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遗梦

2021-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陆星渊

屈原死了两千多年,他当初一定不会想到自己一怒投江的选择会带来如此多的争论评价,后人有些赞其忠烈傲骨,有人敬他的独世清洁,也有人不满于他躲避现实的举动,总之褒贬不一,说法各异,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屈原已死了两千多年,再悦耳的赞辞、再恶毒的攻诘,他一句话也听不到了。

可慰的是,他这样一个死了两千多年的落魄文人竟一直被人们记着。不管人们在这一天大吃肉粽畅划龙舟时是否会缅怀一下他的英魂,但他毕竟被人们记住了,如同一个耀眼的符号。很多时候,人们是极其善于遗忘过去的,不论伤痛与喜悦,历史的旧尘总不会激起人们太多的欲望,他们喜欢向前看,渴望光彩夺目的前方,但有些时候,人们又津津于逝去的过往,那些尘封千年的往事也会撩拨起久已静止的心弦。不论屈原处于哪样一种境地,他总是被人们记住了。

今天的人们划龙舟,说是为了纪念他,平静的江面上龙舟掀起的浪花翻滚起来,呐喊摇旗的人群此起彼伏,角落里都充斥了热闹和喧哗,却毫不顾及江底沉睡的孤魂。屈原活着的时候便喜欢清静,虽说是出于无奈,仕途失意、人生屡挫,但他总是偏意于静逸的,何必用这些沸腾的热闹来吵醒他?

我本人是敬重屈原的,不止一次想象他一个人在老林中孤独行走的身影,他的清逸脱俗,他的纯真烂漫,像山鬼一样,把真性情捧在别人面前,这份真诚显得与周围污浊的世界格格不入,他是生错了时代吗?即便放在今天,也不见得能容下他这样一个敢讲真话的人,你看巴金不也是活得很痛苦吗,他还只是说了一部分真话,是悄声细语地说,不似屈原这般底气十足,不顾世俗。不论哪个朝代,哪个社会,都不会容下屈原,他特殊的人格注定了人生的悲剧色彩,“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不是每一个人都敢这样说的,只这一句话,他悲催的人生便有了光彩的升华。

屈原的人生是一场梦,可惜不曾做完整,当世的人不允许他做完,他自己也不愿意,因为在他看来,那个时代不配拥有这样一个梦境的存在。他把这个梦沉在江底,自己也追随而去,勇气和魄力自不必说,这是一种大智慧和前瞻的眼光啊,一个梦,陪了一个民族数千年,陪着多少代人度过他们人生中最不堪的岁月。

今天的汨罗江依旧平静,和当年他沉下时一样,它全然不曾为吞噬了一个伟大的灵魂而自责,江水流逝、人生如斯,视死如归的壮举在当时未能唤醒世人沉睡的良心,可是后人记住了他。屈原,从此留下了历史的一页,成了后人心中一个神圣的符号。作为后人的我们,是在没必要执着于前人成败得失的定论,我们只需在心中为他留下一方土地,供心灵与心灵一次碰撞的机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