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管理你的负面情绪

2019-02-21  本文已影响24人  三仙居士

今天我们来聊聊负面情绪吧。

一旦提起任何有关于负面的东西,我们大脑就会出现各种抗拒和警惕感,这种警惕感,我想,可能真的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灌输这样的一种观念:

做人要坚强,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残酷和竞争,我们不能向任何人暴露缺点,一旦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软弱之处,很快就会被人以致命一击。

本来,我们遇到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可以跟朋友,伴侣,父母倾述,但碍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只能将所有的负面情绪——焦虑,悲伤,愤怒,全都倒流回自己的内心深处。

积少成多,最后自己将自己淹没。

哈佛大学幸福公开课的Tal教授有一个主张,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就是每个人在遭遇各种负面情绪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对自己说:

允许自己为人。

什么意思?

就是允许自己有脆弱的时候,允许自己感知内心真实的想法,允许自己可以卸下所有的坚强和伪装。

那我们在面对负面情绪——焦虑,悲伤,愤怒的时候,究竟应该如何去有效地管理,进而才能过上积极向上的生活呢?

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自己对于生活,工作,学习任意一项失去了管控感。

也就是说,当你已经学会了踩单车,明天你继续去踩,不会有任何焦虑,但如果你今天刚刚拿到了驾照,明天叫你独自开车去上班,那你今晚肯定会十分焦虑。

因为你对于踩单车,已经熟练于心,而对于第一次开车,却没有什么管控感,没有管控感,会加深你的焦虑。

后来,我渐渐地发现,失去管控感,只会让你产生短暂的焦虑而已,你长期以往的焦虑,来自于你缺乏一个明确而坚定的目标。

现在好好回想一下。

每次看到别人学习英语,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也应该去狠狠地补一下?

每次看到别人去健身房,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也应该去甩甩脂,增增肌?

每次看到别人晒各种旅游照,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也应该立刻收拾行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你越是和别人盲目对比,焦虑感就越是扑面而来。

在你每次都觉得自己“应该怎么样应该怎么样”的时候,其实这样的目标,你自己心里都接受不了,这样的目标,自己内心深处,一点都不接纳。

你知道自己不可能有恒心去学好英语,不可能有毅力坚持去健身房,更没有经济条件支撑自己来一场旅行。

那究竟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标?

我的办法是:让自己首先有成本投入进去。

我之前就已经说过,在你不知道做什么事情的情况下,找一个早上,保证脑袋充分清醒,仔细想想自己想要树立什么样的目标,为什么会想要有这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怎么把这个目标拆解成短期还有长期,各个阶段应该如何分配精力和时间,等等。

我建议你把这些问题一一想好,最好能够记录下来,因为只有在你为长期目标,事先付出努力和尝试的情况,你才能在内心真正接纳这个目标。

否则任何空洞无物的“我应该怎么样”,“我要如何如何”不仅不能为你带来任何的好处,反而会加重你的焦虑,把你推向深渊。

当期望的事情,没有按照我们的预想而降临的时候,我们就会失落,内心会感到无比悲伤。

当电影《后会无期》上映的时候,其实最让我触动的,不是什么剧情,也不是什么大牌明星,而是该片的主题曲,朴树演唱的《平凡之路》,那句:“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瞬间让我泪流满面。

因为当自己穷极一生在追寻时,到最后才猛然发现,自己原来还是一个凡人,根本就没有像马云那么有钱,也没有像吴彦祖那么帅气,高富帅跟自己压根就没有沾上边。

其实,当你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之后,注定会以悲伤告终。

因为我们之所以要做一名终身学习者,不是为了达到和霍金一样的智商水平,而是为了能够避免持续变蠢;

我们之所以努力挣钱,不是为了能够和马云平起平坐,而是为了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我们之所以想要变帅变美,不是想要拥有吴彦祖的样貌,而是想愉悦自己。

另外,当自己深深地陷入到悲伤的泥淖之中时,可以试试切换一下所处的环境。

例如,不要呆在宿舍或者家里,去跑步,去健身,去和你的老友唠唠嗑,吹吹水,因为任何以情绪对抗情绪的方法,都被证明是错误的。

现在,我如果感到悲伤,或者迷茫的话,一般会去健身房跑跑步,听听音乐。

据说跑步到大汗淋漓时会分泌内啡肽,这是一种类似吗啡效果的东西,它会让你感到快乐,怪不得每次跑完步,悲伤压抑的心情,都会好很多。

每个人都有愤怒的时候,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心理学家认为:人做为一种社会性动物,终其一生,都是在与基因作斗争。

愤怒做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绪,可以理解为,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当自己的生存受到挑战,例如有人争斗你的食物,财产,伴侣时,不表现出愤怒,就会丧失生存下去的机会,反之,则可以保证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

当自己在面对他人,还有自己的愤怒情绪时,应该怎么处理,才是最好的?

要明白,愤怒这种情绪,是我们应对外物刺激的一种表现,而外物刺激和我们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可大可小的空间。

什么意思呢?

就是在别人做为外物刺激源,想要激怒你的时候,其实,你可以不必按照他所想达到的要求去行动,就是说,当他发怒的时候,你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俯视处于冲突中的双方。

中国的古语不是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只有当你跳出所处的环境,以旁观者的态度去观察他之所以愤怒的原因,他想通过这次发怒,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才能不被他牵着鼻子走,真正地找到问题的根源。

这种方法对于从事销售,客户服务,公关的人来说,特别有用,因为他们自始至终,都在和客户打交道。

希望你有能力打败那些负面情绪。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