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 | 时光里的静悄悄

2023-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林青澜

【日更第1553天】

很多的答案

都无法一蹴而就拿来就用

回来得早,吃饭也早,洗完澡,7点未到,就坐在书桌前了。

豆跑去找爸爸,不愿粘着我。

于是,趁着这段时光,写文,看书,想着,今天可以早点写完文章早点睡。

读《那些安静的日子》,作者写自己的祖母:

祖母走后,我内心的娘家就没了,通往故乡的路也就此荒芜。这么多年来,每一次梦回童年,都是祖母的老屋,都是在和她说话,她是我童年的归宿,也是内心的家园。

比起父亲殷殷期待的爱意,我更喜欢黑暗。模糊,温暖,安全感满满的黑暗,土壤一般厚实,包容一切。祖母的爱如同这种黑暗,在里面,我可以变身成一只软弱的蚯蚓,以自己喜欢的姿势安睡或是打盹,可以随意释放自己的疲惫和慵懒,冬眠一样等待生命的春天。也可以像种子一样,吸足了养分,慢慢张开胸膛,发出新芽,冒出地面来,变成枝叶,变成花朵,变成参天的大树,没有了这种黑暗的土壤,我就只能变得强大。

昨天参加亲子共创营,女儿介绍我的时候,说我是全能的妈妈,喜欢读书,写作,坚持了很长时间,还会做很多好吃的。

我常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可是没想到女儿会用“全能”来表达她对我的感情。我常常觉得她对我有一种爱而无法靠近的无奈,但我不知道怎么给她。

我也常常觉得,她的奶奶和爸爸给她这种全然无条件的爱,甚至过度的溺爱,是她被全然接纳和包容的港湾,我总是给她期待和压力,也试图放松。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自己努力给的,孩子未必需要,而孩子需要的,自己好像又没有给对,总是在错配。

答案是不是就是让自己成为“黑暗的土壤”?

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答案,哪怕父辈们已经走过一遍,也依然需要自己亲自去寻找,很多的路也要重蹈覆辙,很多的恐惧也要自己去面对,这一切,是生命一场又一场的修行。

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一场托举,让她变得强大,但身后依然有力量能够去支持她。

突然就想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问很多的问题,虽然不是每个问题都会去寻找或询问答案,比如如何做好一个妈妈,比如对于金钱的困惑,比如对于生命的困惑,前者后者虽风马牛,然而都是是我们生命里会不断出现的问题,我们一直就没有停止去询问……

而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一边做,一边犯错,一边思考……

放下电脑,继续阅读……读书总是让我感觉宁静……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