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读书会Kindle·读来读往

我为什么选择读纸质书

2015-09-09  本文已影响6824人  小丸子ariel

我们有很多理由说自己忙,我们有很多理由说自己在计划做什么,而微小的事情却迟迟没有去做。我们都知道开卷有益,我们真的在列很多书单,我们真的在每天阅读大量信息,我们利用了很多零碎时间,我却觉得这些都是看起来。

11月书单列好了,都是买的纸质书。发现10月份的6本书(纸质书4本)还有2本没有看完,读书笔记也没有做。这个应该是懒癌啦。真不想balabala说我这个月要读多少书,每一本书都要做读书笔记或者写书评。因为这种循环的懒惰和自我督促模式像一个女人的生理期,我不能实质性的把自己变好,也不能实质性的把自己的生活变得不一样。

从这一整年接触几个写作网站以来,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我觉得自己改变最多的并不是一些表面上的,把懒惰变为勤奋,把迷茫换成有方向,抓紧每一分钟去学习。这些都是最开始的阶段,我自以为随便定一个方向,早上起得很早晚上更晚去睡,一个人闷着头学习就是努力,就会成功。但后来我不这么认为了,虽然我知道成功是不能模仿的,成功也不能复制。但是你一定能从别人的成功里汲取到对你有帮助的,知道你不足的地方。或者找到一些你根本未曾涉及,拓展你未来方向的一条路。

我自以为的鸡血人生,我的手机里,打开电脑的那一刻开始,都会有无数的信息向我涌来,多少时间管理,多少励志故事,多少理财致富信息。我会囫囵吞枣的读一遍,该收藏的收藏,该转载的转载,但是到后来有多少被收藏的文章,书籍,电影只能眼巴巴的在角落里孤独的被遗忘了。有那么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爱和朋友们聊互相鼓励的话题了,不爱看任何鸡血和理财文章了,我就一个人默默的把自己扔在角落里,很失落也很无奈,却不知道自己哪里出错了。

我汲取的信息不是太少,但是它们像面条一样,汹涌而来却搅和在一起理不清。一直很喜欢豆瓣红人,特立独行的猫。这个标签是85后作家的女生。逛豆瓣的时候我一定会去关注她的最新更新。她的书单里已读的书是250本左右,而且她说怕自己眼睛不好,都是读的纸质书。最近几天我沉下心来,从她在豆瓣上更新的第一篇文章开始读起。我读到的是一个简单的女生,就是因为执着于写字,慢慢写了3本书。其实她的起点不算低,北京名校毕业,认识我喜欢的很多作家。我突然想到了自己身边另外一些人,也是像她一样努力并且默默的奋斗着,你看到的她们,在一个大圈子里或者小圈子里被人羡慕着,觉得她们能够比你接触到更大更广的世界,那是因为他们每一个默默努力的清晨和夜晚,当你在发呆无聊在抱怨,他们为了他们的梦想一直心甘情愿的播种着。

一本好书,一个好的电影在每一次再读再看的时候,给我们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可是当我们每次打开手机,汹涌而来的信息向我们扑来的时候,我们缺乏的是筛选的能力,缺乏的是阅读的能力,前者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怎样的信息,后者不是我们不识字,而是消化信息内化的能力。把自己孤独的扔在角落的时间久了一点,我站起来重新找着自己,希望这一次是对的,更倾听更接近于内心。

20块钱的书贵吗?当然很贵啦,现在网络资源这么丰富,你要什么有什么免费的。现在是赶紧攒钱,开源节流,奔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的时代啊。20块钱的书不贵,纸质书的阅读和电子书的阅读,我觉得很大一点不同是,你读书的速度会慢下来,读得更透更精。我们所谓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去读书去听课,这种效率却是大大降低了的,甚至可能汲取的信息更多,整个人的知识体系更混乱,读的糙读的随意。20块钱的书我觉得不贵,因为不管是畅销书还是热门书,不管是名著还是小说,那里凝结的是作者的很多知识体系,精神灵魂。我们花20块钱,可以愉悦或是深沉的和他们来一次对话,或者了解你不了解的一些人生体验。

但是不论你做什么事,事情都只是为了你自己,你读书是为了你真正的内化信息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拓展技能和知识,你去旅行,是为了自己出门见见你没有见过的世界,看风景品人世,你减肥是为了你自己更健康更美丽。我们却忘了这种初衷,我们做这些事,都是浮于表面,就像一个难吃的糕点上面涂了一层薄薄的奶油,我们只是欺骗自己,欺骗世界,还有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改变和不同而已。

我选择读纸质书,选择把一部部电影按部就班的看完,选择喜欢什么就去从基础学起。大家都在讲慢下来,要过慢生活,我所认为的人生,应该是专注力和懂得如何把自己调整在一个适合自己的节奏里的生活。人生很短,切勿浮躁,人生很长,慢慢品味。

{此文写于2014年10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