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解论》笔记之第二章结束

2019-01-21  本文已影响23人  橋樵的简号
来源网络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人类理解论》,作者约翰·洛克(John Locke),译者关文运,全两册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出版, 1983年第四次印刷。


     “你如果说这个公理是教普遍的,则这种差异更使这样公理同“天赋”一义不相干。因为那些叫普遍抽象的观念,比那些较特殊的自明命题,更不能一直理解的,因此,它们是在理解逐渐增长以后,才慢慢为人所接受,所同意的。”

      “我自然不能否认,许多自明的真理在一提出后,人们就会熟悉它们,不过我们分明看到,任何人在明白这些真理时,都只是觉得自己开始知道了他以前所不知的一个命题,而且他以后所以不再怀疑这个命题,并不是因为这个命题是天赋的,乃是因为他在考究和反省这些文字中所含的事物本质时,任何方式、任何时间都不能使他换一种方法来想。”

      “如果在一听闻、理解以后,就被人同意的事理,都可以说是天赋的原则,则凡是特殊到一般的各种有根据的观察,都可以说是天赋的。”

     “如果是天赋的真理,则它们一定是天赋的思想,人心中没有一种真理,是它没思想过的。因此,我们分明看到,人心中如果真有天赋的真理,则它们必然是最先被人思想到的,必然是最初在那里出现的。”

“这些命题不是天赋的,因为天赋的命题应该表示得十分明白,而这些命题是最不明白的。我们已经充分证明,儿童们、白痴们、同人类大部分,是不知道我们所讨论的那些概括的公理的,因此,我们就分明看到,这些公理并不能得到普遍的同意,亦并不是概括的印象。”

     “总结起来说,我找不到任何理由可以相信这两条思辨的公理是天赋的,因为它们不是人类所普遍同意的,因为它们所引起的一般同意是由别的方式来的,不是由自然的铭印来的。”

第二章目录如下:

 1、由我们获得知识的方式看了,足以证明只是不是天赋的,2、人们以为普遍同意是一个最大的论证,3、普遍的同意并不能证明有什么天赋的东西,4、人们并不普遍地共许“凡存在者存在”,“一种东西不能同时存在而又不存在”,5、它们不是自然地印于人心的,6、人们说“人类在开始应用理性的时候,可以发现出这些命题来。”7、人们要预存成见,8、如果它们是被理性所发现的,那亦不足以证明它们是天赋的,9、说理性能发现这些原则,是错的,10、人们或者会说,数学的解证以及其他非天赋的真理,11、人们如果肯费力稍微注意,稍微反省理解的作用,则他们便会发现,12、初能运用理性的时候并不就是我们知道这些公理的时候,13、要照这样,则普遍的真理和其他可知的真理便无分别,14、纵然在开始运用理性时同时就能发现这些公理,15、人心得到各种真理时所由的步骤,16、一个婴儿如果还不会数七,并且还没得到“相等”这个名词及观念,则他不知道3+4=7,17、人们一提出公理,了解公理后,18、如果那种同意是“天赋”的标记,则所谓“1+2=3”、“甜不是苦”等相似命题,都可以说是天赋的,19、人们先知道了这一类“次”概括的命题然后才知道这些普遍公理,20、人们说:“1+1=2等命题,即非概括的,亦非有用的,”21、有人说,“这些公理在未提出以前,有时人们是不知道它们的”,22、人们如果说,这些命题在未提出之前,人类就已含蓄地知道它们,则他们只是说,23、人民如果根据第一次听闻后发生的同意来立论,则他们已经谬妄地假设了在听闻以前,人类没有受过教育,24、这些原则不是天赋的,因为人们并不普遍同意它们,25、这些公理不是最先知道的,26、因此,它们不是天赋的,27、这些命题不是天赋的,28、总摄前义

下一章:没有天赋的实践原则

     《人类理解论》第二章结束,洛克时常用儿童们、白痴们、文盲们来举例,刚开始看到时心中有些不舒服。儿童和天生智障的人是无知的,但是他们也是世界上最单纯的人,他们的眼睛又黑又亮,就像那些动物们,大大的眼睛如同一汪清泉明亮、清澈。一个智商正常,有经济基础,有学习能力但是没有个人成长的动力和兴趣、故步自封、坐井观天,甚至会为了私利阻碍他人、社会、世界的进步,这些人的思想和行为则更令人难以理解。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该文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橋樵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微信公众号~心灵探索笔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