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的是书,成就的不止是课

2018年12月15-16号,
我选择了在这岁末年关去学:“化书成课”。
可能很多人会问:
化书成课是什么啊?
简单来说,就是把书中的内容,
经过筛选,提炼,加工,结合经历
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高效输出。
然后小伙伴们又问:
怎么样?
给我们分享一下呗?
what,how,why
我不是来写一篇硬广,
只是写一下心得和感受。

1.目的
你是在为谁而学?
在这个知识泛滥的时代,
根本不缺学习的渠道
只是太多的内容一下涌来,
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会让自己失去判断,
你是在为谁而学习?
你把学习看成了什么?
是在为了迎合时代而摆拍
是为了摆脱焦虑?
还是真正的为了目标
一点点的努力?
我经常去图书馆
发现很明显的几类人:
A.图书管理员一般都不看书
反而闲聊天的比较多
ps:这可是我之前最想做的工作哦
B.在书店里接打电话,睡觉的人
我都觉得挺奇怪的,
为什么明明知道读书需要安静的环境
还有人把这里当成自家的会客室?
或者来书店的目的
就是为了找个休息的场所,
那为什么不回家好好睡一觉?
C.真正为了阅读的人
能够迅速进入心流状态,
把书里内容记录,学习,转化,延伸。
你是哪一类呢?



2.应用
学习了很多,却不知道怎么用
就像给你100块钱,却不知道能买到什么
而不知如何应用,似乎是一个挺普遍的现象。
我们经常说:学以致用,
然而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学习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过程
不是为了学而学,
而是为了弥补自己原来不足的部分
设定目的和方向,才有路径和目标。
取长补短,让自己更通透。
而通透,就是指透过文字
去学习作者的思维和想法,
去寻找文字背后的底层逻辑,
然后结合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进行提炼和加工升级之后,
转化为自己的内容。
成为自己独一无二的武器。
你做到了吗?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也许就是这样吧?

3.转化
“化书成课”的版权创作者
袁茹锦老师发明了很多的工具和方法
举几个简单的来说:
A.搭积木法
把同类的内容,做成板块儿化设计
然后进行组合,叠加,就会构成
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B.连线法:
当你在几个同类问题迷茫的时候
不妨使用一下连线法,
可以让选择更加清晰。
C,五星教学法
当你想些一篇文案
或者想说明一个问题时,
可以采用这个方法,
而且,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法特别好
聚焦问题_激活旧知_论证新知
_应用新知_融会贯通
闭合圆环的设置,
让我们在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同时,
可以迁移到其他的问题上,
这种可迁移的能力,
算是一种稀缺资源哦。
因为我发现很多人花了很多钱,
很多时间学习,发发朋友圈,发发自拍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只有输入没有输出。
也没有迁移到自身的工作中。
举例来说:
韩寒的三个标签
作家,赛车手,编剧
乍一看似乎没太大联系,
但是看一下内在联系呢?
你有木有一些启发?
他桀骜不驯的性格,
他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论
一心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种内在的状态,
也是做赛车手必备的素质哦!

4.创新
习大大的讲话多次提出了这个词
可见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
而写文的人,
谁不愿自己的公众号上有“原创”字样?
当讲师的,谁不愿拥有自己的版权课程?
写文的人,谁不愿意有本自己的著作?
讲别人的也可以,
但终归不如自己的体会更深刻
理解更透彻,讲起来更有说服力。
而“化书成课”,
就可以把很多书里的知识进行转化
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创新,
构建出自己的逻辑和知识体系,
梳理出来,变成升级版内容
进行深度加工。
成为我们独一无二的武器。


5.打破思维
而给我最大启发的还不是工具和方法,
而是心态的变化。
作为老师,我们是要传道受业解惑
但如果只是教技能和方法
一味地灌输,其实只是
让我们自己一遍遍的加深了理解
而受众吸收了多少,
我们来看一下哈佛大学的研究数据
5%而已.很低吧?
而这种一位灌输的教学方法,
就是目前我国的主流方式。
也是我自己习惯的方式。
“化书成课”采用的是
团队共创和体验式的方式,
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碰撞和激发影响
打破原有的思维路径,
建构出更大的版图,
让你茅塞顿开,
哦,原来还有这么多可供选择。
这就是化书成课中的破墙而入法。
如果你觉得自己思维受限,
可以试一下这种方法哦。
前几天跟小伙伴们分享了一个简单的例子:
请把水杯,电视,旅行
串联成一段话,并且写出画面感。
大家都写的很好哦,
每个人都写出了不同的方面。
我们能通过这样简单的小练习,
发现大大的世界。
所以,不要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
就很厉害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打破思维里的墙,才能迎来更大的世界。

6.教课方法
茹锦老师多次提到:忘记自己的讲师身份
当你把自己发射出太多光芒,
就会掩盖了其他人。
当我们,说的越少,听众的收获越多。
这也是这几年我学了心理学之后最大的感受。
说,很厉害,学会闭嘴
和倾听他人内心的声音,更厉害哦!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
来自苏格拉底。
总结一下化书成课的教课方法:
A,内容变问题:让学员有更多思考
B.讲授变研讨:增加团队协作
C.答案变共识:
讲师提供技术,标准和模型
而学员通过协作,完成自己的建构。
从而达到从知识框架到思维系统的升级,
内化书中的知识,并且加以创新
升级和改造,变成自己的原创产品。
而产品研发,其实是最难的一环,
打通了这一环,我们就有了自己独有的标签。

7.总结
先写这么多吧,
其实每次出来学习,
不仅学习了技术,工具和方法,
更是眼界和思维及人脉的提升。
而课堂上的8分钟呈现,
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原来
看似平常的PPT,
15个人,就有15种风格。
不信的话,我发一下课堂上的选题
和大家的课件哈,
是不是很不错呢?










感谢化书成课,
感谢袁茹锦老师,
感谢助教:丽娜老师和小苹果老师
感谢14位来自天南海北的小伙伴
让我看到更多可能。
也感谢我自己,
还好没放弃。
对于坚持奔跑的人,
时间一定会给我们答案。
祝大家越来越高效输出
2019中国好讲师大赛,等你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