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经典会读——《孟子》告子章下

2016-11-26  本文已影响142人  samecome

2016.11.20于中心读

2016.11.26写于实验室

1、礼与食、色孰重

这一部分其实就是一个纯粹辩论技巧上的问题。任人问孟子的弟子屋庐子,礼和食、色孰重啊?屋庐子毕竟是孟子的学生,说,礼重!礼重!任人接着说,如果一个人饿的不行了,如果拘泥于一些礼节就会饿死了,若不拘泥于礼节就可以得到食物。同样的,一个人很穷困,如果还拘泥于亲迎的礼节,非要走这些形式过程,根本娶不到妻子,如果不拘泥于这些礼节,则可以娶到妻子,家室完整。这个时候,难道还是礼重要吗?可见这个屋庐子并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学生,很多东西都还只是一知半解,没有得到孟子的真传,特别是辩论上的,可惜。因为任人的问题把食色上的情况描述的很极端,而礼上的描述则局限于“拘泥的形式上的礼”,在这样不平等的情况下比较,自然落了下风。孟子就说“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孟子的破解之道就是把比较的双方都拉到了极端的情况下,比如如果在饥饿的时候,如果你想活下去,只能抢夺你哥哥的食物才可以,你会抢吗?如果你想要娶妻,只有翻过邻居家的墙,“搂其处子”才可以娶妻,你会娶吗?孟子还真能举例子···

2、人皆可为尧舜?

这一段还是挺有启发意义的,曹交问孟子,每个人都可以为尧舜吗?孟子说,当然。曹交的又说,我的身高介于文王和汤王之间,是有他们的体貌容颜,但是整天就只知道吃吃吃,怎么破?(这秀的)。虽然感觉曹交的回答太逗了,但是实际上,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才能成为马云,怎么才能成为谁谁谁,怎么才能学一个人呢?孟子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如果有一个人最多能够举起十公斤的东西,你也可以举起,不就说明你和他在这方面就是一样的吗?也就是说,那些圣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就好了,你不就成为他们了吗?怎么是不能够成为尧舜呢?只是你们不愿意做罢了!可是该学圣人做什么啊?尧舜之道就是孝悌,你只要把握这两点去学习即可,多么简单,和长者一起走路的时候,走的比他慢就是悌,比他快,就是不梯,你说难不难?所以“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相比较而言,想学尧舜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整个儒家已经把他们分析的很透了,你可以从各个方面学习,入股你想学马云,哈哈,首先你得先了解他。然后这部分的尾巴,孟子又傲娇了一把,那个曹交说,哇,孟老夫子,你简直太有学问了,我和你的一个弟子很熟,我以后就住他家了,这样子就可以留下来好好和你学习了。孟子说,你回去吧。我的学问就是大道,哪有这么难的,你回去吧,你自己有老师的。


3、小人诗?

这一部分,也算是借读诗之名,给儒家正名了。公孙丑说,高子说《小弁》这首诗简直是一首小人的诗啊。公孙丑为什么这么说呢?《小弁》这首诗讲的是周幽王一开始娶了申后,生了个太子,但是后来又娶了褒姒于是把申后罢免了,把太子流放了,于是太子写的哀痛的诗。高子的理由就是,父母恶之,劳而不怨。作为孩子,怎么能够有哀怨之情呢,温厚和平的状态哪去了?你看看!这不就是那些对儒家有偏见的人的观点吗?孟子的观点很明白,就是因为孩子是讲究孝道的,所以看到父亲对母亲还有自己的做法产生哀怨之情。当然孟子举的例子,就有点暗黑系了,有一个人经过,越人拿件射他,因为你和越人不熟,他犯罪和你没有关系,于是“谈笑而道之”。孟子你这么说好意思吗·····但是如果是你的哥哥在拿箭射他,你就要哭着去劝阻,因为担心他犯罪。因为亲亲啊。然后公孙丑又问,那么《凯风》呢?凯风讲的也是有一个母亲犯了过错,但是他的七个孩子却没有抱怨她。至于凯风讲了什么,那个母亲犯了什么过错···还是不要去深入了解了···我怕这个理说不圆了,呜呜呜,总之就当他是个小错好了。所以简而言之,孟子的观点就是,如果父母犯的过错很大,你却不怨,因为你和他们的关系疏了,是不孝,如果父母事小过错,你有怨来怨去,又是不孝了。

4、以仁罢秦楚兵

这部分,自己不真费点心机,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秦楚要打仗了,有人要去劝秦楚罢兵,然后碰到了孟子,孟子说,你打算怎么劝说啊。那个人说,我要和楚王秦王说 ,你们打这个仗是不好的,会造成什么什么样的后果。孟子说,你这不是按照利去劝说吗?这样子就算两国罢兵了,也是因为利,这样子大家都去追求礼了,不就要亡国了吗?孟子说,你应该用仁去说服他们罢兵。哎呀呀,孟老夫子,要是仁能够劝说他们罢兵成功,当然最好了啊,可是,能说服的了吗····

不过想想,如果秦军占优势的情况下,用仁和楚王讲求罢兵说不定还有点戏。可以参考《乔家大院》里的乔致庸和邱家的故事。

5、见与不见

这个部分就当做孟子傲娇的小故事来听好了。简单来说,就是有两个人都来给孟子送礼。后来孟子去见了一个人,没去见另一个人。这个时候,屋庐子发现了,很高兴的说,哈哈,我终于发现老师做的不对的地方了。哎呀呀,屋庐子,你这样子,怎么能够读好书啊···孟子说,送礼要按照礼仪来,如果不是按照礼仪来送就是跟没送一样的,所以我不去拜见他。真实得了便宜卖乖啊,哈哈。

6、贤者无益于国?

这部分超精彩的说,是淳于髡和孟子的攻防战,淳于髡可不是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渣,也是齐国有明的辩论家。这下有孟子的好看了。而且淳于髡的问题都很犀利。先说,人应该用心做事,要么进,求取功名,多为天下百姓谋福利,要么退,洁身自好,自为也。仁者应该是这样的吧。可是你孟子,位于三卿之中,地位这么高,显然是因为属于前者,是希望替天下谋福利的。可是你却上不能给好好辅助君王,下不能给百姓谋福利,这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吗?犀利吧···简直人生攻击了···孟子的回答,又回到之前说过的,仁者有很多类的,有伊尹,有柳下惠···只要行仁就好了,何必每个人都一样呢?换句话说,我就是现在这样状态,就是和你说的标准不一样,可是我照样是在行仁,也不多做解释····其实也可以体会孟老夫子的心情了,因为淳于髡的价值观其实可以理解,在春秋战国那样的时期,他们的成功的标准本来就和孟老夫子所坚信的价值观不同,他又怎么能够理解你呢?或者,你的行为又怎么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同呢?然而战斗继续···淳于髡问,鲁缪公时期,鲁国有谁谁谁,都是贤者吧,可是鲁国照样领土被削弱了。贤者对国家有什么用!其实淳于髡的意思是,像你孟子这样的贤者对国家有什么用?孟子的回答,你说贤者没用,你看虞国不用百里奚,国家灭了吧,秦穆公用了百里奚,称霸了吧。你说贤者有没有用?孟子的意思就是,小伙子,你的思想很危险,这样下去,就不仅仅是国家被削弱的情况了,吃枣药丸,知道吗?淳于髡接着问,这世界上没有贤人!我擦,这flag立的太大了。他说,陈奕迅是歌神,所以在他的感化下,他们那里的人唱歌都很好听。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真的是贤人,那么他的贤一定会化作外面的功绩的,我一定会感受到的,可是我没有!所以没有贤人!“有诸内、必行诸外”。孟子回答说,你看看孔子,在鲁国做司寇的时候,肉没有送过来,孔子马上就走了。不知道的人以为孔子斤斤计较这点肉,知道的人,孔子是因为礼数没有到才走的,而且孔子早就想走了,只是刚好乘着这个机会走,所以你说没有贤者,只是因为你不知道罢了!淳于髡,卒。

7、五霸,诸侯,大夫皆罪人

这部分没什么,只是,孟子把五霸,诸侯,大夫都吐槽了一遍。

8、鲁欲使慎子为将,孟子不悦

这一部分也是有意思,孟子强行硬杠将军。鲁国想让慎子做将军,孟子不高兴了。说,你不去教育百姓,而让他们去打仗,这是祸国殃民的事情啊!在尧舜的时代,是容不下你这样的人的!就算你打赢了齐国,有南阳的地方,又有什么用呢?况且你还不一定打赢的!慎子悖然不悦!废话。慎子当然不高兴了,我好不容易当个将军,你还想断我官路。断就断吧。还咒我。咒就咒吧,还说我打仗不一定赢。我高兴的了吗?但是慎子,还是耐下性子来说,这我就不明白了(此则滑釐所不识也),天子的地方不够千里,就不能接待诸侯,诸侯不到百里就不能安放宗庙,我们没有土地哪里行啊!孟子说,呵呵哒!你好意思吗?鲁国当初被封的时候,就是百里,现在,你看看?都多少了啊!你说是应该增加,还是减少呢?更何况,你这样通过战争杀人的方式,去拿土地!是仁的行为吗?你这样的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你知道吗?

9、白圭与孟子论

可能受到大秦帝国的影响,或者对儒商始祖这一称号的影响,这一波,我不站孟子。

白圭说,对于税法,我希望减轻一点,我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说,你的思想啊,是小国的思想。(貉国)对于一个万室之国,只有一个人做陶器,你觉得够吗?所以赋税如果太轻了,根本无法维持一个国家的运行啊。所以如果你的税法,比尧舜时候的轻,就是大貉,小貉啊,比尧舜时候的重,就是大桀,小桀。道理是没错了,税收本来就是拿来给国家运行用的。可是孟老夫子,你只是个夫子啊,人家可是个大商人,这方面关于什么税收合适,难道你看的比白圭还多吗?更何况,在那个乱世,难得有人要提议减负啊。

不过下一个问题,因为没有更多的信息,就姑且算孟子胜吧。白圭说,我治水比大禹更厉害。孟子说,大禹治水是把水引到大海去,而你的治水是把水引到邻国去。好吧。你这么说,我就这么理解吧。反正我也不知道白圭治水的方法到底是什么。

10、孟子喜而不寐

孟子高兴的睡不着,孟子到底因为什么高兴的睡不着呢?原来鲁国让他的弟子乐正子去做官。哇塞。那这个乐正子是个什么样的 存在?公孙丑问,乐正子强乎?孟子说,否。有知虑乎?否。多闻识乎?否。···尴尬·····

那孟子为啥高兴呢?因为乐正子有一个有点,“好善”,其实就是因为好善,所以可以纳贤,这才是最重要的。“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这才是最重要的,四海之内的人都还和你一起共事。


1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一段就是大家高中都学过的一段的。就不解释了,但是写的很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