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记忆的记忆术

2019-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默琊

很多人感叹自己记忆力差,但某些专家则认为‘记忆力差’ 其实是个伪命题,实际上在身心健全的状态下记忆力可能没有上限。那大脑在记忆信息时,具体是如何运作的呢?

大脑不会忘记被标记为重要的信息,何为重要?

这两种资讯值得被记住:“被多次使用”和“牵动感情” 的

‘被多次使用’是人们较为可控的,最好的触发方法就是输出,因为输出时大脑会被迫重现那个当下。学而不用,是过目即忘的根本原因,当信息流经脑海时,人类会产生‘我记住了’的幻觉,在那个当下你确实是记住了,但是之后因为显意识没有调用这个信息了,大脑就将它标示为不重要,移动到待删除列表去了。 所以要记住一个信息尽量在得到它之后5天内使用3次(包挂教人,写笔记,朗诵)

‘牵动感情’ 对你人格、情感,有深刻影响的记忆更不容易被忘记。比如初恋、儿时被妈妈打、有亲密的亲友去世。因为这些牵动到情感的记忆,实际上就是构筑你现今人格的基石,换言之你可以通过一个人最深刻的情感记忆,去了解他的行为模式,也可以用于解析自己。一段无感的资讯,或许无法成为形成人格基石那样的深刻记忆,但是若是要将信息与感情挂钩,有这么一种简单的方式‘增加仪式感’,比如男生穿着女装去大学读书馆里边做微积分,或许那天的习题一辈子都忘记不了呢!

“在记忆上,输出比输入更重要”

想记住一个事情,多次输入是没有用的!必须多次输出,因为过程看似简单的输出,在脑中走过的是一系列不简单的流程:理解》》分解》》在重构

人脑中是不会囊挂所有细节的,就好比看小说不会记住每一个字,但还是可以深入了解剧情。当大脑摄入信息时就会自动理解,这个功能是每个人下意识在进行的,但光是被理解,是不足以被记住的,就好比你现在记住的小说电影,全部都属于‘牵动感情’一类,因为看小说后不写观后感,那些与自己没有羁绊的内容,自然会消失。

学习一个技能或是一个学科也是如此,如果在习得当下没有把握时间将内容咀嚼,并且内化为自己的思考,那通常几天后再次回想时,脑海中会只剩下:那真是个充实的课堂、那真是本牛逼的书,但一问细节,却又说不明白。

理解就像淘金,那些足够细腻有感的信息会被留下,分解则好比将金沙放入熔炉,通过自身的独特见解去熔炼这些信息,最后倒入模具,写出文字,重构为一件金饰。 或许这件金饰一开始粗糙,但随着你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分享,不断的打磨,不断的精进,那最终就会成为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 这是3/14二校,应该还可以在修第三次,因为我感觉这个标题需要重新取,然后结尾需要回文回去切中提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