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差异与教育

2022-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苔花如米筱

心理发展的差异是指每个个体有自身的独特性,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教育对象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学习需求,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也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灵活处理教育问题。

认知差异与教育

认知方式(也叫作认知风格或学习风格)是心理层面上的学习风格成分,指学生在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即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显示的独特而稳定的认知风格,是个体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依据人的知觉是否受环境信息的影响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两种认知方式的差异不是体现在学习能力方面,而是体现在学习过程中。

(1)场独立型学生认知方式的特点: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以自己内部作为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习惯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这类学生一般比较偏爱自然科学,学习动机以内在动机为主。

(2)场依存型学生认知方式的特点:倾向于以外部环境信息为依据,个体受周围环境信息的影响较多。这类学生一般较偏爱社会科学,学习动机以外在动机为主,并且更需要反馈。

2.反思型与冲动型

依据认知速度和准确性的差异分为反思型和冲动型。

(1)反思型学生的特点:在碰到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因而错误较少。

(2)冲动型学生的特点: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做透彻的分析就仓促作出决定,反应速度较快,却容易发生错误。

3.整体性与系列性

依据解决问题策略的差异分为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

整体性策略:对问题所涉及的各个子问题的层次结构以及自己将采取的方式进行预测。他们的视野比较宽阔,但很可能遗漏掉他们自认为不重要的部分。

(2)系列性策略:通常按逻辑顺序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但有些采用系列性策略的学生不能对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概貌。

尽管他们所采用的方式完全不同,但在学习任务结束时都能达到同样的理解水平。

4.深层加工与表层加工

依据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深度的不同,可分为深层加工与表层加工。

(1)深层加工:指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将内容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联结起来,以获取内容的深层意义。深层加工有利于侧着理解的考试。

(2)表层加工:指记忆学习内容的表面信息,不将它们与更大的概框架联结起来。表层加工有利于侧重事实学习和记忆的考试。

5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方式,也要明确适应认知方式的两类教学策略。

(1)匹配策略:采用与学习风格一致的教学策略。

(2)失策:取生乏的认知风格进行学,这是一种弥补性的教学策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