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癖印象笔记 Evernote时间管理 精力 计划 知识管理

印象笔记大使分享数字化生存之道 | 印象笔记管理术

2019-07-30  本文已影响31人  芋头焖肥腩肉

这一篇文章是公众号【余芋头】的印象笔记攻略系列文章的第1篇,主要是从整体操作的层面详细介绍了印象笔记管理术。

我在公众号中还发布《如何用印象笔记写作》《如何用印象笔记学习》《如何用印象笔记备考首届法考》《如何用印象笔记管理生活》等结合具体使用场景、个人使用经验进行分享。

为你介绍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利用印象笔记来维持自己的数字化生存,如何利用印象笔记最大限度提升信息时代的信息效率,如何在996中提升工作效率!

真心希望自己一字一句敲下来的这些使用心得,自己从纸质笔记转向电子笔记的思考探索,能够给你带来一星半点儿的收获或启发。感谢在变得更好的路上有你一起!如果有任何问题和建议,芋头在公众号后台蹲着你的留言。

2019年印象笔记大使的印象笔记整理术(超全超详细教程)

从2016年到2019年,我从免费账户到标准账户到付费账户。

从单纯的电子化笔记到全方位印象笔记驱动。从纸质笔记到印象笔记的这几年,恰逢见证了数字化与信息化的高速推进,大数据使得每一个个体被普世记录。

而智能互联网的无限扩张,线上线下、虚实混合的趋势在强化,某种程度,人们正在数字存在(digital existence)。

时代变化中的微小个体,我在进行的尝试是,利用印象笔记建立自己的线上生存方式。

印象笔记是我在探索适应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是我在互联网+下的线上生存方式、是我面对信息大爆炸的大脑形态、我“借助数字实现自我认知”。

2019年,我成为了印象笔记大使。我将会以系列文章向你介绍,如何利用印象笔记,实现更好的数字化生存,无论是个人知识管理、工作学习效率、生活管理、个体认知、兴趣社交。这将是你能搜索到的,最全面、最具体、最简单易上手的印象笔记使用攻略。

我是从2016年开始成为印象笔记用户的。起初只是想要摆脱传统的纸笔方式,手写笔记实在是跟不上说话者的语速,匆乱草书记下的笔记连自己复习起来都头大。

于是我尝试用电子化的方式来记录笔记,阴差阳错下载了印象笔记,对我而言只不过是Microsoft Office的替代品,但后来我真的意识到:

从做笔记的角度,由于印象笔记可以保存音频、保存图片并标注图片、手机端拍照即刻电脑端查收,所以使有很多PPT课件的大学课堂的笔记变得高效了很多。而且,随时随地,只要我想,便可以用手机端迅速检索,遇到那些突然拍脑袋想明白的“啊哈”时刻。

我尝试培养写日记的习惯,用印象笔记创建了自己的晨间日记笔记本,建立最适合自己的日记模板帮助自我观察、自我了解、自我改进。(后续在生活管理篇会进行分享)即使手边无电脑,用手机端的印象笔记就可快速记录。

再后来,我发现微信文章成为我主要的资讯来源,但是碎片化的阅读,一方面时间碎片导致自己对好文章过目就忘,或者是根本读不下去干货长文;一方面内容碎片导致很多小点虽有用却不能被有效收集。于是我形成了习惯,先读标题,快速滑动到底,凡有价值就转存到印象笔记,再在电脑端密集性阅读归档,大大提高了微信文章的信息利用率。

于是从1篇到近千篇,多终端同步、多文件深度检索、多模板、多文件管理方式,印象笔记伴我3年至今。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每天所面对的信息内容多、种类繁杂。很多知识散见于碎片化知识中,但是我们却没有完美的记忆力搭建“记忆宫殿”来善加存储。

利用印象笔记进行统一汇总和收集。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我们或许不需要过目不忘的本领,而更需要信息管理、检索的能力,用印象笔记建一个小小的数字图书馆。

2.1 利用强大的收集功能

2.1.1  随手剪藏

微信:关注我的印象笔记,绑定账号。点击文章右上角的三点,然后点击我的印象笔记,即可一键保存至印象笔记。即使后期该篇文章被删除,依旧可以在印象笔记阅读。

浏览器:需安装插件,主流浏览器均支持印象笔记插件:

点击插件后,右侧会出现剪藏前预览,可选择剪藏的方式,以及归档的文件夹,设置的标签。稍微在存储前花几秒添加,能提高后续处理效率。

微博:先关注@我的印象笔记,绑定账号后,在评论或转发中@我的印象笔记。

2.1.2  同步备忘录

iphone的备忘录:支持将备忘录内容发送到印象笔记。在备忘录随手记下的购物清单、手绘草图都可以迅速上传到印象笔记进行分类保存,将灵感系统化处理。

EVERMEMO:这是一个能够与印象笔记进行实时同步的备忘录软件,轻量级APP可以随时记录简化信息。EVERMEMO会在印象笔记内自动创建同名笔记本,将所有同步文件保存于其下。

系统剪贴板:在最左小组件中添加印象笔记剪贴板,iPhone在系统复制内容后,点击Home键回到桌面即可点击右下角的上传,将系统复制的内容上传至印象笔记。

2.1.3  调整格式

由于从其他平台剪藏收藏文章到印象笔记可能会出现跨平台的格式错乱问题,推荐右键-简化格式/设为纯文本。将文章原来格式归零后,也方便在阅读文章时,按照个人的思路和标记习惯,更好地处理加工。

2.1.4 灵感记录

善用印象笔记不同终端同步的功能,随时随地地记录自己的灵感乍现,将所有的灵感全部汇总在印象笔记云端,相信点连成线。

2.2 创造信息之间的联结

建立信息的秩序,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结构化、相创造关联、纵横交错的城市高速公路),是在信息社会的知识型人才的最重要技能。

如何将分散在网络的信息为我所用、整合于我的知识架构内,形成我的知识体系,寻找不同知识点间的关联从而创新突破。

每学习一个新概念,都会自动地与其他知识相联系。高速公路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思考,以不曾想过的方式将常人眼里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联系在一起思考,这就是创造。——斯科特·杨 ,《如何高效学习》

2.2.1 设置标签

记忆的存储模式就是不同的神经元突触之间的连接、建立孤立个体的协同,串联,最终点连成线、线连成网,形成个人的知识网络。

点击印象笔记工具栏下方,为每一个笔记添加标签,增加笔记的记忆锚,便于下一次遇到问题时候迅速锚定该篇文章。

设置标签的过程,不仅将信息存下,更思考存在哪里,此过程涉及到分析、分类,积极参与信息二次加工的过程,是图书管理员的应有职责。

2.2.2 打破软件格式的壁垒

不同类型的文件、图片、聊天记录、邮件(发送到自己印象笔记账户的专属邮箱地址)、Xmind思维导图导图等都可以保存到印象笔记。

将不同类型、分存在不同软件的信息打破格式壁垒、软件壁垒,统一整合在印象笔记平台,利用印象笔记的深度检索内容,可以直接跨越检索文字、图片手写文字、PDF文字等等,实现最高效的信息唤起。

2.3 定期整理内化

2.3.1  建立输入-输出的习惯

  「知道的幻觉」。我们以为我们知道了、懂得了,但实际上,我们只是「熟悉」而已,并没有真的将这些信息掌握和内化。你会不断地去追逐新事物,获取新资讯、新内容,但却从未回头看一下旧知识的巩固。你并没有真的知道,仅仅是「见过」而已。你只是在用「收集」这个行为,欺骗自己,让自己以为是在「学习」。——@L先生说

注意收藏≠内化,信息不是知识,阅读不是思考,存储也不是理解。

信息时代人们容易建立起一种知识错觉,以为自己拥有了信息便是懂得了知识,存储收藏的忙碌本身是低脑力指出的,却给人一种似有长进的高满足感,导致了信息占有欲的膨胀、信息收集的低效工作代替了信息内化的深度处理。

可以基于输入到输出的思维,尤其对于方法论等实践性知识,可以标注标签“本周挑战”,将其切实纳入个人生活,并且开设笔记追踪新方法的实践效果,实现从“知道别人怎么过日子”到“会过好自己的日子”。

2.3.2  存储并非越多越好

即使是对待非实物化的东西,也报以一种极简主义的心态,这对信息爆炸与信息占有欲极为重要。这也会让我们懂得理智区分,信息与知识的区别。

因此设置提醒,定期回顾自己的笔记本的笔记,对于不再有效或是重复收集的笔记,果断删减。

在物质消费时代,各类促销折扣购物节,诱导我们物欲的膨胀、占有的增加。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等书开始盛销。而面对信息,即使印象笔记是个无限平方米的豪宅,我也建议你以“真正有益的审视法则”,定期思考笔记是否有用、是否有收获、是否只不过是空谈,删除无用冗余或存了也不会做的笔记。

3.1 为什么要体系化

熵是物理学中体系的混乱程度的度量,所谓熵增定律就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从有序趋向无序,就好像长时间不整理的房间会混乱不堪。

同样于人生,同样于大脑,同样于信息。

为了避免信息系统内的混乱倾向,我们必须要耗费精力去整理系统内元素,很多信息本身是零散的、毫无关联的。

生命是非平衡系统并以负熵为生。——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体系化结构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零散、游离在信息系统内,导致系统混乱的元素给整理,建立联系,输入信息系统的信息既是单独存在的,又是整体性存在的。

以我统摄所有信息,建立元点联结,培养触类旁通与整体认知。

3.2 笔记架构搭建

收集不过点击,仅收集不整理会导致信息系统的熵增,为此,我们需要在印象笔记中通过笔记架构搭建来构建自己的认知系统、信息系统。

简单的架构设置顺序:笔记本组-笔记本-笔记-标签-内置搜索词。

3.2.1  笔记本组

这是印象笔记的一级目录,也是所有信息的管理架构。由于我将印象笔记用于个人的全面管理,我的笔记本组的分类是基于人生规划,我想要关注哪些方面、我是由哪些课题组成的、我的行为可以被归类为哪些账户。

创建你的人生规划要求你建立自己的人生账户。思考你的人生能划分成哪些区域,即你的“人生账户”。大多数人都能把自己的人生安放到七到十二个不同的区域中去。需要注意的是,人生账户的示意图由以“你”为中心的三个同心圆组成。

“存在”圆:最内一环是只和你自己相关的各种账户,包括你的精神、智力、身体账户。

“关系”圆:第二环是专注于你和他人关系的各种账户,包括你的婚姻、父母、社会关系账户(友谊、教会、读书俱乐部等等)。

“事业”圆:第三环是专注于你的产出的账户,包括你的职业(工作)、副业(爱好)、财务账户。——迈克尔·海厄特,丹尼尔·哈卡维《生命向前》

我的个人笔记体系:

WTO待整理:

包括从微信、网页、微博剪藏来的信息,还没有进行阅读整理会暂存于此,相当于我的信息INBOX。

在我进行阅读后,会决定是否删除、是否转存以及转存何处。此处也包括待办的工作资料与事项。

3.2.2  笔记本

二级目录,各个笔记本是对各个账户的细分。

比如《精进计划》这个笔记本组是为了实现自己个体提升,侧重于方法论与整体性,而不是针对具体的技能技巧、行业领域。该笔记本组下,我按照提升的方向设置了不同的笔记本来存储相应文章:

3.3.3  笔记

最基础的单位,善用印象笔记的格式栏,来对单篇笔记内的内容进行个性化加工。

比如标粗、斜体、下划线、删除线、高亮、复选框等,设计出自己的一套使用标准,区别笔记。

另外印象笔记还支持设置默认字体:点击「工具」选项卡下的「选项」,在跳出的对话框「笔记」一栏里,更改默认字体。

3.3.4  标签

有些信息可能同时有多种属性,就可以通过标签系统来进行二次归类,笔记本管理系统与标签管理系统可以是两套不同思维的存储体系。

3.4.5  内置搜索词

市面上的文章从未提及可以在单篇文章内,通过设置内置搜索词来提升文内检索效率。利用特殊符号和语言编码来形成内置搜索词,比如:

CASE 本文中所分析的案例与列举的事例

KEY 本文核心观点与作者总结

……

3.4.6  利用笔记链接

很多时候会遇到,两篇笔记间有关联的情况。将其中一篇笔记右键,复制笔记链接后插入到另一篇,实现类似“推荐阅读/相关阅读/拓展阅读”的功能,在两篇甚至更多的笔记间搭桥。

3.4 细分管理

3.4.1  创建目录

选择多条笔记,自动生成目录。

按住Control选择所有想要包含的笔记,点击创建目录笔记,印象笔记还能为你一次性生成一条名为目录的笔记,排序并附录每条笔记的链接。

你可以在目录笔记中的每条链接下,简单记录该篇笔记的内容,便于管理与定位。

3.4.2  命名法则

在单篇笔记的命名上也可以稍作区分。

比如基于想要初步了解某一行业,我所创建的XX行业笔记本内,设置各个笔记前缀分别为:

What(对应行业基础概念/知识)

How (行业实践性实操性方法)

Forecast (行业预测分析)

Case (行业案例)

这样可以快速区分类型,针对性复习笔记。

3.4.3  思维导图整理

用思维导图工具,比如Xmind(支持直接导入印象笔记)为所有笔记画出一个逻辑关系图,可以使自己对笔记本内所有的笔记、笔记内所有的元知识更加了解,并有鸟瞰的整体性认知。

4.1 子弹笔记→印象笔记

4.1.1  子弹笔记是什么

是由交互设计师赖德·卡罗尔设计的,用简洁符号系统解决任务、整理想法、清点生活、规划工作。因为足够简洁,而像子弹一样高效聚焦。

4.2.2  为什么从传统纸笔到印象笔记

携带手账本,随时手写固然体验感颇佳。但本子未必方便随身携带,时常在手。笔记本内手写的内容也不方便搜索(输入关键词)、难以及时回忆。电子笔记可以多种形式记录一切(网页、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实现了子弹笔记清点生活、整理想法的核心要点,同时能够联网同步,防止丢失,随时协同分享。

4.2.3 怎么用印象笔记实现子弹笔记功能

(1)设置自己的子弹笔记规则,用不同的符号来区分事物类别、优先级,比如:

·  获取的零碎观点信息

★ 表示个人思考与评价(常附在上述观点信息后面以便区分)。

□ 表示待办事项(印象笔记有复选框可以完成后勾选)。

☒ 表示已完成的待办事项。

> 表示该事项需要延期完成。

?  表示需要进一步查询了解的内容。

!  表示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或个人情感波动。

(2)每日一篇笔记,随意记录,夜间复盘。

(3)在一天开始新建一篇笔记,标注日期。

(4)按照自己设定的符号体系,快速记录重点,无需斟酌表述。

甚至可以语音输入快速便捷录入任何想法,写下清晰高效子弹短句,像流水账一般只要便于你阅读即可。

(5)而在晚间复盘对子弹笔记进行复盘。

比如问自己:

是否实现今日事今日毕?

是否有需要列入明日日程的东西?

今日情感波动、精力状况等如何?

是否有价值的信息需要重新思考,优化表述,存储收集?

4.3 GTD法则

4.3.1  利用清单功能

一口气记录完今日待办事项后,可以借助三只青蛙的工作原理,明确待办事项优先顺序,在精力最充沛的开始解决掉三只青蛙。

一旦清单已经记录好,确定顺序后,一次专注一件事情,完成后再勾选,再开启新的事情。

如果中途有事情打断,有新任务进入,不要中断你的工作心流,快速用清单或子弹笔记记录下,并马上回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上。

4.3.2  设置提醒

对于那些有固定完成时限、复习时限的笔记或任务,可以设置提醒日期。

4.4 巧用模板

印象笔记内有大量优质模板可以极大简化自己笔记的工作,使得笔记记录更加体系化。

模板涵盖了“工作效率”“生活出行”“团队协作”“学生必备”“行动管理执行法”五大类别。

其实模板就相当于是咨询公司的思维框架(比如麦肯锡方法),通过一个有效的模板可以引导记录者布局笔记内容,产出信息。还可省去重复的工作流,建立一套系统性的工作流程。

或者选择制作和保存个人模板,利用印象笔记的表格操作,来设计一套专属自己的模板。

搜索或是登录官网,获取更多印象笔记的模板。

本篇文章小结

使用印象笔记实现数字化线上生存。

建立个人图书馆,将所有平台信息都统一保存到印象笔记,对信息及时归档整理,创建不同信息间的联系。

信息不等于知识,收集不等于习得,建立个人知识体系来系统性结构化地管理信息。

将印象笔记与子弹笔记法、GTD工作法结合,充分利用模板功能提高效率。

更多在写作、工作、学习、生活管理方面的具体使用方法,将在本系列后面几期文章继续分享。

更多关于印象笔记的使用心得,尤其是在学习、写作、工作、生活方面的具体应用与个人故事,欢迎关注公众号【余芋头】,双手奉上更多“芋头干货”,多多食用身体康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