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篇》之有耻且格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法来约束,百姓不仅遵纪守法,而且引以为荣。”
这里的“政”是政令,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法律,那“道德”和“法律”刚好我前几天写的一篇文章里刚好有相关的概念,《底层逻辑》看清世界的底牌,大家不妨可以先看一看。
道德和法律都是约束人性的,人性是为个体繁荣服务的,不加约束是会走向相互毁灭的。道德是用来约束人性的,但有利于族群的繁荣。我想人为什么能从万千生命中脱颖而出,可能也和发展出“德”智有关,你看狼群,他为什么让我们觉得很厉害,也非常繁荣,就和狼群有“德”有“政”相关,落单或者受伤的狼不会被抛弃,这就是“德”的表现,等级分明,谁先吃谁后吃,谁睡觉,谁守门,“这就是政”的体现。
那这一章孔子举的两个志国方针,法制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但不能使人懂得犯罪这件事是可耻的,而道德教化要比刑罚高明,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
在现实政治中,教化和法制应当兼备。人都是从孩子长大的,教化从孩子阶段就开始,从小把道德良知注入成长的血液里。法制作为教育的底线,是对教育的补救。近年来,社会治安状况下降,表面上看是司法部门要解决的问题,其实质是教育问题。一所好学校胜过百所坚固的监狱。
道德经里就从有过相关的论述,我们可以再次回忆一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老子在讲这样的一个逻辑,道这个东西被人忘掉了、丢掉了、失去了,然后才提倡德,大家要讲德;德这个东西讲也没人理了,然后再提倡仁,要仁爱;仁这个东西大家也觉得没有什么约束力了,然后才提倡义;提倡义大家也不理它了,也不遵守了,于是就出现了礼,出现了礼仪礼法。
提倡礼法的时候是什么时代?就是忠信大家都不讲了,薄嘛,变得稀薄了,变得稀缺了。提倡礼法的时候,大乱就将出现了,乱世就将出现了,为什么?越是提倡什么,就是缺少什么。本来这些东西都是大家应该自然而然地去遵守的,现在缺了,约束不了了,就用礼法变成了法律一样的这种强制性的。
我们看老子分析的多么透彻,在联系一下美国的案例,其实美国一直标榜他们的法律体系是非常的完善,是世界上最好的法律体系,一个法律体系如此完整且完美的国家,为何越来越走向暴力,我想和他们国家缺少德育有关。也就是说着要法律说这样做没问题,我就可以大胆的去干,但他们忘记了,或者说根本就不知道,德是天花板,法律只是底线而已。
法律不会说制裁一个没有给老弱病残让座的人,只有这个人觉得不给让座是一件没有德的事情的时候,他才能去主动的做这件事,才能主动的促进社会的和谐。
再比如人生来平等这个意识,美国只是写在法律里的一句话,但实际情况是我就歧视黑人,怎么了,但中国对待这个问题,不只是法律里的话,我们从古至今,从幼儿启蒙到成人教育,都告诉你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这就促成我们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包容、道德国度,56个民族能和谐相处,兄弟姐妹一般,也只有我们国家可以做到。至于印度也有很多民族,现在看起来歧视问题也是相当严重,他们的古文化也是很璀璨的,但是半中间断掉了,我国的佛学才是融入了印度佛学,产生了有中国特色的“释”家,再加上印度被西方殖民太久了,所以和西方学习,只能学会如何去歧视。
好了,槽吐完了,支持我们伟大的中国文化,从幼儿启蒙开始,从德育开始,为中华民族再次屹立,全民开始学国学,也算为往圣继绝学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雪堂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