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HTTP缓存小结
首先先了解一下http中是的缓存逻辑是如何处理的。
一般情况下客户端的缓存行为是由服务器控制的,客户端与服务器通过请求和响应头的相关字段进行交流,介绍一下相关字段。
http 1.0
Pragma
通用头(响应和请求头中都可以用,但是含义不同)
Pragma只对应no-cache,。用在请求头中,表示不使用缓存,直接从服务端获取资源(不存在304情况,直接返回资源),作为响应头,RFC2616文档说,Pragma : no-cache的行为并没有被定义,不能保证它的意义和Cache-Control:no-cache一致。
Expires
响应头
表示缓存过期的时刻
Expires:Fri, 11 Jun 2021 11:33:01 GMT
http 1.1
cache-control
通用头,可以控制缓存过期时间,是否每次校验,能否缓存
缓存请求指令
指令 | 参数 | 说明 |
---|---|---|
no-cache | 无 | 强制向源服务器再次验证 |
no-store | 无 | 不缓存请求或响应的任何内容 |
max-age = [秒] | 必须 | 响应的最大age值 |
max-stale(=[秒]) | 可省略 | 接受已过期的响应 |
min-fresh = [秒] | 必须 | 期望在指定时间内的响应仍有效 |
no-transform | 无 | 代理不可更改媒体类型 |
only-if-cached | 无 | 从缓存获取资源 |
cache-extension | 扩展位 |
缓存响应指令
指令 | 参数 | 说明 |
---|---|---|
public | 无 | 可向任意方提供响应的缓存 |
private | 无 | 仅向指定用户提供返回响应 |
no-cache | 无 | 使用缓存前必须到服务端校验 |
no-store | 无 | 不缓存请求或响应的任何内容 |
no-transform | 无 | 代理不可修改媒体类型 |
must-revalidate | 无 | 可缓存但是必须再像源服务器进行确认(与no-cache的区别后面讲) |
proxy-revalidate | 无 | 要求中间缓存服务器对缓存的响应的有效性再次确认 |
max-age = [秒] | 必须 | 响应的过期时间 |
s-maxage = [秒] | 必须 | 公共缓存服务器响应的最大age值 |
cache-extension | 扩展位 |
讲下我们常用的no-cache和must-revalidate的区别,
no-cache表示客户端不管数据是否过期都要向服务端校验,如果请求失败,会直接用缓存数据。
must-revalidate表示客户端的缓存数据如果没有过期(这点是根据max-age提供的相对时间判断的,是客户端逻辑),如果没过期不向服务端校验,如果过期了,则需要向服务端校验,但是如果请求失败了,也不会用缓存数据,这点与no-cache不同。取自WKWebView默认缓存策略与HTTP缓存协议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
这两个成对使用,用于服务端校验资源是否过期。
响应头Last-Modified表示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栗子:If-Modified-Since: Thu, 31 Mar 2016 07:07:52 GMT
请求头if-Modified-Since传入上次请求时返回的Last-Modified,服务端判断当前资源修改时间是否大于传入的资源修改时间,如果大于说明资源有修改返回200和最新的资源,否则说明资源没有修改返回304。
注意:如果响应没有返回cache-control:max-age或者Expires,那么客户端在下次请求时就没法判断缓存资源是否过期,这是就会根据Last-Modified触发一个启发式缓存,缓存时长=(date_value - last_modified_value) * 0.10,当然由上面讲的no-cache会禁用这种启发式缓存。
Etag、if-None-Match
Etag相当于是资源所对应的哈希值(指纹),例如:Etag: "5d8c72a5edda8d6a:3239
与if-None-Match成对使用,可对比资源的指纹来确认资源是否有变化。
IOS端上是如何处理的?
其实知道了上面这些我就很疑惑,因为端上没有处理过这种缓存逻辑??但是有些缓存是确认存在的,原因就是IOS的网络框架中已经内置了HTTP协议标准的缓存逻辑,当我们使用默认缓存逻辑时,返回的304会自动转换成200,并且返回缓存数据,我们只需要处理请求成功和失败的逻辑即可,缓存对于端上是无感知的。
下面我们验证一下,下面代码请求了一张图片
- (void)func1{
NSURL * url = [[NSURL alloc] initWithString:@"http://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66462677&di=28ea1b4c506eb93b98d9d6d1191b9e81&imgtype=jpg&er=1&src=http%3A%2F%2Fb-ssl.duitang.com%2Fuploads%2Fitem%2F201605%2F28%2F20160528212429_c2HAm.jpeg"];
NSMutableURLRequest * request = [[NSMutableURLRequest alloc] initWithURL:url cachePolicy:NSURLRequestUseProtocolCachePolicy timeoutInterval:5];
request.HTTPMethod = @"GET";
NSURLSession * session = [NSURLSession sharedSession];
NSURLSessionTask * task = [session dataTaskWithRequest:request completionHandler:^(NSData * _Nullable data, NSURLResponse * _Nullable response, NSError * _Nullable error) {
NSHTTPURLResponse * httpResponse = (NSHTTPURLResponse *)response;
self.lastModified = httpResponse.allHeaderFields[@"Last-Modified"];
self.Etag = httpResponse.allHeaderFields[@"Etag"];
if (httpResponse.statusCode == 304){
NSCachedURLResponse * cacheRespose = [[NSURLCache sharedURLCache] cachedResponseForRequest:request];
dispatch_async(dispatch_get_main_queue(), ^{
self.imageView.image = [UIImage imageWithData:cacheRespose.data];
});
}else{
dispatch_async(dispatch_get_main_queue(), ^{
self.imageView.image = [UIImage imageWithData:data];
});
}
}];
[task resume];
}
我们看一下第二次requestHeader和responseHeader的数据:
requestHeader respondHeader
可以看到请求默认加上了if-None-Match
和if-Modified-Since
字段,但其实我们并没有手动添加,而responseHeader中返回的是304并且无数据,我们打印端上的httpResponse.statusCode
发现返回的是200,正常返回数据,这就验证了上面说的哪一点。
至于其余的缓存策略可以看这里对NSURLRequestUseProtocolCachePolicy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