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第17章学习笔记

2021-01-02  本文已影响0人  卓玛秦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中国的语言文字分为“文言”与“语言”两种,即用文字表达的书面语言,一种是以音声表达的的口头语言,前者是“文言文”,又称“古文”,后者是白话文。

“雅”为正,雅言就是正言,“言正”才可以“义全”。这个正,一则代表正统、正规、正式,二则代表音正。孔子是鲁国人,平时讲鲁国话,但在诵读或教授《诗》、《书》和行礼的时候都用雅言。可见孔子对这些古圣先贤经典的无比恭敬!

宋朝理学家周敦颐说:“文以载道”。雅言所诠释的是古圣先贤千古不变的真理,如果不用雅言诠释真理的话,真理在流传过程中就会逐渐变味,甚至谬种流传,贻害无穷。

李炳南老先生说:“言语有地方之殊,有时代之异,诗书等五经皆先王典法,读音解义不能随时随地变迁,故读诗书,宣礼仪,皆以雅言,不用土音,务须正言其本音,音正然后义全,纵遇君亲师长之名,亦不可讳。民族之统一,文化之保存发扬,皆赖乎是。”如果用读音不一的地方语言,经典的传承就不能做到“义全”,不能正确地传述经典的根本意趣和内涵。所以,他对文言文非常推崇,他说:“居今之世,论雅言者,必学文言,使无文言,则无雅言矣。”意思是,没有文言文,就没有雅言,也就没有“正统的语言”。

我们现在学习背诵《论语》,就是在用雅言,就是在传承雅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