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内涵解读

2019-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墨城烟雨潇潇落

基于文化差异的中西生死观念比较

作为人性的主要表征和人类所独有的生存方式 , 文化在生存信念与死亡意识 矛盾冲突作用的推动下 ,不断地经历着 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 并逐渐成为人类赋予 自己的生命行为以尊严 、价值和意义 , 从而超越死亡的基本 手段 。在中西方的各种差异中 , 文化差异乃是根源性和本质性的 , 而这种差异也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 了中西生死观的不同 。生死观是指 “对生死这两件事的看法 , 主要包括对生死的理解和态度 ”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 , 中西生死观均主张通过道德这一载体来追求 高尚的精神生命 。中西生死观均含有 “有限的生与无限的死 ”之意蕴 , 但中国重视 “有限的生 ”, 而西方重视 “无限的死 ” 中西生死观都强调生死体验 , 中国侧重辨证分析 , 认为生与死既对立又统一 , 既区别又联系 , 而西方则看重具体的个体生命 , 重实体与逻辑 。

伦理道德与科技理性

坤 , 君子以厚德载物 , 的民族精神 , 它所折射出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 既是代代传承的中国文化的精髓 , 又是中国社会普遍认可的具有超越性的价值选择 。作为一种伦理文化 , 儒家文化强调人的伦理道德纲常的获得和修炼 , 并重视运用这种纲常伦理来塑造 自己的人格 、 指导 自己的行为 。

从根本上说 , 中国传统文化所秉持的主要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的生死观 , 伦 理色彩极为明显 。它以对社会秩序的认同为基础 , 从大局与整体角度 出发 , 以伦理为谱系 , 以道义为支撑 , 重点强调 “乐天知命 ”。这种生死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 同时也易于转化为一种 良好的处世心态 。


“天人合一 ”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 , 它一方面要求人们尊崇 自然和 顺应自然规律 , 另一方面也注重人际关系的培育 , 强调做人和追求人格的完善 。

受此影响 , 中国哲学一直以探讨人的精神生活和人伦道德为主 , 与 自然科学的研 究近乎绝缘 , 因而给中国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由来己久 。

科技理性

西方文化有两大源头 希伯来宗教文化和古希腊理性文化 。这两大文化在社 会 、经济、 文化等的发展中渐趋融合 , 共同孕育了文艺复兴以后 , 以科技理性和 人文理性为主要特征的西方近现代文化 。在西方文化尤其是古希腊文化中 , “最 早的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 ” ' , 自然科学与哲学思想始终紧密地结合 在一起 。这种结合不仅促动 自然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而且也非常有利于哲 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作为西方文化的主要命题 , “天人相分 ” 强调征服 自然 、改造 自然 , 因此 , 西方人也素以敢于冒险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而著称 , 体现在思维 方式上 , 就是重分析 、 求思辨 , 强调求异 , 重视创新 。

总体看来 , 西方人的生死观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 大致经历了 一个从肯定到否定, 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前进的过程

① 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时代 这个时期的生死观始终蕴涵着一个相对平衡 、 相对稳定的 “生— 死 ,' “有—无 ” 的二元张力结构 。此外 , 这个时期的灵魂不死理论也为中世纪生死 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根基 。

② 中世纪 这个时期的生死观打破了古希腊罗马生死观中 “生— 死 ”、 “有— 无 ” 的二元张力结构 , 从一种相对偏颇的立场把这两个环节中的 “死 ” 与 “无 ” 引入极端 , 即厌恶生存 , 热恋死亡 。

③ 文艺复兴 、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以来的近现代 与中世纪相反 , 这个时期的生死观是将 “生 ” 与 “有 ” 奉为圭桌 , 以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为基本特征 , 主要通过人的眼光审视死亡 , 并将 “热恋生存 、 厌恶死亡 ” 看作人的天性 , 对今世欢快生活的全力追求俨然取代了对死亡及彼岸生活的渴慕 。

如何控制和征服死亡 , 延长生命 , 甚至实现长生不老 , 有史以来一直是人类 穷经皓首地努力尝试解决的问题 , 但是采取的方式却有所不同 。中国人大多采取一种神秘主义的方式 , 如通过各种炼丹术 , 研制长生不老之方就在宫廷和 民间时有出现 , 但真正具有科学依据 , 产生实际效果的却并不多见 。西方人则主要通过医学 、死亡学等科学研究有效控制或治疗各种疑难病症 ,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抵御死亡 、 延缓生命的目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