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为什么在网上付费学习了那么多知识,生活仍旧没有任何改变?
为什么学习的速度远远跟不上遇到问题的速度?
看过很多书,读过很多文,可为何张嘴就忘,明明记得但讲不出来呢?
学习了那么多,也写了那么多文字,为何还是没能成为知识网红呢?
前新东方名师、现生涯规划师古典出版了一本《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里面有一章就是专门讲“知识”的。
A:学习知识的正确姿势
学什么?
学源头的知识
王小波讲过一个笑话,是说一个将军看到一个士兵很紧张,就递给他一个口香糖。士兵咀嚼之后,将军问他,还紧张吗。士兵说,不紧张了,但这个口香糖好像没味道。将军说,因为这个口香糖是自己咀嚼过的。
时代发展得越快,我们就越焦虑。为了缓解焦虑,我们“饥不择食”,去咀嚼别人已经咀嚼过的口香糖,却浑然不觉。这些口香糖,就是出现在我们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社交软件中的各种信息、知识。殊不知,咀嚼过这些口香糖后,我们更焦虑了。因为“生产”这些口香糖的目的,看似是缓解焦虑,实则是不断的挑逗我们,给我们制造焦虑。这些口香糖的“生产商”非常精明,深知卖的就是焦虑感。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看看一块口香糖被咀嚼过后,是如何变成毒鸡汤,被我们“一口闷”的。
197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与威廉·蔡斯,在研究了国际象棋大师和新手之间的差异后发现,国际象棋大师的记忆中有5万—10万个棋局组块,而这些棋局组块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才可以在脑中形成。这就是“10年定律”的“原型”。1976年,埃里克森基于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了针对国际象棋大师的研究,随后发表了一篇论文《刻意练习在专业获得中的作用》。
上述是一手信息。
2016年,埃里克森出了一本书叫《刻意练习》。书中指出,并不是任何人刻意练习10年就可以成为大师;天赋、练习方式这些因素也很重要,基于这些因素之上的刻意练习才可以成就天才。换句话说,这本书告诉我们,低水平的勤奋无论练习多少年都不可能成就一个人。
这本书就是二手信息。
随后,一个叫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人,读了上面这本书之后,既没有提到“10年定律”,也没有提到“刻意练习”,而是“无中生有”地“捏造”了一个“1万小时定律”,出版了一本风靡全球的畅销书《异类》。在书中,马尔科姆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因为天资超人,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是这样的吗?如果让一头猪训练1万个小时,大家不妨看看它是否会像猴子一样轻松爬树?这是三手信息。
今天,无数的社交号、人生导师和培训师,基于自己对“1万小时”的理解,炮制出了非常多的方法论(如“1万小时的诀窍”“1万小时的工具和方法”)、个人故事(如《我是如何一个小时挣到200万的》)、情绪文(如《看懂这个不转的就不是中国人》)等。这是四手信息。
一手信息,因为枯燥难懂,所以不讨人喜欢;二手信息,因为揭开了赤裸裸的真相,所以不讨人喜欢;三手信息,因为点燃了我们翻盘人生的梦想,告诉我们屌丝也是可以逆袭的,于是引发我们趋之若鹜;四手信息,因为挑逗了我们的焦虑,越发惹得我们纷纷转发。
离源头越远,分流越多,混入的杂质也就越多。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质时,就是一碗毒鸡汤。这就是我们认知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想要获取知识,就得找到知识的源头。
那么,如何找到知识源头呢?或者说,如何分辨一手知识、二手知识,还是被人咀嚼过的三手知识、四手知识呢?这里有两个方法。
一个方法是,看出处。
一手知识,往往出自行业内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行业大佬;二手知识,一般是忠实的转述,有清晰的论据和出处,能够呈现出完整的体系。比如教科书、讲述底层逻辑的图书、行业领军人物发表的文章等;三手知识,一般是截取一手知识中的某一个点,这个点非常具有挑逗性煽动性直戳我们的痛点,然后将这个点放大,整成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四手知识,基本上都存在于各类社交软件中,它们的形式往往是作者先甩出一个让人心里“哐当”一下的观点,然后再以“我有一个朋友……”或“当年我……”为头,讲述一个极其个人化、情绪化的故事。这类故事是为了佐证那个令人心里“哐当”一下的观点而捏造的故事。这类故事极具煽动性,从而让读者忽视了故事的真实性和片面性。
另一个方法是,找到知识源头的人。
网络打破了知识的壁垒、人际的壁垒。通过网络,我们轻而易举就能找到知识源头的人,关注他们的社交号,获取最新最快的一手信息。
如何学?
极其功利的读书
炫先森有个朋友(看完上文的朋友不要笑,这是真事),一年的时间为知识付费了1万多块钱:在知乎上买了60次讲座,花了3000元;在喜马拉雅还有微信上买了80个讲座,花了2000元;参加了一个写作培训班,花了4500元;在得到上买了4个专栏,花了约800元……
一开始,他信心满满,坚持每天打卡,期待自己变得更好。没想到,一年过去了,他越发焦虑,前两天还给炫先森打电话询问,想辞职搞个间隔年……
这是大部分追逐知识付费的人所得到的结果。
因为焦虑,所以我们对知识无比的渴求。于是,我们想着,学总比不学要好,读总比不读要好。其结果呢,很可能就如同炫先森的这位朋友,积攒了一堆根本就无法改变现状改变生活的碎片化知识,抓狂得想辞职想逃离。
这是为何?
我们从自我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原因就在于,我们从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学以及学什么。
那么,为什么学呢,究竟应该学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所处的时代。我们已经迈入了高度变化、多领域跨界的时代,完成任何任务都需要多个领域的知识。比如,你想做个微信公众号,除了写好文章之外,还需要懂美工吧。文章和美工需要建立在对网民心理诉求的了解之上吧。这么多知识,全靠自己去学习显然来不及。学习的速度,远远跟不上遇到问题的速度,这就是这个时代我们所面临的焦虑,这也是知识焦虑的本质。
看清楚了本质,我们再回到为什么学以及学什么这个问题上来,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根据问题,去学习知识。也就是说,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去学习。因为我们所需要的知识,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知识。如果一个知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那么这个知识不学也罢。
以问题为出发点去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正确途径。这是因为:
1、这个时代已经越来越没有学科、专业之分,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跨领域协同时代。面对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具备的专业就是“特别擅长解决某类型的问题”,才没人管我们是借助了哪些学科。
2、基于问题的学习,让我们的关注点更少,获取的进步更大。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明白了,我们为什么学以及应该学什么,简单来讲就是极其功利的学习。
学完之后怎么用?
打造知识晶体
上文,我们已经学习了“学什么”(学源头的知识)和“如何学”(极其功利的去学习),那么学完之后该怎么用呢?很多人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话到嘴边没地儿找啊。如果你是看了想不起来,张嘴就忘,明明记得但讲不出来,那就说明你的脑子里只有知识豆腐块,而这些豆腐块并没有形成知识晶体。
古典在《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一书中说,知识量和知识点之间的架构非常重要,如果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一种“知识晶体”。
如何让知识变成知识晶体?我们不妨来看看知识结构的4种常见模型:(点击图片可放大看)
树状结构:体现事物层级、包含关系
关联结构:体现事物相互关系
序列关系:体现先后、因果关系
数据结构:体现数量差异关系
我们该如何创造知识晶体呢?有3个创造知识晶体的办法:
一是,大量阅读知识晶体。比如,有些书或者文章,会有思维导图,这就很值得学习和琢磨。
二是,尝试模仿知识晶体。比如,看完一本书,尝试按照自己的思路,列个目标,或者画个思维导图出来。
三是,自己创造知识晶体。最初级的创造是列表式,如“关于……的5个技巧”。高级一点的创造是,上文说到的关联、树状、序列、数据类的,如时间管理矩阵、择业流程图、利润率分析表等等。这些晶体拿出来就已自成体系,比那些零零碎碎的观点值钱不少。
通过上文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正确姿势,分别是:找到知识的源头、有目的有功利心的学习、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晶体。
B:快速学习的正确姿势
如果你遇到了问题,会选择下面哪个方法来解决问题呢?
方法一:遇到了问题,冥思苦想一个晚上:“这该怎么办才好呢?”
方法二:遇到了问题,赶紧上网找资料,看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方法三:遇到了问题,立即在脑海里搜索,这样的问题应该找谁,谁最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找这个人之前,我该做怎样的准备?
选择不同,结果不同。选择方法一,解决问题的效率自然慢,很可能想了一个晚上也想不出答案;选择方法二,最终可能会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选择方法三,一定能顺利解决问题。
通过上述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联机社交学习才是最快速最高效的学习方式。什么是联机社交学习?我们继续往下看。
话说,国内一所普通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我们姑且称他为张三,想报考国外一所知名学府大神级教授的研究生。以他现有的条件,想被顺利录取,简直是痴人做梦。那该怎么办呢?
张三意外发现,这位国外知名高校的大神级教授出了一本新著作。于是,他赶紧买来,想从中找到“蛛丝马迹”,与这位大神级教授“勾搭”上。结果呢,看不懂。
他冥思苦想一番后,去找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学主任。他对主任说,自己最近想做点研究,看了一本书,但有些看不懂,想请教。
主任一听,自己的学生如此爱学习,不能拒绝呀。于是,主任研读了这本书后,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便对张三说:“这本书,写是写得蛮好的,但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
张三一边认真听,一边细心做笔记。此前,张三在课堂上,可没如此努力用心过。
张三回到宿舍后,立即把主任的话,转述成自己的语言,发给了国外这位大神级教授。
没想到,国外这位大神级教授很快就回复了邮件。显然,这位大神也被吓了一大跳,中国一所普通高校的学生竟然有这样深刻的见解。
随后,张三拿着大神的回复,又找到了主任。张三对主任说:“主任,你上次给我的指点,让我受益匪浅。这几天,我又想到了一些问题,想向你请教……”
……
就这样,来来回回几次后,张三竟然真的申请到了国外这所知名大学大神级教授的研究生学位了。
这就是联机社交学习的案例。
联机社交学习还有一个经典案例是李小龙。李小龙在大二时开始教授咏春拳。他最早收的两个学生,一个是练习柔道的,一个是练习空手道的。李小龙在教这些学生咏春拳的同时,也在学习学生们的柔道和空手道。包括后来李小龙的双节棍武术,是从美籍菲律宾武术家伊诺山度那里学来的;高抬腿是从跆拳道高手李峻九那里学到的……李小龙用答案换答案,完成了联机社交学习。
在信息不够发达的时候,我们遇到了问题,通常需要靠自己悟。而现在进入互联时代,遇到问题,我们“调用”或者“整合”别人的答案,才是最有效率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联机社交学习呢?
专业一点的做法是:先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或模块(如上文说到的知识晶体),然后抛出去,换回别人的知识体系或模块。这样来回两三次,积累到足够多的知识体系或模块,再完成知识的迭代或跃迁。
通俗一点的做法,如炫先森。经常会有人在微信中,倾诉自己的困惑。炫先森基于自己的经验,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毫无保留地给了一些参考意见。实际上,在回答别人困惑的时候,炫先森也在完成思维的迭代。而炫先森也会有困惑也会遇到难题,炫先森非常清楚什么样的问题找什么样的人最有效最能帮到自己。就好比今晚,炫先森就在外面请客吃饭呢,对方一位是国企老总一位是私企老总,炫先森有一些职场上的困惑需要向他们请教。说了这么多是想说,你也需要组建自己的智囊团;好的建议值千金,有时候值得你付费请教。
你需要认识并记住的是,最新的知识源头,并不在某个教授或大神级的脑子里,更不会在一本书中,而是存在于与大神的大脑思维碰撞中,存在于联机社交学习中。
C:把知识转化成价值的正确姿势
看完上文,相信你已经学会了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那么,怎样把知识转化成价值?古典在《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一书中支招:打造知识IPO。
I就是Input a question,也就是将持续解决问题视为目标;
P就是Problem solving,以整合多学科知识为手段;
O就是Output,通过咨询研发、授课整合和写作,让思想产品化。
还是没看懂IPO是什么?我们拿古典的经历来举例说明。
很多学生都会有职业困惑,纷纷询问古典:“我到底适合干什么呢?”“我该干什么呢?”“我该如何找到成长的方法呢?”“我该如何成长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呢?”
这些问题就是I,就是Input a question。
古典听完这些问题后意识到,职业指导是个有前景的领域。但要解决学生们的这些问题,需要具备心理学、教练等领域的知识。于是,他去中科院读了心理学研究生,拿到了职业生涯规划师、取得了国际教练联合会教练认证证书等。
古典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做的所有学习,就是P,Problem solving。
有问题,又有解决的方法,于是,古典将这些写成文字,出版了一本名为《拆掉思维里的墙》的图书。该书发行量300万。这就是O,就是Output。
那么,我们该怎样打造属于自己的IPO呢?或者说,我们该怎样把知识转化成价值呢?
第一步,我们先来找I,也就是要找到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需要具备三个元素:
1、这个问题必须是真实的问题。问个根本就不存在的问题,显然不行。
2、这个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问题。知乎上有个帖子是说《不夸张的说,这几部电影影响了日本汽车业的发展》。这个帖子是娱乐性阅读,与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同样是知乎,有个帖子是说《有哪些是读书学不来但又很重要的素质》,这个帖子显然就与你我有关系了,是个有价值的问题。
3、这个问题必须是能被解决的问题。如果你问“如何让这个世界公平”,这个问题显然不能被解决,不如换个问题“如何在不公平的世界里成为想成为的人”。
第二步,完成P,也就是来解决第一步的问题。
第三步,做到O,也就是输出。一定要输出,输出非常重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强迫自己输出,实际上就是强迫自己把学到的知识,打造成“知识晶体”。
二是,输出后,会让更多的人知道你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你有机会面对下一个更大的问题,从而完成新一轮更有价值的IPO,进而完成知识迭代和跃迁。
在输出的过程中,我们容易陷入两个误区。
一是,总希望憋大招。实际上,任何一个正确的小动作都可能带来价值。所以,如果不能写出一本书,就写一篇文章;如果不能写出一篇文章,就写个段子;如果没办法写出一个段子,就写出一句话,分享出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话、段子、文章都会慢慢积累成形。然后,稍加修饰,可能就是一本书了。
二是,害怕分享。可能会觉得这是自己好不容易想清楚的问题,干嘛要分享给别人呢,教会了徒弟就会饿死师傅。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思维。检验答案最好的方式就是输出,去解决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还有人会害怕分享出去惹人笑话,也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当你实实在在帮人解决了问题,别人感激你还来不及呢。姬十三在“分答”上,有个“陪你聊聊创业想法”的约见,每次约见300元,这个价格远远低于姬十三的时间成本价,但他仍旧在坚持这么做,原因就是他每次的约见输出,不仅帮助了别人,更重要的是打磨了自己头脑中的想法。
总之,要把能力封装成轻产品,高频率的甩出去。千万不要把知识当成私藏品,会腐烂的。
D:构建知识体系的正确姿势
古典在《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一书中说,很多人学了一辈子,学校的知识体系丢掉了,而新的知识体系并没有建构起来。人的心智缺了体系,就好像站立在流沙之上,没法稳定地做判断,只好随波逐流。而且很多人即使有了很好的知识体系,但并不是自己有意识构建的结果。
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相信仔细看完上文的你,心中已有答案:
获取源头知识,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晶体;
联机学习,用一块晶体去换回更多的知识晶体;
用IPO的方式,让知识转化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