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带给你霉运。正确解消不安,不是思考和感情,而是xx!

学习、工作、生活、恋爱......
我们每天在经受的不安种类形式多样,而且具有高发的特点。
心理学研究显示,运气不好的人的共同点,是”很容易引起自身的不安”。
而经常性不安的人,招致“负面循环”的可能性非常高。
“负面循环”主要表现在如下的事:
不安会引起注意力散漫 —> 注意力散漫招致失败多发 —> 经历的失败太多,负面的记忆会被急剧强化 —> 自我肯定感丧失,只一味地认为自己运气差 —> 更加不安 —> 回到开始的不安引起注意力散漫......
10年研究“运”的心理学家的理查德·维兹曼博士进行的实验·研究和调查的结果显示:
“不安”是“预想可以威胁到自己的各种危险时伴随的感情”,适度的不安对于自身的危机管理有作用,但是过剩则会带来“坏运气”。
也就是说,没有过剩的“不安”,个人的运气就会变好。

临床心理学家的迈克·斯塔因博士(Psy.D.)的说明,不安有3个组成部分,思考+感情+行动。
这3个道具中,又可以管控的部分,也有不能管控的部分。
1.不安的思考。
我们平时有可能会经常性的“自言自语”,如“要到晚饭的时间了。”,“咦,我刚才把遥控器放哪里了?”等等。
这些都会自动进行,在我们没有付出意识时,而且无法停止。
其实,不安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那件事不要紧吧?”,“明天要上交了,做不出来怎么办?”,“马上要考试了,来的及吗?”等等的不安,只会让心情更烦。
想停止对不去想这些不安,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也就是说,与不安相关的思考是没法控制的。
2.不安的感情。
感到不安时,胸部有种被压迫的感觉,会可能伴随着心痛,筋肉的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问题。
这些症状都是感到不安时的不快感引起的。
这个不快感也是不安情绪的正体。
先头的斯坦因博士的研究显示,为了解消不安,越是想让自己放松下来,越是可能让自己的不安症状恶化,是因为对自己说”放松,放松“,其实是在给自己施加压力的缘故。
而越是想解除不安,越有可能施加给自己的压力会越大,这就会成为巨大的负担,结果会让自己更是不快。
从结论来说,不安的感情也是无法控制的。
3.与不安相关的行动。
斯坦因博士说,”不安3要素中,只有与不安相关的行动才是可能被控制的。“
比如走在黑暗阴森的小路上,心中不安,那么久绕开这条路,选一条即使是兜远路的明亮达到也可以。
但是,如果碰到在人前说话不安,学习工作中要发言发表的不安时,用行动也能控制吗?
是的,能控制。
为什么?因为与不安相关的行动,不是指为回避不安的唯一行动。
这里面其实还有分类,意识短期性的回避,还有长期性的回避。
短期性的回避,会让长期性回避的救济变得不可能。

比如,因为你怕这条路上的一条狗,非常不安,狗当然是不安材料,所以不走这条路,走远路绕开,所以获得了安心。
这就是短期性回避。
还有比如因为你在很多人面前发言会紧张语塞,所以逃了几次早会的发言,但是这种安心只是一时的,你终究逃不过最终要在早会发言的结局。
结果是,我们的大脑,会因短期性回避进会强化不安。
你怕狗,虽实施绕开获得了安心,但是你的大脑则会确信“这样的回避行动,是为了保护你,为了你的安稳”,结果就是下次再次遭遇狗时,大脑会更加产生强烈的不安,渐渐变得看到任何狗都会惧怕起来。
我们附近的一位老阿姨就是这样对狗产生惧意,直至现在看到吉娃娃都会尖叫。
所以,短期回避是问题,会带来长期回避救济的不可能。
对于任何不安,如学习/工作的压力产生的不安等,我们要对应,可以做那些事?
首先你要了解,不安的思考和感情是无法克制(管控)不安的,再怎么想“不要不安“也没用。
但是,不安可以通过行动来解消。
因不安进行的”短期回避不可能带来长期回避的救济,短期回避只会加重不安。
结果,解决方法只有一个,而且很简单(斯坦因博士),那就是“暴露疗法”。
勇敢面对,把自己置于这种不安中。
比如,因怕狗不敢走的这条路,勇敢走过去;怕考不好,失掉面子,失望父母,那就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加倍努力,即使没考好也不怕......
在勇敢面对后,大脑会针对这种情况,“并不危险啊”的再认识,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你就会开始不再怕这条路上的这条狗,和其他狗。
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把负面思维积极变换为正面思考,多想想好事,那么不安就会消失,心情就会好转。
其实,这么做效用很有限。
最要做的首先必须是改变自己的行动(斯坦因博士说)。
勇敢面对,积极行动,才是心生不安,焦虑,紧张等之时的正确解决之道。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