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丑就要多读书7分钟乐读会

【7分钟乐读会】写在一周年零33天

2016-04-17  本文已影响21人  d64afb86d7a8

前几天看书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们的7分钟乐读会距离去年3月发起至今,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而我作为一只专业的营销狗竟然从来没有好好打理过“7分钟乐读会”这个品牌,所以我今天花时间做了一些基础的优化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那些我们曾经热烈讨论过的书目,还有那些熟悉的朋友出现在一张张的合影中。

这一年多来,其实我们活动的频率并不高,但就是有一些独特的回忆就是因此而产生了,此刻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一年中发生的故事做一个简单的整理和记录。

初心

关于我为什么会发起这个活动,在我之前所写的一篇文章中已经有了非常详细的阐述,我也不再多说。

但是,我们在去年四、五月份的时候,就遇到了一点问题,可能是因为杭州类似的活动太多了,而我们本身在嘉宾阵容,内容干货方面并没有太多的优势,所以有几次的活动参与的人数都非常的稀少,而且在根源上,我和陈然这两个活动最初的发起人,从一开始的换工作空窗期都进入到了新工作的紧张状态中,这就让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有些无力回天感。

所以当时一度,我都想终止了。但是,有一些已经被活动吸引的盆友非常真诚地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办下去,不仅是在精神上的鼓励,在实质上也给了很多建议和支持,所以在我们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我们对活动做了调整。主要就是在活动前期增加了线上的宣传,并且先确定分享者,用分享书目来吸引聆听者。

(7分钟乐读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感谢

在这次调整之后,我们就遇到了牙医,小创,小丽等一些有趣并且相投的盆友,在他们的支持下我们不仅渡过了艰难的迭代,而且也衍生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首先,牙医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读书会组织者,乐于组织各类跟读书无关的活动,前后发起了好几次的寻城活动,带着我们去到了户外,当然更重要的是牙医作为一个阅历丰富的大叔,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视角,有趣的故事和老梗。

3月,由小丽组织了几个历史爱好者,进行了一次历史主题分享,打破了我们原本跨界混合的惯例,在周日的上午大家畅谈历史,从春秋、秦汉、三国到两晋南北朝,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

4月,由小麦姐最先发起了线上分享的环节,在线上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对心理学的认识,反响也非常热烈,现在我们把线上分享引申为“真人图书馆”,从读书到读人,以人为本地去发现、去领悟、去热爱。

(今晚就是我们“真人图书馆”的第二期,由雪松跟我们分享他的故事)

上次活动的时候,小创又开创了英语分享的先例,小创作为典型的外文书阅读爱好者,一直以来在激励广大群众好好学习英语的道路上做出了长足的努力,这次用英语分享更是让大家都非常期待,虽然我并没有听懂多少╮(╯▽╰)╭

昨天,由铁木真组织大家去西湖边爬山,雨中漫步畅谈,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还有周日下午的杀人游戏(虽然我还没有参与过),以及大家准备中的话剧~

最重要的是,这些事情都不是计划出来的,它们甚至无法策划,以前看三毛的文章,她有说过,真正的快乐是无法用语言表达,也是无法提前规划的。(如果让我来提前策划,历史专题和英语分享都不会出现了,因为我是历史渣、英文渣)

很感谢有这些伙伴的出现,是你们让7分钟乐读会有了更多的故事。

失控

7分钟乐读会带给我最大的收获,除了这些兴趣相投的朋友之外,就是领略了失控状态下最美好的一种结果。

作为一只创业狗,很难脱离创业的生存环境来看待问题,如果把我们这群人看成是一个创业团队的话,我觉得在早期团队中,最重要的就是给所有人以空间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只有你真正尝试过才会知道原来每个人都那么有魅力,那么有才华,那么优秀可靠认真善良……

一开始,我们也会担心这种几乎不设门槛的分享机制会不会降低内容的质量,但是这么多次实践下来,就我个人发现,虽然每个人阅读的深浅品味会有不同,表达能力会有差异,但是每一个人,在他所能占用的7分钟时间里都会竭尽所能地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分享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内容。(反倒是我自己有一两次准备得不是很充分,觉得很对不起大家,之后不论多忙都会花时间准备一下)

包括我们每次活动的主持人,现在都是轮班制+自荐制,在我工作特别忙碌的时候,我甚至完全不用关心,活动还是会照样进行下去,活动质量也不会有任何的折扣。

发起周边活动的盆友也是一样,一旦承担起这次活动的组织责任,就会负责到底,没有辜负过大家的信任和期待。

我喜欢这种人与人之间信任和包容的关系。

(昨天爬山后的小酌)

在我最初发起7分钟乐读会的时候,我最认可的就是这种完全没有中心和权威的组织形式。在这之前,我已经在杭州趁早读书会待了一段时间,当时我就觉得,所有这种以单个明星或者说权威建立的社群组织,包括是罗辑思维、吴晓波读书会等等,都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因为权威的个人魅力瞬间积聚起大量的人气,发展迅猛,但是这也存在一个隐藏的问题——一旦对权威丧失认同感,这个组织也就分崩离析了。

所以我一直在强调7分钟乐读会的去中心化,我希望由7分钟分享的机制让所有人都有机会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也希望将活动规模控制在15人以下让所有人都能自由的交流对话。每次当有人说我是7分钟乐读会的“老大”之类的,我都会很不好意思,我承认这个活动是我发起的,但是我希望7分钟是属于大家的。

在我们这个去中心化的网状关系中,所有人都是平等而又自由的,我们来参加这个活动并不是为了见到特定的人,而是为了这种氛围和环境,即便其中有一环突然断裂,其他人还是能够继续愉快地聊天。

我们的故事还将继续,

也期待更多朋友加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