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小说的各种小说哲思

第五地球 | 07 出发探险

2020-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田木弓长

会议最后确定组成探险队的事情,第一批参与探险的有二十一人,云飞任队长。探险队分三个小队乘坐飞船前往,二十个小时候后,三艘探险飞舰从星鲲四号飞出,三艘探险飞舰就像在圆环上画出三根细长的切线。

舰队的四艘生命之舟是姐妹船,外观都是直径五万米的巨大圆环,圆环的内壁直径接近两百米,内部空间有接一亿立方。圆环旋在太空中转前进,在旋转过程中产生重力场。

除四艘生命之舟之外的舰船并非圆环结构,这些舰船都配备有重力系统,在舰船上工作的人员需要身着贴身的重力服。其原理就像是磁铁一样,可以理解为一种单磁极的磁物质。飞船的地面和衣服的磁极不同,会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这样可以作用在整个人的身体。

生命之舟因为自身承载着运输人员的使命,这种重力服很难在休眠中穿着,所以必须设计成环形。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种巨大的生命之舟也很难用这种单磁极物质来建造。

这个年代的工厂基本都是无人的,月球因为重力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缘故,成为了地球天然的最佳工厂,工厂中建造一个个的飞船模块后,再进行太空组装。

在太空中铸造模块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在地面上很多难以解决的密度不均匀甚至气泡的问题都能在太空中完美解决,一部分工厂直接飘荡在月球轨道上。与在地球上组装航空母舰不同,因为失重的缘故,这样巨大的部件并不需要起重机。

其实在这个时代建造大尺寸的飞船并不难,只要在太空中模块化制造然后组装即可,理论上飞船可以进行无限的扩展。但是人类难以解决飞船在宇宙中航行的另外一个难题,那就是随时高速飘来的小行星和星际尘埃的影响。过于巨大的船体容易被这些不明物质袭扰,必须配备足够的护卫舰对飞船经过的轨道进行清理。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就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每个飞船经过的时候都需要高度戒备。

云飞他们的三艘飞舰的航速极快,半天后可以用接近光速的百分之五十航行,这样原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可以缩短到十五天。

这个时代的量子通信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解决超远距离上通信延时的问题,避免在宇宙航行中消息的往来时长以年为单位的困扰。在人类已知的认知范围内,量子通信是不可能被窃密的,但是毕竟人们对未知力量的了解很少,还是采取静默飞行的方式,除了必要的情况,几艘飞舰之间很少通话。

理论上在绝对真空状态下,量子通信的技术可以无限距离,但实际上在宇宙中存在环境噪音,这些噪音会对长距离的量子纠缠形成干扰,使得信息无法在太长的距离上进行传输。

为了保持和地球的通信,舰队在飞行中经过恒星系时候,会释放至少三颗中继量子通信星,这样的中继星在恒星系围绕恒星旋转。三颗中继星其实只有一颗在工作,另外两颗是备份使用。

恒星之间的距离分部也并不均匀,宇宙中有太多的蛮荒之地,舰队只能选择让中继量子通信星围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这样在整个银河系内观察,中继星和地球的相对位置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可以保持通信的畅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