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婚姻育儿

终将消逝的童年 ‖《童年的消逝》

2017-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大漠如雪

     

终将消逝的童年 ‖《童年的消逝》

      读《童年的消逝》大概开始于16年的12月初,之所以选择了一本关于童年的书,或多或少是因为即将为人父母的或恐慌、或焦虑、或担忧的心情吧。毕竟有关孩子的生养教过程被太多人称之为持久的消耗战,其实战争的概念本不该在此出现,双赢才是我们共同的愿景。即便如些,知己知彼总归是必要的。毕竟多一些理论基础是有助力于日后对于实践的指导的,角色的进入或许也可以多一份从容。只是耗时久了些,直到最近才刚刚看完。其实书本身并不长,十几万字而已,期间因为女儿的降生而耽搁了好长一段时间。耽搁的这段日子里却是始终的念念不忘,念念着童年为什么就消逝了呢?而童年又是如何消逝的呢?

       提及童年,快乐、天真、阳光、无忧无虑,如此种种,无不是赞美之词。被无数人冠以“人生最幸福时光”的童年,在今天这样物质生活充裕、精神生活不失丰盈的背景下,却要有消逝的隐忧,怎能不让人惊讶。然而,书中的一组数据却显然已经远超出惊讶的范畴,惊恐亦不为过。1950年,在全美国,因重罪而被捕的15岁以下人口170人,15岁及以上人口94784人,此处的重罪是指谋杀、暴力强奸、抢劫、严重恐吓。此后的20年间,成人犯罪和儿童犯罪之间的差别逐步缩小,当然,也就意味着儿童犯罪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上升。截止1979年,成人重罪犯罪率上升300%,而儿童重罪犯罪率惊人的增加了11000%,儿童轻微罪(比如夜窃、盗窃、盗车)犯罪率也同样增加了8300%,其中更有两个9岁的纽约男孩,一个企图抢劫银行,一个涉嫌强奸。至此,一个事实已然清晰,犯罪正在呈现年轻化和儿童化趋势。而我们的儿童逐渐成人化的趋势既已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怀疑童年的消逝呢?

       更为令人担忧的情况远不仅如此,以上事实发生于美国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而据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预计到本世纪2050年,中国将达到美国2002年的发展水平,意味着目前中美之间仍有近半个世纪的差距,尽管中美模式不尽相同,但大国发展亦有其规律及必然性,虽不相同,但难免相似,不泛捷径,弯路亦不可避免。据此推算,可能此刻我们正处于或即将处于美国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发展阶段。2017年年初北京警方破获三里屯连环抢劫案,始作俑者居然是15名未成年中学生,最小者仅13岁,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也许是偶然,或许是必然。不必将其做为佐证,但也无法否认一个发生过的事实。

       童年真的在消逝吗?一直试图在身边寻找一些蛛丝马迹,坦诚来讲,这样的蛛丝马迹我是不愿意看到的。然而,同事不经意的一句话,还是触动了我的敏感。同事描述说她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向她抱怨寒假的无聊,其实在我的印象中,对于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能够描述寒假的词汇应该是亢奋、争朝争夕、不知疲倦,怎么会有无聊这种词汇的生存空间呢?随手百度百科了一下,关于无聊的解释是一种注意力倾注的对象不符合自己价值观时的心理体验。显然这已经无限的趋向于成人化的思维了,童年的概念的确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也许有一种合理的解释是做为家长为孩子所提供环境、设备、设施已无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需要更新、更独特的刺激方式。如果这种需求在家长不能够及时满足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孩子自身的理解能力,或合理的排解,或失控的发泄。

       对于作者在书中归结童年消逝的原因为信息或文化传播方式的不断变革的观点我是完全赞同的。远在文字未出现以前是没有所谓童年的概念的,信息或文化的传播方式以心口相传为主,渡过婴儿期后,就要跟随在父母或长辈身边,从事着与父母或长辈同样的劳作,并在此过程中完成信息与文化的心口相传,直到文字的出现。文字的出现使得信息或文化得以被记载,学习文字并通过对记载的获取信息和文化继承逐渐变成一个特定的时间阶段,这一阶段最终以学校的诞生为最高水平。至此,童年被区别于成年和婴儿期得以单独分离出来。然而,信息或文件传播方式不断变更,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传播媒介的横空出世,信息或文化的传播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符号化。大量的或健康、或不健康、或有用、或无用的信息被通过多种媒体方式而不断的灌输到每个人的大脑中,而生理的承受能力是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完善的。最终结果就是一个在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沟通能力、控制能力等各方面水平都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却掌握了大量的必要及非必要信息,其中不乏色情、暴力内容,如此畸形的组合其中的隐患和风险又岂能不令人担忧呢。很多时候电视或电影的画面在眼前闪现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在想,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问我某一画面或情节时,我该如何解答呢?

      所谓的担忧或许也只是庸人的自扰而已,天道有常,万物与万事自有其生长和发展的规律,就如同童年的诞生一样,消逝或许也会是一种自然的选择。然而,物竞天择终归是一场生离死别,又怎么不让人悲戚和动容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