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记》10-武威到张掖
20180329
今天乘车赶往张掖,参加雪师在那里的活动。在车上,又看了看凉州城,这次去张掖,很可能就从那里回了。
甘肃是一道狭长的地域,曾是古河西走廊的所在之处,南北向不宽,东西向却很长。这里南有祁连山,北有合黎山、龙首山,现在的省份划分也可能是由于这两侧山脉走势的原因。车很快出了城上了高速,这一路的情形很像是去洪祥镇的情形,满目焦黄。不多会,杨超指着一个村落说,那是新疆爷的故乡。我们望去,那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因为这里一位老人对于纯粹爱情的坚守,这里便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车行不久,经过了一片蓝色太阳能板的区域。太阳能板摆放得整整齐齐,长约数公里,很是壮观。这应该就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光伏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西部的这种应该是大规模集中式地面光伏发电系统。这是一种绿色能源,没有机械部件,环保高效节能,同时又利用了西部充足的光照,吸收转换了部分太阳能,使得地面接收的光线炙烤减少。如果有一天,西部戈壁或沙漠上搭起类似于大棚的装置,上面采用光伏系统发电,下面留给人类居住、生产、生活,两不干扰,两相配合,应该也是一种改善生态的方式。不过,这也需要成本核算、资金投入,以及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不过只要下定决心解决,方法总比问题多。现在之所以没有这样做,很可能因为东部地区目前能够容纳现在的人口,相比于这种投入,成本要远远小得多。
太阳能板阵列路过桥洞时,柱子上会有一些标语,提示行驶安全。有的标语很有意思,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如“超速失火”、“妻儿等回”、“车可维修”。觉得四字短语还有隐含的一些话没说出来,但已足以使人在瞬间明白,如“妻儿等回”,看到便知要安全回家,“车可维修”意为和物质损失相比,生命更加重要,无法修补。过了一会,路过一个写着“车可维修”的桥洞,不经意回头看了一下,发现竟然原来还有后半句——“人无来生”,印证了之前的猜测。不过很少有司机能回头看,也不安全,前半句已足以传达出全部的信息。
再往前走,便出现了山,同时山下出现了很多风力发电机,像一个个大风车矗立旋转着。单根叶片估计有数十米长。风力也是绿色清洁能源,这么大规模的风力发电机组曾经在贵州见过一次,那是在丘陵的高地上。风力发电机也有助于减缓西北局部地区的劲风。
风力发电机车行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个个黄土包。有的孤零零的,像章鱼一样背对着我们,在地面上趴着;有的连成了一片,东西方向上布置着。我在想这可能不是新的,很可能是古代建筑或城镇的遗存。果然,车在中途停下歇息时,旁边正好是一座明长城敌台遗址,印证了之前的猜测——沿途是一道长城遗迹。
敌台虽已只剩残迹,却依旧高大雄浑,显示出过往的英姿和不屈的斗志。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长城绵延数千公里,抵御着各种随时可能的入侵。它是汉民族的象征,也是一种无奈。生命在于过程,明知归宿是黄沙,依然去做该做的事,完成该完成的使命,虽然承受这些事情的人也终归黄沙。
脚下还有些鹅卵石,说明这里可能是从前河流经过的地方,也可能是亿万年的海底。
车继续行驶,过了一会,杨超指着窗外介绍说,那就是焉支山,传说中昭君出塞的地方!我们望去,历史仿佛在此展开,一个汉族女子缓缓行进在西部土地上,她不得不放弃熟悉的生活,熟悉的人们,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此时她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汉匈两个民族的友好和平。大漠的风雪吹皱了她的肌肤,我们不知道她后不后悔,那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被历史铭记,以微弱的身躯扛起了两个血性民族间数十年的边塞和平。
焉支山也是当年汉武帝北伐的地方。霍去病驰骋在这块河西走廊上,开疆拓土,以是故匈奴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焉支山又称“胭脂山”,多么美的名字!那里也曾是游牧民族安居的乐园。
大地上的人原本是一家。一部分逐水而居,适应了草原的荣枯和来回的变动,这一部分便成为了游牧民族;一部分人喜欢安定、稳固和秩序,长时间生活在在水源相对充分的地方,便成为了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资源相对容易积蓄(粮食可以存放数年,而牛羊需要不断补充草料),所以很少会主动向外索取,一般更注重内部稳定。游牧民族资源相对匮乏,遭遇天灾人祸时,为了生存便会掠夺他人,进而产生相互攻伐。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的数量在相互消耗中维持了平衡。人口的爆发往往是新作物引入的时候,清朝的人口从初期的一亿左右,增长到中晚期的四亿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时由美洲引入了高产作物,如玉米、番薯、马铃薯等,提高了可供养人口的阈值。
车继续向前,两侧横亘的都是高大的山脉,而左侧便是著名的祁连山。祁连山连绵数百公里,是故又称为“八百里祁连”。从更大的地理尺度看,祁连山四周均是干旱区——北有巴丹吉林沙漠和北山戈壁,南有柴达木盆地,东有黄土高原,西有库木塔格沙漠。祁连山就像是伸进干旱区的一座湿润的高地,其山上的冰川融水源源不断流下,滋润了脚下的荒漠,成就了河西走廊。“祁连”在匈奴语中是“天”的意思,这就是他们的天山,所以可以理解他们失去时的哀叹。
祁连山隐藏在云雾之下,朦胧神秘,在它的脚下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只有这种辽阔的原野才能够提供充足的水草,供游牧民族生存。原野上看不到牛羊的痕迹,草还是黄色,不知过段时间变成绿色之后,会不会再有牛羊的放牧。不过仅靠散养现在很难支撑牧民的生活,大规模集群化养殖可能是更好的方式。草料经加工运往工厂,同时集中处理污染,既控制成本,又保护环境。
这里的旷野现在成了电线杆的占领区,一根一根的电线杆绵延着,望不到尽头。祁连山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在平地之中隆起八百里山川,不清楚,可能是大陆板块挤压所形成的,更可诗意地认为是造物主的奇迹,在这无尽的力量面前,一个人是多么的渺小。
车进了一个县城,名为山丹县,不禁让人联想到“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不过这里并没有花,整体的县城感觉陈旧,大致内地十来年前的景象。路边一对年轻夫妇在散步,小孩子在前面小跑。此情此景,仿佛是穿行到了以前的小时候。
路边闪过了一个石刻店,店前摆有雕塑,一匹昂首前跃的马立在路边,展现出振奋的精神。马后还卧有两头石狮子。如果把这解读成死神正在追击,只能珍惜在世上的分秒也很贴切。
出了县城,再行一段,绿色开始渐渐变多,慢慢看到沟渠里有水流过,便知道快到张掖了。
长城遗迹 昂扬的马 山丹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