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咖哲思辩论

因果论――从狭义走向广义

2018-07-15  本文已影响188人  刘昱廷

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能是人类学会掌握的最早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文明诞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吃点东西会消除饥饿感、喝点水就不会渴、一棒子打下去就能把这只狼给打死。这虽然是一种很简单的思维方式,但对于种族的发展和繁衍却至关重要。当然,其他生物也一样具备这种思维方式。

虽然大家玩的都是因果论,但真正能够拉开差距的地方在于人类能从狭义因果论上升到广义因果论。

狭义因果论认为:这世上有因皆有果,因果关系的对应是唯一的、固定的、明确的、简单的等等。

广义因果论认为:这世上有因皆有果,但因果关系的对应并不唯一。一个因可能有多个果,一个果也可能有多个因。而且对应关系也是复杂的、不固定、不明确的,甚至永远无法正确的找出来。

所以,要正确地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人类就必须学会使用这种思维方式。

好消息是:人类确实做到了。

从古至今,医学的发展就是一个最直观的例子。早期人们认为人体生病是因为妖魔鬼怪在作乱,要想治好病就得想办法赶走那些不干净的东西,这就是一种狭义因果论。现在人们认识到人体生病原因是复杂的,可能是身体原因,可能是心理原因,也可能是正常反应,视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办法。

但坏消息是:这种思维方式并没有被人类全面的使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不同领域的使用非常不平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狭义因果论依然非常普遍。

比如说,成功学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一个集中体现。它的内核非常简单,只要你努力,你就能成功。除此之外,别的就没有了。又比如说感情类的营销号经常鼓吹说:女人找伴侣一定要识别清双眼,不要找到渣男。只要找到好男人,就能开心幸福过一生。这当然也是不符合真实情况的。

所以说,成功学和鸡汤文的流行反映的就是广义因果论的思维方式还没有被人们普遍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现状。

不过这还只是小问题,毕竟像成功学这种东西只要你不相信倒也没什么危害,其他人信不信一般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

但麻烦的是,这种思维方式一旦上升到政治管理、社会制度等方面,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就非常大了。

以中国的古代政治制度为例。

客观来讲,先秦时候的政治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完善性、合理性、适应性等方面跟后期的朝代相比肯定是相对较原始落后的。就像古希腊时期搞得的民主政治跟现在的西方民主制度相比,尽管有些理念是相同的,但在具体设计环节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是我认为,先秦时期跟后世相比最大的优势是整个社会充满的活力,大多数国家都积极主动的进行变法改革。

其实,变法表面上看是改变了某些社会制度,但它背后的潜台词是:人们认为此刻国家的国力比不过别人,不是因为某个人不行,而是因为整个社会系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及时调整改变。同时,这也一种广义因果论思维方式。

但遗憾的是,到后期这种思维方式在政治治理方面运用的越来越少。在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直到近代在中国都没有人再试图进行制度上的大变革。人们在政治上的思维方式又从广义回到了狭义。

简单地说,纵观中国历史,这种政治上的狭义因果论可以概括为“抓坏蛋”的游戏。

这方面古人自己就做过很好的总结。古人认为:一个朝代到了亡国的边缘必定存在以下情况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1、权臣当道;2、外戚干政;3、宦官干政;4、强蕃在侧;5、皇帝沉迷于女色;6、后宫干政。

总之一句话就是:总有刁民想害朕。

一旦国家出现了问题,那一定是有某个坏人在捣乱,只要把他解决掉就好。这样的事情,从周亡于褒姒开始,在中国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循环上演。

所以按照这种思路人们认为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唐太宗和魏征那种政治格局。一个敢于进谏,一个虚心纳谏,君臣共为百姓着想,于是天下大治。换句话说,这俩哥们都是十足的大好人,好人当政。

可这根本就不是现实世界,把纷繁复杂的政治治理当成了小孩过家家的游戏,国家能治理好才怪呢?

但没办法,历史就这么轮回着,直到人们学会转变思维方式,把抓坏蛋升级为抓制度才是正确的出路。

不过说到这还没有完,是不是所有的领域都应该采用广义因果论呢?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暂且存疑。

因为观察自然界可以发现这么个现象:

大自然既简单又复杂。像个朴素和蔼而又渊博深沉的学者,它深藏着自己博大精深的内涵,外表却又显得极为平易随和。

简单性与复杂性都是一种活法。庄子观鱼,鱼望庄子,一个活得复杂,一个活得简单,不管选择哪一种,大自然都会给你条活路。

也许,广义和狭义都只是个选择的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