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更】12/100印度高嫁妆
2019-06-23 本文已影响0人
_八戒_
印度有两种和中国相反的习惯一直令我印象深刻。一是传说中刷牙后漱口水的运动方向,二是结婚时涉婚费用的主支付方。
婚姻关系中彩礼和嫁妆这两种制度在全人类婚姻史上都普遍可见,最早本是一种原生家庭为新结合的夫妻提供的道义上的支持,数额随意,两种制度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交叉或平行发展。
到了现代,这两种有关婚姻的项目经过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方面的打磨,在中国部分地区扭曲成了高额彩礼制度,而在印度却魔幻为相反的天价嫁妆习俗。
我国有多少家庭为儿子娶媳妇积蓄一朝散尽,印度就有多少家庭为女儿嫁个好人家砸锅卖铁。我国有赚彩礼给弟弟买房的扶弟魔,印度则有被压榨替姐姐凑嫁妆的扶姐魔。不能理解的时候轴对称一下全明白了,就连常见语录都惊人的相似,例如:
“嫁妆要得少了会被女的看不起,以为我非她不娶”
“高种姓的优秀男性岂能倒贴!”
“结婚男方花钱像什么话!”
但若遇人不淑,新娘给再多嫁妆照样会被夫家欺负,更恶劣的在婚后很久还会以嫁妆为名无休止卡要,甚至为钱不惜二次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