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故事每周500字

人民让你贪了吗?

2017-04-09  本文已影响33人  冰蓝_白水

最近一再被史上尺度最大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刷屏,感觉我要是再不看,都不能和小伙伴们愉快的聊天了,对于这种自绝于人民的行为当然要坚决抵制,于是麻溜的跑去刷了两集。

电视剧一开头,就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干部,住在一栋七层且木有电梯的破旧老楼里,吃着碗炸酱面,小说中更是进一步补充到:家具都是结婚时买的…..土的掉渣,厨房还专门放了一个脸盆…..偷水用的…..,

赵处长一边吃一边义正言辞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打铁还需自身硬,有权也不能乱用啊……

瞬间我还以为打开的是“感动中国”的现场直播,这不就是爱党爱民就是不爱自己的人民好干部吗?结果第二集就画风突变彻底反转了,好干部给屏幕后的偶们科普了下“两亿”的概念:约等于一张床、一堵墙、一个冰箱,于是人民的心灵受到了一万点的暴击,产生了各种不可言说之情绪…….

小说中,赵德汉交代说:我可一分钱都没花啊,舍不得花,又怕暴露,也…..就是常来看看……

这位坐拥两亿的“壕贪”,吃穿用度无不体现出无产阶级的朴素作风:破房子、旧家具、炸酱面,顺便挖挖社会主义墙角偷点水,每月瞒着老婆偷偷孝顺老娘300元..…,2个亿从来不花就是看看……世界变化太快,我竟完全看不懂。

心理学说:每一项行为的背后都指向一种动机。一个人拼命囤积的东西里一定藏着自己的秘密。

书中赵贪自白道:“小时候在乡下,我最喜欢看丰收的庄稼地,经常蹲在地头一看一晌午。我爱吃炸酱面,更爱看地里的小麦。麦出苗了,麦拔节了,金灿灿的麦穗成熟了……看着看着,肚子就饱了。”

一再声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几辈子的农民啊,穷怕了!看钞票,就像看小麦一样,看着心里踏实,看着精神满足。看久了,钞票上会泛起一片金光灿烂的麦浪呢…….

吾等升斗小民也是开了眼界,第一次知道了,人民币既原来的使用价值之后,又开发出了观赏价值,只要常回家看看,就会生出风吹麦浪、田园牧歌的美好幻觉……

哦,有点偏题了,回到我们严肃的主题教育工作上来,赵德方的“贪”,真的如他自己所说,应该是一种病:心病。心理学上称之为:匮乏感。匮乏感不是真的匮乏,而只是心理上的一种感觉。

匮乏感源自于我们旧有的认知模式

人们精神世界的进化有时是落后于物质世界的发展的。开天辟地之后,地理条件决定了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体现在具体生活中就是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有时候运气好风调雨顺大丰收,有时候运气差天灾人祸闹饥荒。让生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法就是——囤,用丰年的囤积来弥补灾年的匮乏,拥有占据的越多,你的未来就会越有保障,越安全。现在即使我们早已实现了温饱走在了全民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但依然保留着“囤”的习惯。在囤中安放自己放不下的过去,充满焦虑的未来。

不论是让你忍不住剁手的买买买,还是留恋无用东西的囤囤囤,本质上都是想要让足够多的外在事物来填充贫瘠的的内在心灵。仿佛你占有的东西越多,内心就会越充盈,但事实上是买的越多越匮乏,囤的越多越焦虑。我们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去占据对于自己而言毫无用处的东西,并不断的付出时间、空间成本。在持续不断的付出中感到焦虑,又进一步加剧自己的匮乏感,于是更加疯狂的去占据,形成一种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匮乏感源自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

六岁以后再无新鲜事,一个人的童年的生长环境和个体经历,会塑造一个人的认知模式。

赵德方对于自己童年的经历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穷怕了”,“穷”的体验就像巫咒一样深深的种植于内心,即使他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农村迈向城市,并且成为处长级别的高官,但他心里徘徊的依然是童年那块麦穗地。不论拥有多少,他都觉得自己是贫乏的。就像最近热门书《稀缺》中提到的:长期的贫穷会让人进入一种稀缺心态。在稀缺的心态下,只会关注眼前,透支未来,深深陷入不够多的恶性循环中。

匮乏感源自缺乏内在的自律

荣格说:向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省视的人才是清醒的。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治疗师,就像赵领导,很早之前就意识到自己的心态是存在问题的,但是从来不向内去探索为什么,一味的向外汲取,在贪的小道上越走越黑,最后关头才惊觉:自己是不是应该去看病,早干嘛去了?

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提出“横山法则”:最有效且有持续性的约束,并非外在的强制力量,而是内心的自我控制。只有有了发自内心的觉悟,才会知道前行道路上的取舍。

我们总是被太多的因缘所控,业力的风,从任何一个你想象不到的地方吹来,如果你不够强壮,风吹向哪里,你就去向哪里。当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人人都渴望拥有更好的生活,但过去的经历如斑斑污垢涂抹了我们的心灵,因各种外部事件滋生出情绪,又如同烟雾般遮迷了我们的视线,只有不断的修其心,励其志,化其怯,壮其气,才会脚步一直在路上,初心一直在心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