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婚姻育儿

和家长聊聊作文这回事

2019-02-28  本文已影响175人  霞光一束

        和一学生家长闲聊,她说感觉孩子作文都没什么进步,问我是不是孩子上课状态不好。我告诉她,孩子作文三分靠天赋,三分靠技巧,六分靠平时阅读积累。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有没有根据,反正,作为一个写文章写了三十多年,教作文也教了近二十年的老师,我的确是这样认为的。

        有时候也有些无奈,作为语文老师,有时候感觉挺憋屈。总觉得孩子语文学习好不是老师的功劳,而孩子学不好,是你这个老师没教好。

        说到这儿,忽然想到多年前那一幕。下课后,同事兆珍坐在办公室哭,我以为她遇到什么事了,一问才知道她是因为感觉自己一节课啥都没教给学生而哭。她说一节数学课教会学生一个公式,孩子掌握了就是收获,一节英语课孩子学会几个单词也是收获。而一节语文课,就感觉不到自己教给了学生什么,学生又有哪些收获。我安慰她说这就是语文的特点,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收获不是立竿见影的。

        今天拿来说作文,更是如此。你有时根本就感觉不到孩子作文的进步,这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他天天在你眼前,你有时感觉不到孩子在长高,只有到换季时,你发现孩子的衣服没法穿了,你才知道原来孩子长了这么多。多年不见的亲戚见到孩子常会说:呀,这孩子长这么高了!而守在孩子身边的你却很少这样感慨。作文也是这样,作文的进步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这过程有时候你甚至感觉不到。所谓的作文速成法都是短命的,犹如拔苗助长,它可能应付得了一时的考试,却应付不了一世。所以,真正让孩子掌握读写能力,必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我说三分靠天赋。其实不是说天分。没有说哪个孩子天生就是口吐莲花的。我说的三分天赋是你把孩子交给老师前的状态。语文的学习原本就是三分在课堂,七分在课外。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而孩子入学前,其实已经在学习语文了。当有的孩子跟在妈妈的麻将桌前认识幺鸡二饼时,有的孩子已经会背很多古诗了。当有的孩子说话还不顺溜时,有的孩子已经能说出脱俗清新的小句子了。当有的孩子眼前的太阳只是太阳时,有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并能诉诸于生动的文字了。

      孩子的成长环境很重要,父母的引导很重要,所谓的天赋,也就是你把孩子交给老师前你打造的孩子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想到一个圈里熟知的小仙女——萱萱,她是师训科会娜的女儿。会娜在萱萱的教育方面,那不得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孩子从小跟着妈妈熟读国学经典。小小年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不说,单是那国学基础就让人叹为观止。小姑娘一二年级时就出口成章,写作文那古诗信手拈来运用得当,而且还能自己即兴写诗。这小姑娘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会娜曾当笑话给我们讲过一件事,萱萱二三年级时替一女生写情书,用的是“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当时,我们笑现在的孩子早熟,笑过我就一直感慨,这小仙女,她写的情书不知道那个傻小子读不读得懂。一个能自如运用古诗的孩子,和一个甚至读不懂的孩子,这区别就是我所说的那三分天赋的区别。

      有人说,那我错过了培养孩子的时机,是不是就没办法挽回了。也不尽然。有一句话说的好:种一棵树最佳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错过的,无法追回。现在能做的,就去做吧。三分技巧,家长有时驾驭不了。专业的事儿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如果你真的无能为力,那三分写作技巧就交给老师吧。

        但是,还有六分阅读积累呢!亲爱的家长,这个完全交给老师可是不行的。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跟着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你监督,良好阅读环境需要你参与营造。只有这块做到位了,孩子的写作能力才会真正提高。如果没有阅读积累,就算老师给他一个写作的框架,他照样填不进去内容。这就好比老师告诉孩子们写作文要善于观察,甚至老师带孩子去观察,面对落叶,有的孩子只会写“秋天到了,树叶落了”;有的孩子会写:“秋姑娘悄悄的来了,树叶变黄了,风一吹,满天的黄蝴蝶在翩翩起舞”;有的孩子则会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看,这满树的秋叶纷纷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而这些区别正在于孩子阅读的积累以及孩子独特的审美。这些,老师只能引导,却没法替代。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阅读分析是另外江山的一半。而且,读写不分家,阅读本身又是写作的基础。所以,亲爱的家长,请和我一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吧。别急着看孩子作文进步有多快,要看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多好。如果十年前你错过了很多,那么现在开始吧,现在开始也不晚。

      愿你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孩子的成长虽然缓慢,但是所有的付出,终不会被辜负,相信我!现在就开始吧,和孩子一起读书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