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更计划散文想法

12岁和72岁的幸福哪个更重要?

2019-04-16  本文已影响17人  尘外梦魇

平日里妈妈没有办法朝九晚五的陪伴,所以有了关于周末不出差情况下的约定:周末晚上的活动可以由12岁的儿子来安排,吃什么、吃过饭后玩什么都是可以的。

“今天我们晚上去吃烧烤吧?”12岁的儿子是个大胃王,早饭和午饭之间,需要课间加餐,下午放学到晚饭之前需要有烤肉或者臭豆腐之类的垫垫,睡觉前如果还可以有点宵夜,那就是幸福了。

“吃完烧烤我们可以去看场电影!”从儿子的语气中,可以感觉到周末的这个约会是他期盼的,可以自主消费是12岁孩子比较喜欢的状态。

12岁的孩子心中没有什么高档、低档的区分,喜欢烧烤的味道,选择的也是经常去的那家露天烧烤,找了一个空桌坐下来,开始点烤肉、鸡翅、生蚝等等。

妈妈要了一瓶啤酒,给儿子点了脉动。

烧烤炉上油滴入炭火的滋滋声和啤酒杯的碰撞声、烧烤老板进进出出的张罗声、三人、五人一桌的聚会聊天声合着充满辣椒、孜然味道的烟火气形成了夏日南方城市的一个生气勃勃的角落。

冒着热气的肉串、鸡翅、土豆片很快摆满了小小的烧烤桌,这种没有客套的吃饭很快就可以释放出来满足感,于是儿子小心翼翼地开始了话题的引导:

“妈妈您觉得什么是幸福?”

“此时此刻我就感觉挺幸福啊”妈妈说的诚心诚意,经常出差的她感觉此刻,有微风吹过、有儿子还有半瓶啤酒,什么都不想,就是幸福。

没想到妈妈就这么轻易的上了套,儿子继续:“我也觉得挺幸福的!”

这个时候妈妈是完全放松的状态,儿子开始了他的思想渗入“那妈妈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呗...”

妈妈很享受和儿子这种看上去有深度的交流,用目光鼓励着儿子。

“12岁和72岁的幸福哪个更重要?”

妈妈一点也没有防备的被这样一个问题给噎住了,已经放松到无想状态的脑子一下子开始开始切换,这个问题背后是什么?这个孩子最近在学校里出什么状况了?...一连串的搜索,让妈妈愈加迷惑了,妈妈这才开始进入话题。

“我觉得都很重要啊!”

12岁的孩子提出这个问题的大概逻辑是,大人们要求努力学习,就是为了上好的中学,然后考一个好的大学,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工作,等到退休或者像姥爷这个年龄,大约就是72岁的时候可以有稳定的、颐养天年的幸福生活。

但是在12岁孩子的眼里,72岁太遥远了,用12岁时候的打游戏、吃喝等看的见的“幸福”去替换那个在孩子们眼里毫无诱惑力的72岁的所谓天伦之乐,显然是亏大了。

妈妈突然觉得儿子的这个问题好有深度、好有哲理啊,但是心里有个警觉的声音提醒她,别上了儿子的当,纵容他想要的“自由”和“幸福”。

这是一个年轻妈妈与12岁孩子的周末谈话,当时的场景很容易搪塞一个12岁的孩子,可是问题始终萦绕在妈妈的脑际,一直无解。

幸福是什么?我们无法准确定义,因为我们所谓的幸福体验都是来了就走的,从来不停留,是偶尔穿插在充满着生老病死苦难生活中的片刻闲适或满足。

年轻妈妈无法给12岁的儿子描述生活的真相,因为她也正在寻找当中,但是又不能欺骗儿子告诉一切都会有,幸福就在前面,自己也不很确信。

长大以后的儿子和妈妈,再也没有这样的约定,再也没有这样的谈话,成年人的世界容不下直截了当。各自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渐渐地儿子脱离了妈妈的影子,和妈妈一前一后站在了两条平行的跑道上。

这条跑道的前方据说是梦想中描述的财富、名利,于是人们想当然的就接受了幸福=财富+名利,只争朝夕的往前跑,妈妈因为年龄的缘故,自然跑的快一点,路上有惊有险,突然一天在梦中看到道路的终点是:死亡。

已经舍弃了12岁幸福的儿子和妈妈终于开始共同面对生命的真相了!终点不是幸福,那么幸福在哪里?

妈妈再一次陷入更深的无助之中,12岁儿子提出来问题的时候,妈妈还以为她或许知道答案,只是因为孩子太小无法解释清楚;十年后,母子两不再触碰这个话题的时候,妈妈脸色苍白无语了,她其实根本不知道答案!

12岁和72岁的幸福哪个更重要?


彻底把自己写糊涂了,本来是写很正能量的一篇文章,写完自己都觉得很绝望,话题太大,想说的话太多,12岁的幸福和72岁的幸福哪个更重要?本身是出自一个孩子的嘴巴,但是核心问题是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但是说着说着就收不住了,觉得一直在兜圈子,但是反复看了几遍又觉得妈妈和儿子的情结也还好,不想删减成一篇纯粹的鸡汤,权且如此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