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冷眼旁观?

2019-07-24  本文已影响0人  奈何奈何奈可何

1964年的一天,美国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惨案。

    一天深夜,在酒吧工作的安吉下班以后返回自己的公寓,当她下车朝公寓方向走去时,忽然遭到了歹徒的袭击。一个男人手持尖刀,向她连刺了数刀,安吉大声呼救。这时,一个住户从窗户伸出头对歹徒大喊:“放开那个女孩。”

    歹徒有些惊慌,开始逃跑,但是当他跑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其他人,于是又返回来,再一次用刀刺向安吉。安吉继续呼救,直到有人报警。警察接到报警后两分钟便赶到了现场。但这时,可怜的安吉已经没有了呼吸。让人不解的是,整个袭击过程持续了整整35分钟,公寓周围一共有38个人目睹了这场残酷的凶杀案,最终却只有一个人报了警。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向安吉伸出援手的话,她或许就有救了。

    一对目击者夫妇说,当时他们甚至搬了把椅子在窗前,坐着看完了整个经过。最后他们解释以为早已经有人报了警。当问及其他目击者的时候,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我以为有人报了警”。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冷眼旁观?

这起事件引起了心理学家的注意,并做了相关研究与实验,最终得出结论:“责任扩散效应”导致了围观者的冷眼旁观

不光这起事件,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小故事同样存在着责任扩散效应,那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喝》。

人数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小,每个人承受的心理负担也就越轻。

不难理解,当一个人摔倒在大街上,你独自一人经过时,施以援手的冲动往往很强烈。但是如果大街上人来人往,你的冲动就没有那么强烈了,因为这个时候可能你会这么想:“大家都不帮忙,我也可以不帮忙。”“这么多人,我不帮忙也会有人帮忙。”

你这么想,他也这么想,每个人都有些一样的想法,所以“冷眼旁观”就在所难免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