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读书好习惯

2023-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燕语呢喃唤春归

(日更第18天)

  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女儿读《起初·纪年》

  今天女儿打来电话说,王朔的《起初·纪年》很难读懂。她接着给我发过来她读这本书时,做的读书笔记。我一看,书页上精彩的句子片段,看不懂的地方,标注上自己看法和质疑;认为重点的内容,她就归纳成提纲……我很肯定这种做法,并告诉她,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并发过去,我读蒙曼的《长恨歌》,也是这样读的。

  王朔的《起初·纪年》是一篇宏伟巨著,小说共有140万字。以正史为主,博采众长,关联多方。用京话写,又融入沪、陕等地方言,还有英语,土耳其语……,还有古语,文言,是一部力作,也是神作。要看懂小说,要走进作家内心,的确很难。

    我们暂且不去说,怎样读《起初·纪年》。我在这里说,女儿有个好的读书习惯。那就是:善于运用读书笔记方法读书。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要想会读书,把书读好,必须会用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方法主要有心得式(读后感)、批注式、摘录式  、列提纲式 、简缩式 和仿写式。女儿用的是批注式和列提纲式。

  这两种方法,在读书过程中,最应该常用,常用常有效果。(当然,首先要确定这本书是自己的,别人的书 ,可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尤其对爱书的人来说恐怕不行。)历史上,用批注或列提纲等方式,读书评书的大家大有人在,金圣叹批注《水浒》,脂砚斋评《红楼梦》,毛宗岗父子评《三国演义》等等,伟人毛泽东看过的书,都在书上留下了他珍贵的“足迹”……

    所以,普通人,要读好书,也要学会几种读书笔记的方法。女儿有意无意运用了好方法,就有好的的效果。她一直以来,在国企公司主要担任部门材料撰写,得心应手,深得公司领导信任。去年,又去了一家新公司,在办公室工作,她很快适应,主要担任公司材料公文写作,她告诉我,老总对她写的材料,赞不绝口。

  女儿,会读书,来自于她爱书(今年三月份,她邀我去书城看书,回来时,买了一摞摞书,其中就有《起初·纪年》和《曾国藩》)爱读书。她一直与书为伴,成长不少,受益匪浅。

  朋友,如果你也喜欢读书,不妨像我女儿一样,用读书笔记的方法,来读书吧,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这是我读蒙曼的《长恨歌》

图片本人提供

写于二O二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晚  家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