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

上太行山并译

2022-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石宏博

上太行山

作者:明.于谦        译析:石宏博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译:

日落时分,西风吹动草色间杂的秋草,天上的云只有薄薄一层,秋空中,飞鸟独还。

两鬓白如霜雪的我,已是远离故乡千里之外的他乡之客,在山道跋涉,策马再上太行山。

注:

太行:太行山。此指山西境内的太行山。

斑斑:草色间杂。

霜华:形容如霜花一样花白。

千里客:作者自称。

于谦:明,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析:

公元1430年(宣德五年)时,三十三岁的于谦以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两省,达十七年之久。回京议事,因未给宦官王振送礼,被诬下狱。数月后释出,又派他巡抚山西、河南。这时他已是五十余岁。从诗的后两句来看,这首诗当作于第二次出巡两省时。

宦海沉浮,天涯行路,故乡已是千里之遥,而自己已然十数载未归了。秋天的风物,所谓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斑驳的草色,天空中的独鸟,无一不透露着,时间的流逝,而自己如霜似雪的双鬓,千里之外的故乡,更是诉说着自己已感到时间的紧迫,与自己对人世的留恋。这些复杂的情绪,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只是自然而然地,作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而出现。接下来还有工作要做。奈何,奈何,既然选择为了苍生社稷,而劳苦奔波一生,那么,心中的情绪自然可以涌动,同时,脚下也不能停步,工作也需要推进。这就是,一代名臣于谦的一张写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