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诗文集

手袋

2020-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茶茶姐

2016年我和儿子(以及我的小姑)跟团去新西兰旅游。因为团费比较大,旅行社送给每个团员一个很大个的手提袋。对于这手提袋起初我是嗤之以鼻的。

旅行团是从我姐姐住的城市出发,回来也是到她这城市,因此从新西兰回来之后,我把还未用过的两个手提袋向姐姐献宝。一黑一红她要了那个红的。

姐姐拿着手提袋不断端详,赞叹其大,又惋惜其隔层少。

我姐对手袋有个情意结。她时常搭飞机来往于三个城市,每去一处要带这屋的钥匙,那屋的钥匙,这车的钥匙,那车的钥匙,电脑,手机几部。她又怕冷,搭飞机要有御寒的衣物。她又怕挨饿,手袋里总要备着一些吃的喝的........

因此,我姐热烈地向往拥有一个这样的手袋:

  1. 大个
  2. 内部有很多隔层
  3. 外表有很多贴袋

这样的手袋她买不到。看着我给她的大手袋,她很高兴这起码够大个。

“我要拿去叫裁缝师傅在外面加上一些贴袋。” 姐说。

这谈何容易,我心想。做衣服和做手袋大不相同,何况已是成品,要加东西很不方便,猜想裁缝师傅即使做得出来也不会乐意接这异常的活。

回到自己的城市之后,这事萦绕我心头。有一天,我拿出我的那个大黑袋,找出一块黑色布料,要试试加个贴袋在外面。动脑筋之后,我先用黑布做成一个有拉链的四方袋,有如枕头套那样,唯独开口处是拉链的。再把这四方袋的三边缝贴在大黑袋外面,上面一边不缝。这样,一次贴上去就得了两个贴袋:一个开口的,一个有拉链。

完工之后,我拍了照片给姐看,姐说好,但是应该把贴袋做得更大,尽量大。我让她下次来的时候带她的红袋来,我帮她加。

后来她来了,我也真替她加了“更大,尽量大”的贴袋。要在一个成品上加“尽量大”的附加袋,操作方面很困难,因此我的手工我并不满意,但是我姐说已经太美了。

问题是,我不满意。我若不满意,我总要搞到我满意为止。我这又动脑筋了:

何不买些材料,从零开始做个手袋,这样我爱几大个就几大个,里面外面要多少隔层,多少贴袋都可以。

于是我就去包车枕/沙发的商店买一些面料和拉链头,也用家里的一些花布头尾,做了下面这第一个100%自制手提袋(图一):

做好之后人人赞美。赞美是毒品,尽量别吃,吃了会上瘾,最后人消瘦。

我后来又做了好几个其他手袋,累坏了。不过,以后我有可能再做手袋,因为我始终还没做出一个我完全满意的。

第一个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