渭南大荔县)太守孙楚,上书直言规劝杨骏,终不得他接纳。少府蒯钦是杨骏的姑母之子,也是不嫌其烦地屡进箴规。他人多劝蒯钦罢手不要惹祸,蒯钦慨然道:“杨文长(杨骏表字)虽不明事理,但也知道劝谏的人无罪,不可妄杀。我所言之事既然他不愿听,那最多疏远我。但是我上书的那些劝谏之言可令我将来免祸,否则到时我家真要与他一起被灭族了。”(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心里寒飕飕的?)
之后杨骏又授匈奴东部人王彰(之后辅佐刘渊)为司马,王彰避而不受这官职,王彰的朋友奇怪地问他为什么,王彰答道:“自古以来一姓出二后(杨艳、杨芷同出杨骏一门,都是晋武帝的皇后),鲜少有不破灭的。况且这杨太傅亲近小人,远离君子,专擅弄权,终会败亡。我远避千里,出奔塞外,都还怕来不及避祸,为何我还要承他征辟,去自投罗网呢?武帝他不考虑怎么去好好选择继承人,去肩负这江山大业。天下大乱,就在眼前,还想要他什么功名?所以我见机远遁了。”王彰的朋友听了这番话才真的佩服起王彰的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