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解第19讲
妙果寺则金法师
二〇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于妙果寺宿觉讲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各位同修晚上好,阿弥陀佛!
新课学习——心所有法
今天晚上继续来学习《大乘百法明门论》,前几次的课已经把百法里面的第一个心法,就是八识心王已经介绍得差不多了,接下去我们就要学习心所有法。
【论文: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心所有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通俗地讲,心所有法就是我们前面介绍的八识心王所起的功能作用。既然是心起的功能作用,那当然是属于心的,所以叫心所有法。其他的经论里面,比如说《瑜伽师地论》里面心所有法分了很多,世亲菩萨给我们浓缩了以后提出五十一种。
五十一种是大略的一个划分,五十一个里面又分为六类,遍行五种,别境有五种,还有善有十一种,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这个五十一种都是属于心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或者说八识心王表现出来的状态,可以概括为五十一种。
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叫心所有法,这里大乘基法师给我们提出三个要点:
【大乘基法师:言心所有法者,具三义故。一、恒依心起,二、与心相应,三、系属于心。具此三义,名为心所故。要心为依,方得起故。】
就是说五十一个心所法,永远地都要依前面讲的心法起来,要依据心体而起,离开了心就不行了。第二,它起来以后要与心相应。在五十一个法中,有一些是与八识相应的,有一些与七识相应的,有一些与前六识相应的,这个心所有法就是与心要相对应。第三个要系属于心,那当然了,根据前面的心起来的,它当然属于心,心是主人嘛。所以从这三个角度就是说心所有法要依心而起。
【各心所法可以“四一切义”:性、地、时、俱来认识。
性:善、不善、无记。
地:三界九地。
时:过去现在未来,相续或间断。
俱:与整个八识相应情况,有俱与不俱。】
那么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去认识心所法,就是性、地、时、俱这四个角度来认识。性就是善、不善、无记。地就是三界九地,就是我们凡夫心的活动范围。时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就是心所起的作用,它是过去现在未来相续的还是不相续的。还有一个就是俱,俱就是说它是与前面的八识心都相应,还是说只与八识当中的某一部分相应。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从这四个角度来认识心所有法。
我们作为一个学佛的弟子,常听到说佛法是心法,但是心有些什么功能作用?有什么表现形式?它的运作有什么规律?如果这些都不理解的话,那说明还不懂心法,所以我们需要去了解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就知道,《大乘百法明门论》应该是我们大乘佛法的一个基础性的理论,是作为一个学习大乘佛法的佛弟子,都应该要理解掌握的,这要求不高的。
我们来看一下,首先是遍行五:
【论文: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我们先看遍行五,遍行五就是有五个方面的内容,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就符合前面刚才讲的性、地、时、俱,全部都包括了。比如这里大乘基法师给我们介绍说:
【大乘基法师:言遍行者,遍四、一切心得行故,谓三性、八识、九地、一切时,俱能遍故。】
他说,“言遍行者,遍四”,“一切心得行故”,就是八识心都具备。“谓三性”,包括了善恶,就是善不善无记,“八识”就是第八识、第七识、前六识都具有这五遍行心所。“九地”,它是运行活动在整个三界九地。“一切时”就是任何时候都有它在活动。“俱”本来是指整个八识都有此心所,这里有性、地、时、俱皆俱之意。这是一个大概的意思。这里稍微提前讲一下,严格来讲,遍行心所是没有自己的内容的,其实是指心活动起来的一个程序,也就是心怎么运作,运作要经过哪些程序,有哪些阶段,要经过哪些过程。
首先一个要有作意。就是要开始启动心,作意了以后,心里相关的那些种子信息要相互聚集起来。那么聚集以后就会产生一种现行,即产生一种感受出来,让我们感受到。感受到以后,我们就要围绕着这个感受,开始要去给它安立名言,也就是所谓的概念化,要产生念头了。产生念头了以后就要开始去分析、思维、判断做决定了,就叫思。其实整个一个过程下来,五遍行里面没有具体的内容,就是给我们讲心是怎么运作起来的,它运作的规律是这样子的。
这里先提前跟大家讲一下前面的四个——作意、触、受、想,是我们凡夫感知不到,我们只能感知到思。作意是从种子的状态运作的,种子运作了以后,就要开始把种子聚集了。我们打个比喻说,作意就像吹起集结号了一样;触就相当于把与作意相应的种子聚集到一起;聚集到力量够大了就要起现行了;起现行了,我们就能够有一种感受。但是这个感受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这种苦乐感受,不是啊,是现行状态的感受,是凡夫觉察不到的;感受了以后,它就会形成一个想——感受到什么了?就要去取那个境界。取那个境界以后,就要给它安立名词概念,要给它贴标签了;当我们能够觉知到标签出来的时候已经属于思了。我们所以用那个概念开始运作,开始思考想象分析判断,所以我们能感知到的仅仅只是思。这五遍行里的想跟我们通常讲的想不一样,先要分开一下。这个是依据唯心无境了义的说法,我先跟大家介简单介绍一下。
那么下面的介绍可能会有一些他没有分清楚了义不了义,他只是大致地给我们介绍一下名词概念的意思,我们把这个讲完了以后,再来对比一下了义和不了义的情况。
先看一下作意。
一、作意
《瑜伽师地论》里面是这样定义作意的:
【作意云何?谓心回转。又云:作意作何业?谓引心为业;
作意云何?谓能引发心法。作意作何业?谓于所缘,引心为业。】
作意就是“谓心回转”,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原先我们的心里面就已经累积有信息了,作意就是要开始在里面去发动它了,要开始把它运作起来。
“作意作何业?”,这个业就是作用的意思。先理解一下,因为后面都会有很多业字出现,先了解一下。用现在的话讲,做何业的意思就是起什么作用?有什么功能?好,他就说作意有什么作用?可以“引心为业”,就是可以把我们的内心的种子,或者说可以调动我们的心,可以启动我们的心。我们这样讲好了,作意就可以把我们的心发动起来。本来我们的心好像是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方向,也没有一个在意的状态,这些都没有。但我们一旦作了某一个意,就开始启动我们的心了,就把心里面与作意相关的那些记忆信息给引发启动了,就调动了对吧?是这个意思。他这里解释的就是说“谓于所缘,引心为业”,按现在我们能够理解的角度先讲一下,比如说我看到这个东西,我现在不知道是什么,还没形成概念。那么我一看到它以后,我想认识它,我是不是要到心里面去找相关的信息?我就要开始去找了,开始去作意了,开始要把心里相关的信息启动引发起来。这样子的话,我就可以调动跟它相应的信息出来了,就发动心了。
后面《显扬圣教论》里面,再看一下他怎么讲作意的。《显扬圣教论》是弥勒菩萨造的,他讲:
【作意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动心为体,引心为业。由此与心同缘一境,故说和合,非不和合。】
这个意思就是说作意其实就是我们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调动起来,既然是阿赖耶识里面的,当然是依心而起的。同时“与心俱转相应”,是什么意思呢?一旦作意开始启动了,跟它相关的心识,就跟着作意开始同时运转活动。所以作意本身的定义就是动心的意思,就是引发心启动起来,就让心开始运作起来。让心开始运作起来,以这个为作意本身的定义,所以它的核心定义就是要启动心,让它运作起来。“引心为业”,就是引发心的这种运作为它的作用。“由此与心同缘一境”,这种作意当然与你引起来的心识是缘同一个境,对不对?比如说我想认识这个话筒,我作意了以后,我调动起来的所有的这些相关的心识信息,当然是都要针对它的,对不对?不能说又攀到杯子上去了,是不是?所以说作意跟心是和合的,不是不和合的。
大乘基法师的介绍,他说:
【大乘基法师:言作意者,谓警觉应起心种为性;引心令趣自境为业。】
就是让我们的心产生一个警觉,好像引起一个注意,我们说注意啊注意啊,这是通常讲的,也有这个意思在里面。比如说注意听我讲,你的心是不是就开始往我这句话上面来集中了?开始集中了。这样就是引起我们心里面的种子朝着我们注意的这个境界开始聚集,开始行动,开始运作。这个是一种它的自性,也就是自体的意思。这句话跟前面动心为体是一个意思。“引心令趣自境为业”,那作了什么意,就会引发心意识,那个去攀缘相应的对象,不会攀到别的地方去,这个是它的一个作用。
关于这个作意,有一些是从种子状态讲的,有一些是从我们能感知到的状态讲的,都可以参考,因为有一些是了义说,有一些是不了义说的,所以我们两方面都要去了解一下。
二、触
我们看触,《瑜伽师地论》里面是这样解释的:
【触云何?谓三和合。又云:触作何业?谓受想思所依为业。】
什么是触?三和合就是触,三和合是哪三和合?根境识。比如说眼根见到外在的色境,产生了眼识,这个就是触。触有什么作用呢?它可以给后面的受想思为作依止、为依靠。有了触才有后面的受想思引发起来。这里一看就不是了义的说法——根境识三和合为触。我们刚才最开始给大家介绍的是种子状态的触,指同类的种子开始聚集,是不是不同啦?所以这个地方是方便讲的,三和合,先了解到一点。
大乘基法师是这样介绍的:
【大乘基法师:触者,令心、心所触境为性;想、受、思等所依为业。】
跟上面的定义差不多。他说这个触是什么?就是令我们的心(就是八识心王)和心所(就是心的功能)开始触境。比如说眼识,眼识是不是有见色的功能?那么见到外面的色境,这样的一个情况就叫触。“想、受、思等所依为业”,后面的受心所、想心所、思心所,是以触为依止而生起来。这个是触的内容,我们先了解一下。
三、受
【《瑜伽师地论》:受云何?谓领纳。又云:受作何业?谓爱生所依为业。】
什么是受?“谓领纳”,领纳的表面的意思就是说接受过来纳受进去。我们遇到外境,接触了,然后就把它接受过来存到心里面。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感受的受。那么它有什么作用呢?“谓爱生所依为业”,有了受是不是就会产生贪爱?或者说嗔恨,是不是?他这里以爱为代表。符合自己这种感受的、意愿的,就会产生贪爱,想要得到它;不符合自己意愿不喜欢的,就会排斥它,排斥本身也是一种爱——爱排斥的反面。它会引发这样的一个作用,生起贪爱的作用。
我们看一下大乘基法师介绍“受”:
【受者,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欲为业。能起合、离、非二欲故。亦云令心等起欢、戚、舍相。】
这里讲得详细一点,他说受就是领纳顺、违、俱非。什么意思呢?就是接受那种顺境,顺着自己意愿的。还有一种是违背自己这种意愿的。还有一种是既不随顺也不违背的,就是好像没什么太特别的感受。领受这三种境界为受的定义。
“起欲为业”,欲就是刚才前面的爱,就是欲望、贪欲,可以引发贪欲为它的作用。“能起合、离、非二欲故”,合就是想要的心就粘上去了;不想要的就要去厌离它,背离它;还有一种就是无所谓的,既不想合也不想离的,平淡的状态。能引起这三种心态。“亦云令心等起欢、戚、舍相”,有受了以后起了贪爱,贪到了以后就会欢喜,贪不到则心就有戚戚然呐。对于嗔境也一样的,离开了我也会高兴,离不开我也难受。还有舍,就是平平淡淡的无所谓,中性的这种心态。
这个是“受”。
下面看“想”:
四、想
【《瑜伽师地论》:想云何?谓了像。又云:想作何业?谓于所缘,令心发起种种言说为业。】
什么是想呢?他这里讲“谓了像”,就是了别对象、境相。这个像就代表了认识的对象,就是了别那个能感知到的这种境界相,这个是想的定义。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不是了像吗?认识境界吗?就是针对所认识的对境、所缘的对境,可以令心发起种种言说为它的作用。这个地方就是开始形成了概念。
我们接触到一个境界,第一反应是不是要判断它是什么?你判断它是什么环境、是什么对象的时候,要借助语言概念(内部语言)。想,不可能一片空白地去想,一定要有内心的语言,要用概念去想。这个时候,想主要是感知到对境了以后,就要令我们的心产生种种的语言概念出来。为什么说这个时候我们凡夫是感知不到的呢?我们能感知到的是概念已经出来以后的状态。正在形成概念的时候,我们是感知不到的,全是潜意识自动化运作的。所以为什么我之前跟大家介绍说,你早上睡醒了,睁开眼睛一看天花板是白的,那就已经完成了想的分别了,概念已经形成了!不需要你清醒地去思想,不需要。你睁开眼睛看到白色的,潜意识想的动作、心理活动已经完成了。你看多微细!
好!我们看大乘基法师的定义:
【想则于境取相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安立自境分齐故,方能随起种种名言。】
他就说想是于对境取相,我们要取一个境界相出来嘛。取相是想本身的定义,同时取到相以后就要施设种种名言,就要把相贴上名言了,要开始把它名言概念化。概念化,这就是想的一个作用。所以概念化完成的时候想已经完成了,得出概念的时候想早已经完成了。不是我们后面说的思前想后的想,不是那个想了,要分清楚。这个地方很微细,我们思前想后的想,已经是概念形成了,拿概念在那里想。大家都有经验的,那个不是这五遍行心所里的想,而是后面的思。
“安立自境分齐”就是说对于心攀缘的对象,就着那个对象开始分门别类。比如说缘色境,它就在色境上开始安立种种名言。它不会把色境安立为声的名言出来,一定是它攀缘什么,取什么相,就安立相关的名言概念。
五、思
【《瑜伽师地论》:思云何?谓心造作。又云:思作何业?谓发起寻、伺身语业等为业。】
我们看五遍行最后一个——思。
从第六意识的五遍行心所角度而言,这个思心所是我们凡夫能够感知到的,五遍行里面只有思心所是我们能感知到的。第七识第八识的五遍行心所凡夫全都感知不到。
这个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心开始造作。什么叫造作?分析、判断、下决定——做抉择嘛。比如说,今天天气这么热,晚上我要不要去听课?你是不是要想一想,想完了以后,最后决定我去听,这是不是做了一个决定?所以思已经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心理活动了。
思有什么作用呢?可以“发起寻、伺身语业等为业”。其实就是讲身口意三业都是由这个思开始造的。寻就是一个比较粗的心理活动、妄想,比较粗的一个想法。伺就是比较微细的深入的想法、思维活动,很微细的思维活动。所以寻、伺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的想的功能,就是通常讲的打妄想的功能。所以你看,这里的思就和我们通常讲的想是差不多的,发现没有?我们通常讲的想,妄想、想问题跟这个思基本上差不多的。但我们前面讲的想,恰恰是我们凡夫感知不到的一个心理活动,所以这个地方需要分开来一下,需要特别用心分开一下,要不然后面就会串了,如果串了,就容易影响你理解佛法。
我们继续看《显扬圣教论》对思的定义:
【谓令心造作得、失、俱非;意业为体。或为和合,或为别离,或为随与;或为贪爱,或为瞋恚,或为弃舍;或起寻、伺,或复为起身语二业;或为染污,或为清净。行善、不善、非二为业。如经说:有六思身;又说:当知我说今六触处,即前世思所造故业。】
这一段讲得比较详细一点,他就说思可以令心开始造作,分析、判断、下决定。开始造作,造作以后就会产生得到什么呀,失去什么呀,或者说也没有得也没有失什么。那么意业为它的自体,就是说,我们造身口意三业,意业就是从心法的角度讲,它造作以后会留下一个后果,将来因缘成熟后,会有果报现前的。这个是意业。
“或为和合,或为别离,或为随与。”这个和合是什么意思?一思了以后,就要去取境,就要去造业了。去爱取了嘛!去要跟对境和合了!或者说别离,即拒绝、避开。或者随与,就是我们一般讲的随意了,就是也不特别想要,也不特别地拒绝,就是那种中性的状态。这样就会造成这样的一个贪嗔痴的业,会形成这样一个后果。你看后面讲,“或为贪爱”。跟和合对应的,你要去取就贪爱嘛。你要别离就是代表你有嗔恚心嘛,你要避开嘛。“或为弃舍”就是无所谓的,就是跟随与对应。
“或起寻、伺”就是起一些粗的想法细的想法。那么起了粗的想法细的想法以后,是不是就会推动身体和语言去造作呀?造作了以后就有后果了,就有业了。那么这个业就有染污的恶业,或清净的善业。后面介绍了,染污的就是不善,清净的就是行善。或者说无记的,非善非恶的中性的,就是非二为业。无非就是这样。
思了以后,我有什么好处,能得到什么,我又会失去什么?我想得到的我就去追求,我就去抓去取。取了以后就是贪爱,逃离了就是有嗔恚心,那么就围绕这些事情在思前想后,去推动身语去造作。造作了以后就会导致一个后果,恶的就导致污染的业,善的就是一个清净的业,或者说无记的,善恶都算不上的这种业。
那么经里面它又介绍说有六思身,我们等一下后面再介绍六思身。后面又说,“当知我说今六触处,即前世思所造故业。”就是我们现在感知到的色、身、香、味、触、法六触,这种境界受用,就是前世的那种思心所造的业,现在结的一种果报。以前是思前想后的思心所,它造了业以后,让我们现在这一生受用到现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内容的果报。所以你感受到这种果报是怎么来的?是以前生生世世的思心所活动以后留下的一个业,现在成熟的果。你看,思心所是不是很关键?它是改变命运我们凡夫唯一能下手的地方。因为我们刚才前面讲了,作意、触、受、想是自动化运作的,我们看不到,所以我们没办法,全是被动的。我们能改造的只有什么?对,只有思心所。其实说白了,思心所就是我们能感知到的第六意识的活动、第六意识的作用。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想嘛!通常讲的想!所以说修行只能是从这个地方下手。
好,我们看一下什么是六思身。你看无著菩萨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里面介绍说:
【六思身~无著菩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云何建立行蕴?谓六思身。眼触所生思,耳触所生思,鼻触所生思,舌触所生思,身触所生思,意触所生思。】
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对境以后,所产生的思的心理作用留下的业。造业就是思心所在造业,只有思心所能造业。你看,眼睛接触色尘;耳朵听到声尘;鼻子闻到香;舌头尝到味;身体会有感触;第六意识在思想,攀缘前面五尘留下的影像,然后在那里运作。这些是不是就是五蕴?就是五蕴,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这些东西。那么接触这些东西以后留下的思维想象、判断等寻伺,它就会造业,思心所一活动就已经造业了。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就知道对于前面的作意、触、受、想,凡夫没有办法觉察到,是潜意识自动运行的。作意、触还是种子的状态,种子的状态运作了,然后开始有了受的现行,就是有境界显现出来了,让你有感受了,感觉到了,还是潜意识的,我们的心可以潜意识感觉的,感觉到了以后想就出问题了,就对现行开始按照以前那种我法二执的那种无明,开始去取相解释,开始去认识受这一现行,但还是延续那种我法二执的无明,和虚妄分别的名言概念去认识它,这样子就是想。都是在潜意识自动完成的,就是我们的意识在分别现行的境界。提醒一下啊!现行我们感知不到的,但是意识有这个功能,它在现行状态可以分别的。它分别以后还是继续沿用我们以前用的那种名言概念。概念其实也是种子现行后,继续延续着我法二执的无明。
在这种无明习气的解读下,就把现行起来的境界感知成了五蕴——就是后面思心所能思议的境界。思心所,是只能运用色声香味触法的材料在思前想后,在分析、判断、推理、比较、做决定。你看,其实前面的作意、触、受、想也是我们的果报,这个是真正的果报,就是阿赖耶识种子成熟的果报。这个果报凡夫没办法改,凡夫感知不到故没办法改。凡夫能改的只能从思心所开始改,思心所是我们能感知到的。从这个地方开始改,改了熏回去,才能改变阿赖耶识起现行的后台自动运作模式。
这个时候就很关键,看你熏什么回去?你继续熏凡夫的五蕴是真的,这一切身心世界山河大地男女老少都是真实不虚的,那么你熏回去的还是这一类的六道轮回的无明业种子。但是,如果你有因缘遇到佛法,你开始按佛法提供的道理,如理作意“五蕴皆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种觉醒的佛菩萨告诉我们的清净的正见,以思心所运作——分析、判断、比较、想象这样的正见信息,这时候思心所熏回去造的业是什么业?清净的解脱业。所以修行的理论是很严密的,它里面一点都不能乱来,乱来一下都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作意、触、受、想、思是我们心运行的客观规律,不是哪一个人编的程序,是心客观运作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已经觉醒的佛菩萨亲自看到的。他给我们介绍了以后,我们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善用其心,是不是就可以改变我们轮回的命运了?世间人也讲,办事情要按客观规律。你违背了客观规律,你就达不到你想要的目标了,你就办不成事了。那这个佛法就是让我们见真相的,是要探索回归真相,当然更不能违背其规律。
我们凡夫每一个起心动念背后都有五遍行在运作。每一个思心所,每一个能感知到的念头出现,背后都早已经经历了作意、触、受、想,无一例外。所以叫五遍行,遍行心所。其实它没有具体内容,它就是一个心的运作的程序。
我们再反过来说一下作意的问题。前面大乘基法师介绍作意的时候有讲警觉,令心警觉嘛!好像跟我们说,你注意,你注意!好像跟这个有点像,跟这有关系,为什么说有关系呢?比如说我们明天早上要赶飞机,今天晚上睡觉前你是不是在告诉自己,明天早上可千万不要睡过头了,要赶飞机。你是不是把你的心提了一个警觉?好像编了一个启动程序放在那里了。有些人不要闹钟,到了时候他自然就会醒,你们有没有经验过?比如第二天早上5点钟要起床,有些人只会提早不会晚的。
为什么你的心会有这个作用呈现出来?因为作意了,虽然这还是我们思心所里面进行的活动,是第六意识的活动,但是作意一旦作下去了,是不是存到心里面去就成种子状态了?种子状态以后,你虽然睡着了,它在种子状态就开始在那里起作用。如果它不起作用,你第二天早上醒不过来的。所以从现象上我们能够推理得出来,它一定在自动起作用了。那么它为什么可以起作用?因为你作了个意,你已经设置了一个启动点。它就在种子位置、种子状态,就开始把能让你从睡眠当中醒过来的那一类种子,开始聚集到一起,形成一种力量。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它就发生作用,让你醒过来。你看,作意其实就是在潜意识运作的。这个种子一种下去,就开始在潜意识运作,就带动其他种子相触,即相积聚、聚集。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就知道,你不要小看你的第六意识的一个决定,或者说一个想法,不要小看它。每一个想法想完了都存进去了,形成了一个种子,都可以算是一个作意的种子。
所以我们修行为什么说要不停地发愿呢?其实每次修行完了,回向也是发愿的一种,知道吗?也属于发愿。比如说“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是不是愿?发愿,其实这就是一个作意,一个第六意识层面的作意,我们这样讲好吧,这个作意一旦存到心里面,就形成了一种潜意识的作意了。当我们不断地发愿,不断回向的时候,这个种子存到第八阿赖耶识当中形成种子。种子位为什么还在起作用?它就会让你的愿望在因缘成熟的时候实现,比如说你要修行,要想成佛,比如说我要想往生到西方净土,你这一生结束了以后,它这个力量就会让你往生到净土。
我们这是说长远的,我们以一生为单位来讲。那么你这一生有过很多作意比如说我要觉醒,我要听闻佛法,我愿意生生世世行菩萨道……你这样作意了以后,这个种子存到第八阿赖耶识仓库当中的时候,你作意重复的种子越多,它的力量越大,它将来成熟显现境界的机会就越大。所以说你看作意多重要!但是这个作意我们凡夫只能是通过第六意识的这个程序,把它种到心里面去。一旦种进去了,它在心里面一直在起作用的。
刚才都讲了,你晚上睡觉前你说明天早上要赶飞机,我五点钟要醒。你一个念头下去了以后,它那个作意一直在里面作意,知道吗?它没有停的,如果它有停的话,你五点钟醒不了的,它真的没有停,它一直在运作的。所以才有你没到五点钟你就会醒的这个结果。
这个五遍行,大家还要记住,我强调一下,它不是指具体的心理的活动,心理的功能,它是指每一个心起来都要经历的五个程序,其实就是我们心运作的一个规律,一个客观规律。你掌握了这个客观规律,就知道前面的四者我们没办法,只有后面的思心所我们有办法,你抓住这一点就可以了,你就知道修行该怎么修了,不需要去问别人了,知道吧?好,这是我们讲的五遍行。
小结一下:
五遍行心所是心的运作规律。种子状态作意引心发动;相应种子于种子位相触聚集;现行生起色声香味触觉的觉受;意识取相起或苦或乐或舍主观觉受,并形成概念为想;运用概念令心造作为思——以名言概念起寻、伺作抉择便造业。此思心所可理解为世人说的想,是凡夫可以感知的境界,余四则非。以上是从第六识五遍行心所角度而言的。(寻是寻思,指初步的思考;伺是伺察,指深入的、精细的思考。)
这里稍微多讲点“受、想”对修行的意义。“受”是现行状态,凡夫感知不到的,对吧?“想”也是对现行的分别状态,凡夫也感知不到的。我们能感知到的是已经想完了,形成了概念以后,我们思心所用概念在考虑。这个能理解吧?“受、想”我们都感知不到,所以有人说不分别就是最好的修行,你就知道这个话只能是说某种时候作为一个方便讲可以,或者你在某个阶段方便这样用一用可以,但是你要知道这样说是不了义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做不到不想。能反应过来吗?因为你只要睡醒睁开眼睛,你就已经完成了想了,潜意识已经完成了,即你已经在解读现行了。但你感知不到你在解读现行,你能感知到的已经是意识虚妄分别完成后的思心所能思议的境界了。
所以有时候我们说我第六意识不工作,我不想,明明了了,这个就是最好的一个状态,这个可以增加定力,但是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讲,想破无明觉悟登初地至成佛,这样子不够的。你看,思心所里,“寻伺”还是比较粗的状态,“寻伺”什么叫“寻”,就是比较粗的想法念头在运作。“伺”就是比较微细的念头在运作。我们打个比方说,“寻”就像拿个手电筒在照在找,“伺”就像拿个手电筒照着不动,知道吗?观。这个就还是属于第六意识的思心所的功能,你没有没想,你还在想,只是你没发现。
所以证得初禅还有寻有伺,色界的初禅境界已经是超出了我们欲界了,它还有寻有伺。那么初禅到二禅之间就是无寻有伺,到了二禅才是无寻无伺啊!你看多细啊!三禅上去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处天,还是第六意识在运作,知道吗?第六意识不运作,只有五个状态:无想定、无想天、灭尽定、深度睡眠(无梦睡眠)、昏厥。记得吧?只有这五个状态没有第六意识在活动,第六意识不活动就没知觉了,你现在有知觉是不是第六意识在活动?所以说不是说没有分别念头,只是你发现不了。
所以我们整个只能在第六意识上面去用心,也就是只能在思心所上面去用心修行,改变轮回的命运。所以你把这个道理搞通了,你是不是就不需要去把精力花在那些什么“我不起分别就可以的”状态上了,就不会耽误在这个地方。那佛法告诉你的,你要思,因为你只能思,你做不到不思。你该怎么思?如理作意,熏习正法。你不熏习正法,你还有什么东西可熏的?熏什么?熏无明是不是?熏我法二执是不是?熏五蕴实有见对不对?除了这个你还有什么吗?只能熏这个邪见嘛。
所以不熏佛法就熏邪见,没有中间地带。搞清楚了这个状况,我相信每一个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会拼命地去熏佛法。当然了,有些人善根还没成熟,他可能意识不到这个问题,说明他还没认识清楚这个问题,是不是?只要认识清楚了,都会自觉地拼命地去熏佛法的。哪还有时间去懈怠,那不是害自己吗?你肯定会拼命地去熏清净的觉悟解脱的佛法。可能有人一时半会理解不了,可能不容易做到这点,那不是说你不正常,是说你还没听懂,听懂了还不去做,那真的是解释不通,逻辑上说不通。
今天就说到这里好了,留点时间提一下问也可以。有问题可以提一下。
答疑开示
学员1:阿弥陀佛,师父,熏正法的话是不是就是诵经啊,打坐啊,平时行住坐卧尽量就安住在那些佛号里面,是不是就是这样修行?谢谢。
则金法师:好,可以。坐下来,我再讲一下,我们一直在强调熏习正法。这样讲吧,我们用排除法,比较保险,什么叫排除法?我们从最没有问题的最有保障的下手,比如说佛的原经论。那么我们要选择一下没有争议的佛的原经论。选没有争议的,确定无疑的,保险系数是不是大了?你看佛菩萨的经论,我这里说的佛菩萨要求很高的,首先是释迦牟尼佛的,一定要是佛讲的经其他人讲的不算。那么菩萨的呢?菩萨一定要圣者菩萨讲的,圣者菩萨有哪些?龙树菩萨、无著菩萨、弥勒菩萨,对不对?学他们讲的东西,因为他们已经觉醒了嘛?保险系数是不是最大?至于其他的往下排的,我们不急,我们先把确切无疑的先掌握、搞清楚。搞清楚了以后,我们具备了一定的眼光,能分辨了,那个时候我们再去参考其他的种种不同的说法,是不是这样更保险一点?
所以我说的熏习正法,首先你要保证你熏的是正法,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这个问题?不是说轻视其他的人,不是,是说从末法时代这个现实情况来看,我们修行为了避开不必要的干扰,我们直截了当一点先直接学佛菩萨的,不是更快速更保险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熏佛菩萨讲的正法,那么熏了以后,你还要尽量地去理解它的意思。当然刚开始可能不太理解,没关系,你先诵,先念熟它,这个总没问题吧?你诵熟练了,其实很多意思你能知道的,并不像一般人讲的那么难。不是的,很多是大白话,佛菩萨很慈悲,巴不得我们一看就懂,很多都是大白话。
那你去学嘛,你不断地诵啊熏啊。我们这个因缘好,掌握了三时判教这个读经的工具,三时判教是佛教我们怎么去看懂佛经的一把钥匙,或者说指南,他都把佛法的说明书交给你了。佛菩萨讲的经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看懂的,但是有原厂家提供给我们的说明书,你怕什么呢?你对照着去读就行了嘛!它就是一把尺子给你去量,你去量就行了!你对照他讲的标准要求去量,量佛经,对应上去你就看懂了嘛。
你就按三时判教佛菩萨教我们的方法去看。看懂了以后,你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熏习正法,熏习正法然后就能理解了他基本的核心大意。核心大意不复杂的,我们一直以来不是一直给大家介绍吗,般若经讲的五蕴皆空,你如实理解五蕴皆空,就已经抓住六百卷的般若经的核心了。然后第三时的唯心无境,告诉你圣者见到的心真的有。说无境,无的是般若经讲的五蕴无。
你看,有什么没什么都讲清楚了?还把三自性告诉你了,一切佛法都离不开三自性。你掌握了三自性,有些佛没明讲出来的话,你都知道背后是什么原因。你看把这个钥匙也告诉我们了。你这样去熏习对了,理解佛讲法的本怀了以后,你什么打坐什么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精进都可以的,一点都不妨碍。乃至于你在那里看电影,你都能够修的,是不是?所以那个时候它就不局限于一个形式了。因为佛法最核心的就是要改我们的三观,要把我们凡夫的这种我法二执的邪见,改成佛菩萨教给我们的中观——就是人法皆空。把这个观念改过来了以后,你不一定要拿着经书才叫熏正法的,你就是观察闹钟都叫熏正法,你就是看这个杯子都叫熏正法。因为你带着佛的知见、佛的眼光来看待你的这一切,这个就是真正地叫正闻熏习。所以说掌握了这些以后,其他的都不是问题了,自己都可以知道怎么做了。这样学佛就不会很被动。
学员:顶礼师父。我想问一下,我经常会有恶念出现,这个是不是有什么果报?上一世的果报,很苦恼,老是出现。念了佛之后会少一点,稍微懈怠一下就又会出现。
则金法师:好,请坐。恶念出现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就是恶人知道吗?从了义角度来讲,我们凡夫没有见到真相的人都是属于恶人。因为我们违背了真相,我们有我法二执,有我法二执你必然会去维护自己的这种执着的,一定会去强化它的。那么这个过程当中,就是已经在造恶业了。所以凡夫轮回跟觉醒没有中间地带,你只有用佛法的正知见不断地来熏习自己,熏习自己,你才会慢慢地净化那些恶业。
清净的善业越来越多,恶业就越来越少。不熏清净的佛法善业,恶业是没完没了地滚雪球一样的。当你发现自己的恶念起来了以后,说明你还是有一定的觉照力嘛,很多人恶业起来了都不知道,还认为自己很好。所以你还是有进步的。那么你发现了恶念以后,最彻底的办法,是用般若去化空它。观五蕴皆空的知见,或者说你把《心经》背一遍也可以。就是说你这个恶念是属于五蕴里面的想,这个想是妄想,整个都是没有自性的,五蕴全都是没自性的。
我稍微多讲一点,我们的想法怎么来的,就是认为外面的色声香味触的境界是真的,你围绕这个境界,这个知见——认为它是真的,你产生了种种想法:符合我习惯的,符合我意愿的,我就要去抓去执取;不符合我的,我就要去排斥逃避,这样就是造了贪爱嗔的业了,强化了这种习惯。整个凡夫想法不就是围绕这些东西吗?还有其他的东西吗?没有。所以既然外面的色声香味触都是假的,佛法讲缘起的、没有自性的、空的,那么你围绕它起来的想法还有真的吗?那更虚妄嘛!既然它是虚妄的,你发现了,是不是马上就化解了那种继续认为它是真的那个习惯了。这个就是修行知道吧?一发现是假的,次数多了是不是你就理解了它,了解了它的真相了?所以不要怕恶念起来,就怕你不去发觉它。你要知道它是假的,就好办。知道了以后就放下,就不再纠结恶念了。不纠结了就自在了,同时你又可以继续熏习清净的佛法。
我们很多人熏习清净的佛法,为什么熏不下去,形成不了习惯?就因为纠结在那些假相上去了,看不破假相,纠结在假相上去了,假相就成了一个结,把他给困住。所以你要时时能知道这些五蕴都是假的,知道了就放,就不纠结了。其实知道的当下已经是在熏习正法了。其实修行很简单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坚持不下去,我们的出离心不够,我们的菩提心不够,或者说我们不见棺材不落泪,习惯了嘛,总觉得这样很悠哉悠哉的,可以一直这样下去。
所以要经常提醒自己发起出离心、菩提心的。这样下去真的是轮回没个头,没个尽头,很可怜的。所以思维般若正法的同时,要经常发发出离心菩提心,其实你真的把般若的五蕴皆空的道理听明白理解了,我相信一般都会发得起出离心、菩提心的。会发得起来的,它是一个自然的效果。因为你会发现自己很可怜,你会发现原来轮回的生命这么愚痴颠倒,这么无明,这样下去不得了。佛都把真相告诉我们了,就差我们去实践证实了,那还不赶快去修行吗?肯定会的,是不是?所以需要经常反省一下,激发一下自己的出离心、菩提心。恶念不是问题了,那就不要去纠结那些恶念了。说实在的,不冒恶念就不是凡夫了,是不是?要允许自己冒恶念,但是不能放任。就这样吧。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