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深度焦虑的你,喂一剂解药。
齐眉陪你度过每一个夜晚
前两天我去参加一个线下的分享,在现场,有位朋友给我提了一个问题。
“清风老湿,我现在面临着一个两难的抉择,一方面我想要辞职去创业,另外一方面,嗯,我又没有办法放弃现在稳定的收入,我很想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但似乎我只能选择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这个问题给我很多的思考和启发,似乎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总是面临这样两难的选择,我和他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老奶奶,每天都非常的哀愁,路人就问他为什么老奶奶你这么哀愁呢?
老奶奶说:“我的大儿子是开雨伞店的,我的二儿子是卖草鞋的,一下雨我的二儿子的生意就不好了,一出太阳,我的大儿子的生意就不好了。所以,不管晴天还是下雨,我都很难过。”
这位路人就问老奶奶说:“老奶奶,你能不能这样试着想想看呢?一出太阳二儿子的生意就变好了,一下雨大儿子的生意就变好了,不管晴天还是下雨你都可以很开心呀”
老奶奶一听,发现确实是这个道理,于是就开心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焦虑和不舒适,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因为我们当下可以选择的东西太多,而我们在权衡这些选择的时候,会让自己陷入到一个狭窄的视野。
我们会用,“我只能……”这样的表达方式去表述。
这样的表述方式,最大的问题是让我们的思维被自己给限制住了。
于是我给这位朋友的建议是:试着把我只能这样做,换成我可以。
“我可以先选择把眼前的工作做好,然后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再开始自己的创业。”
听完我的分享,这位朋友获得了很多的启发,我在分享过程当中也总结了三点我们常见的焦虑思维,转变这三点思维的方式会让你可以更好的解决当下的问题,同时把你自己从焦虑当中解脱出来。
第一点,从“我只能”到“我可以”
第二点,从“他不爱我了”到“他爱我的细节是什么”
第三点,从“我不知道怎么做”到“我这样做试试看”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一位学员发来这样的一个问题。
“老师,难道我现在只能静静的等着他来联系我吗?”
之前因为他不停的用负面情绪,攻击对方,所以男方选择了拉黑,在我们一系列的努力之后,两个人重新建立了联系。
但是很快,这位学员对于建立联系并不满足,他认为两个人应该更多的一些接触。
在他眼中,似乎当下等待一段时间,和对方平静一下的做法,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和对方快速的推进和甜蜜才是有价值的。于是她陷入了非常焦虑的状态,并且把这种焦虑的状态投射到了我们的咨询当中。
我同样用这个方式,帮她改变了一下自己的思维。
“或许你可以这样和我说,老师,我现在可以先静静地观察一下我们之间的反应,如果有好的联系契机,我可以再主动跟他联系吗?”
如果让你分别用一个词汇去描述他之前的沟通和改变之后的沟通,你觉得会是什么呢?
我个人的感觉是这样的,之前的沟通非常的焦虑,而现在的沟通显得很有力量。
现在请你和我一起来尝试,将这个方式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今天是周一,但是很不巧的是天气特别的恶劣,你打了半个小时的滴滴都没有办法打到车。无奈之下,你只能选择走一公里的路去挤公交。
你心里是这样想的:哎,今天真倒霉,只能挤公交了。
现在给你30秒钟的时间,我们来试着改变一下,我只能的思维,变成我可以。
请你认真思考之后,在查看我的这个参考答案。
“我可以先坐公交,准时到公司上班,下午的时候给自己点个下午茶,犒劳一下自己。”
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咨询个案当中,大量的姑娘因为分手而找到,我们想要挽回这段关系,在挽回过程当中,我们遇到的最大的一个阻碍就是:他还爱我吗?我这样做值得吗?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我们对于自身能力的怀疑和不信任。
而这样的怀疑,又无法在我们这样的思考当中得到验证,于是我们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不断的怀疑,不断的否定,更加的焦虑。
这个时候,如果你不能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思考和看待这个问题,你最后会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
“如果他真的爱我,他就应该,来主动找我。”
这种带有应该的想法,我们称之为叫做应该化,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不合理信念。
比如说:我的老板,看到我这么努力的工作,就应该给我加薪。
这句话听上去非常的有道理,但是,努力工作,马上就会有工作成绩吗?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老板需要的结果吗?
在常规情况下面,这样的想法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当我们遇到了一些阻碍的时候,特别是现实和我们的预期不匹配的时候,这样的想法会让我们失去成长和进步的机会,甚至会让我们,困在原地。
请你试想一下这个努力的年轻人,努力了一天,脑子里面蹦出了这个想法:“我的老板,看到我这么努力的工作,就应该给我加薪。”
于是第二天,去和自己的老板抱怨对自己的待遇不公。
如果你是他的老板,你会觉得他的抱怨是合理的,还是觉得他有病呢?
当我们被应该话困在原地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把自己从这样的陷阱当中解脱出来,我建议你可以从细节当中找到真正重要的东西。
比如说:分手以后,他还在朋友圈里面给我点赞,虽然没有主动找我,但是说明他是关心我的。
今天老板虽然没有给我直接涨薪,但是很关注我的工作成果,还手把手教我了一些工作的方法,说明我的努力是有效果的。
这个时候你的思维模式就进入到了正循环当中。每发现一个细节,你会对于自己当下更加的认可。对于自己更加的认可,你就会更加的有自信去完成接下来的工作。或者是推进你们的关系。
在这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当中,最终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那个理想的答案。
现在,我和你出一道题,试着用我们学会的方式。
来帮助一下这位困惑的姑娘吧!
我的一位来访者向我提问:“老师,如果他真的爱我,我不用向他表达,他也应该知道我是在乎他的。他前两天找我,现在又不找我,说明他根本就不爱我了!”
现在给你30秒钟的时间,请你认真思考之后,查看我的这个参考答案。
“前两天他会主动来找你,说明他是看到了你的改善,对于现在你们的关系,他是有期待的。”
在我的,指导过程当中,我是不建议来访者提出“我不知道”这个句式的。
你可能会很奇怪,论语当中不是告诉我们: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遇到一件事情不知道装作知道是很愚蠢的一种行为吗?
是的,我并不是让你去装作自己知道,而是学会和我一起去探索一个问题。而非向我索取一个答案。
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句话的感觉:
a“老师,她现在不回复我的消息,我不知道怎么办?”
b“老师,她现在不回复我的消息,我可不可以通过朋友圈点赞的方式让他开始关注到我呢?”
你如果是我的话,更愿意回答,a还是b呢?
我想你应该也更愿意会回答b,因为b的探讨当中,带出了他自己的解决方案。可能这个解决方案并不完美,但是在解决的过程当中,会让他进一步的完善。
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第三点:完善比完美更美。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往往对于完美有着错误的理解,我们以为完美就是一步到位,必须要得到那个最好的东西。
比如说,在感情当中,我们必须要对方全身心的爱自己,必须要对方全部的为自己付出,必须要对方给自己牺牲一切。
这些必须都让对方在感情当中非常的疲倦痛苦,会给对方巨大的压力。
而完善的思想是:我可以接受他现在的表达方式,我不那么喜欢,我可以慢慢的和他一起去改变。
我可以接受他现在有些脾气不太好,我可以陪他一起去,养成一个良好的脾气。
你看,这就是爱里面的包容。
包容并不是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去忍受对方的不好。
而是学会,帮助对方,一起成长,在改善的过程当中,变成更加优秀的自己。
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是不存在完美的事物的,凡是事物必有裂隙,而凡是裂隙,就会有光照进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