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300字

创业,要习惯把“丧事”当“喜事”来办!

2020-09-02  本文已影响0人  无内

吴晓波做过一个统计,中国现在是全球创业企业最多的国家,每天都有一万家新企业诞生,但是每年又有两百多万家企业破产倒闭,而且97%的企业活不过两年。

我们总以为自己会是特殊的3%,不幸的是,“倒闭的”是大多数。所以不管是在创业前、创业中还是创业失败,提到创业,你不仅应该为创业这件事情感到激动,更要想一想如果自己的企业破产了,你该怎么给它办“丧事”,怎么从失败中走出来,开始下一次创业。

中国民营企业走过了30多年。对企业来说,其实最难的不是开场,而是收场,也就是说,失败以后应该怎么面对它。

一般来说,企业进入破产程序之后,在破产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之前,都会提出一个协议草案,里面有清偿债务的期限、数额及要求减免的数额。如果说债务人和债权人都觉得这个协议不错,让双方利益损失最小化,那么这个协议可能就成立了。企业会获得喘息的机会,进入整顿状态。如果债权人不接受这个协议,那破产程序就会继续往下走,企业很可能就彻底死亡了。

所以,在进入破产程序后,创业者或者说债务人需要把握的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说服债权人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喘口气,对公司进行资产债务重整,然后找到一个新的活过来的机会。

我们通常说钱心跟着人心走。债权人也是人,他们也希望手里拿的是钱,而不是债。所以在这个阶段,创业者就不能总端着创始人的架子,更不能抱着一种光脚不怕穿鞋的流氓心态,而是要用一种可靠的形象去告诉债权人,我的公司现在资金出了问题,但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要你们给我一个喘息的机会。

在处理企业的遗产时,最可怕的就是债务问题,但作为创业者,不可避免会遇到债务问题。一旦企业破产欠下了债应该怎么办?这时候要请专业机构帮忙,和投资人、债务人、债权人一起协商,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创业就是要习惯把“丧事”当“喜事”来办,把“喜事”当日子来过。当企业破产之后,你给它办“丧事”,不是说“一路走好”就完了,而是要多一些启发和思考,甚至在处理破产的过程中仍然要葆有创业的心态,勤奋、反思、诚恳和谦虚。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新的创业机会。

企业走不下去大多是钱的事,但在企业办“丧事”的过程中,解决钱的问题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不管怎么样,日子就是用来折腾的,哪怕知道97%的企业活不过两年,创业者们不还是要去折腾吗?企业破产不可怕,吃一堑长一智,一次“丧事”办完了,对活着的创业者而言,不过是下一场奋斗的开始。

创业维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