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日更七十天
郑重声明:文章属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不喜欢玩数字游戏,有时候数字的巧合也挺有意思。尤其在心情不错的时候,看着那些代表着努力与成果的数字,还是兴趣满满,总想给它们赋予某种意义。
加入简书70天,日更70天,更文70篇,在简书写了7万字。打开简书平台我的界面,今天收益显示的数字,居然也刚好是70。很巧合的数字,仿佛在告诉我,70天了。
说起来,70天时间并不长,70天也代表不了什么特别的意义,但于我而言,却感觉有一种心境的变化。
经过70天的日更写作,记生活中的事,写生活中的人,每天写一些文字,记录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已成为写作的习惯。进入了这样的状态,就觉得自己多了份好奇心,对生活中的场景变得更加关注起来,对身边的人与事也多了一些关注的目光。如此一来,忽然发现,生活中可写可记的东西很多,都可以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
习惯了日更的写作,日更没有了压力感。更文就是记录生活日常的文字,写起来也很自然。日子一天天过,平淡中也时常翻几朵浪花。平淡的日子,记录的文字就如一本流水帐,记的多了,这些平淡的日子串起来,也有一种别样的精彩。不平淡的日子,总会伴随着分享的冲动和愉悦的心情,记录的文字就多了些情感的亮色,文字也变得鲜活了起来。一篇篇更文就在这生活日常的记录中出炉,生活中也充满了写作的快乐。
70天的日更,是写作延续的过程,也是认识简书的过程。70天的经历,让我与简书靠的更近了。当日更成为习惯,写作也变得轻松随意起来的时候,没有了刚参加日更挑战时的压力,我对简书的活动多了一些关注,有机会也会参与进去。
看到简书征文活动的通告,以母亲为主题的「薇泩铃单月征文」第八期散文征文开始了。入简书后,就忙于日更写作,还没有参加过一次这样的主题征文。看到征文的通告,也想起了我的母亲。母亲已经离开多年,而对母亲的思念丝毫没有减退。回想起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想起我那慈爱又有些苦命的母亲,也想给母亲写下一点文字。于是写了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我的母亲》,投到了简书的这期征文专题。同时,也将拜读贾平凹先生《写给母亲》一书的读后感投到这期征文的书评篇。
不久,又看到“月·主题写作征文第六期:愁”的征文通告,引发了我对家乡的思念,一种浓浓的乡愁从心中升起。带着对家乡的深切怀念,我写了一个怀念故乡的故事《征迁了,只留下一条河》,投到了这个征文专题。
70天了,我把简书当作了写作存续的家园。在这里,我结识了一群志趣相投的良师益友。简书一贝公益课,有着多年写作经验的老师分享写作经验,指导大家如何更好的写作。简书风清简友群,热心的群友互动交流,探讨如何在简书上写作。简书平台还建立了一种通过写作与交流互动获取收益的机制,让我们在享受写作快乐的时候,还能有所收获。于是,我也增持了一点贝,让自己的写作与付出可以得到好一点的回报。
70天,时间很短,收获很多。我与简书靠的更近了,生活中已经有了简书的影子。我想,我是不会再离开简书了吧。因为简书让我有了理想的写作平台,也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